上门把脉出良方 通讯员 吴高翔 文/图

蚌埠日报 2019-06-25 08:49 大字

闵小瑞夫妻俩正在筛选受到挤压的鹌鹑蛋。“鸡飞地”里长出郁郁葱葱的好庄稼。庭院葡萄硕果累累。驻村第一书记戚白云当起贫困户李会彬儿女的“家庭辅导老师”。低洼地成为养殖龙虾的“聚宝盆”。“老李,今天又来给你孩子补课了。”6月20日下午,当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怀远县荆山镇尤村村的李会彬知道,驻村第一书记戚白云上门来了。

“小闵,今天的产蛋量咋样?我来瞅瞅。”20日傍晚,当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尤村村的闵小瑞也知道,是戚书记上门来了。

第一书记?先来家补课?还有闲工夫看家禽生蛋?这看似没啥关系的人和事,今天就给您说道说道。

“吉祥鸟”唱响致富歌

对于贫困户沈少芳来说,鹌鹑就是给她家带来好运的“吉祥鸟”,靠扶贫项目资金和小额信贷的支持扶植走上养鹌鹑创业的道路后,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原本生活拮据的五口之家不仅还掉了数万元的欠账,还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走进荆山镇尤村村位于东湖的养殖小区,放眼望去,规划的养殖大棚一字排开,大棚里悦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刚产下的鹌鹑蛋整齐地堆满了聚蛋槽。沈少芳的儿子闵小瑞一边不紧不慢地拾取鹌鹑蛋装箱,一边讲起自家的致富经,特别自信。

2015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养殖项目资金的资助下,闵小瑞抱着尝试的心态引进了2万羽鹌鹑蛋,不到30天的时间便带来利润。

尝到甜头后,闵小瑞干劲更足了,养殖规模由2万羽扩大到4.5万羽。“别看鹌鹑个小,每天能产出鹌鹑蛋近700斤,收入在3000元左右。”说起“捡鲜蛋卖现钱”的开心事,小夫妻笑得合不拢嘴。

“听说‘听音乐、卖鲜蛋’的养殖法很时尚、很管用,戚书记还请来能人帮俺们在养殖棚里安装音乐播放器,用不同分贝的音乐,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期。”闵小瑞说起村“两委”干部支持养鹌鹑的事,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6月上旬,闵小瑞又预订了6万羽鹌鹑雏苗,入棚后养殖存栏总量可扩大到10万羽,年收入可保持在10万元左右。在尤村村和闵小瑞一样上规模的鹌鹑养殖户还有8户,养殖产业让贫困户拥有了“造血”功能,具备更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先做学生再做先生

妻子常年患病,给妻子治病、抚养未成年儿女的重任全压在村民李会彬一个人身上,一家的收入全靠他种地、在家门口打零工来维持。

2018年,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在镇村干部和帮扶联系人的悉心帮扶下,如期脱了贫。“苦尽甘来”李会彬干活挣钱有的是力气,但在教育子女学业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正当李会彬为儿女学业焦虑的时候,驻村第一书记戚白云毛遂自荐,给老李上六年级的女儿和上五年级的儿子当起了“家庭辅导老师”。

趁着辅导的间歇,戚白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虚心做起了“学生”,见缝插针向老李和邻居们讨教,让贫困户们放开了顾虑,打开了心结,“掏心窝子”与帮扶干部说起贴心话。

在尤村村,同李会彬一样,感受到驻村扶贫工作队“扶真贫、真扶贫”的还有42户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掌握到了以往无法了解的真实状况,促成了“私人订制”的脱贫计划,即以糯稻种植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现有鹌鹑养殖户为基础,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以零星水面多、靠近芡河为优势突破,带动贫困户剩余劳动力投入“捕鱼捞虾”,增加收入。

在尤村村民的心目中,驻村工作队“先做学生”,虚心向发展庭院经济的能人取经、向熟悉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的行家里手问策;“再做先生”,把学到手的致富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贫困户和边缘户。

看到门前屋后的“鸡飞地”里长出了茂盛的农作物,空闲地里结出了“良种葡萄”,大伙都心悦诚服地说:“这样的增收良方,有活力、接地气!”

新闻推荐

兰桥乡 分区互助协作促进脱贫攻坚

本报讯(郑黎明姚荣江)日前,怀远县兰桥乡建立脱贫攻坚达标创建工作互助协作区,旨在进一步加强各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