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 如何留住根强枝干发新芽
■主持人语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印发通知,对组织开展好2019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各地深入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突出节俭、安全、祥和、大众化工作理念,精心设计、深入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焕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蚌埠市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节日文化有哪些种类、形式和特点?如何以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家国情怀?怎样挖掘展现节日文化内涵?如何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通?
《蚌埠日报?深读周刊》在春节前夕,邀请市文广新局(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政,市文明办副主任杨福臣,乡土文化研究专家、原怀远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焕俭做客“党报会客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深度对话
春节彰显传统文化根脉
主持人:蚌埠市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节日文化有哪些种类、形式和特点?蚌埠市是怎样组织节日文化活动的?
杨福臣:什么是节日?我在《过好咱们的中国年》一文中曾说过,汉字里面节日的“节”,本意取自竹节。我们生活在时间流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天、每一小时长短是一定的,可是我们的生活需要对这时间流做出切割,这切割的点就是节。节就是为无穷无尽的时间流安排出刻度,中华民族赋予这刻度以意义,形成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传统节日”。自古至今的节日习俗和美丽诗句,伴随着从儿时到长大一次次亲人们欢聚的记忆,使我们的节日充满温馨祥和,成了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
从腊月到正月结束,淮河两岸流传着喝腊八粥、熬麦糖祭灶、家里家外大扫除、写春联贴窗花、守岁吃饺子、拜大年、唱戏玩灯、舞龙舞狮、制灯笼猜灯谜等习俗,散发着传统文化的幽香,也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这年味是民族文化的根,深深镌刻在民族记忆里,广布于我们的生活中。
李焕俭: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的淮河流域,南方人说我们为“侉子”,北方人说我们是“蛮子”,节日风俗与国内其他地域相比,既有一定的共性,也有沿淮一带的独特个性。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昔日农村没有“铁牛”,耕田拉车全靠耕牛劳作。除夕之夜,农家有拿白面馒头敬耕牛的习俗。这叫“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给一顿饭”。不光给耕牛送白面馒头吃,主人还要把耕牛浑身上下刷得干干净净,以示农家知恩图报,感谢耕牛的任劳任怨。春节期间还有“打春牛”的习俗。立春日,先将扎好的“春牛”抬到郊外祭祀,再用彩鞭轻轻把“春牛”赶回县衙,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播种歌,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打春牛”意为春回大地,扬起牛鞭,耕耘播种,迎来丰收。打春牛,既是我国以农为本观念的反映,也是欢乐祥和的民俗活动,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传播农耕和民俗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对乡村旅游也会有一定贡献。
彰显着传统文化根脉的春节,是四季之首、一岁之冠,从古到今留下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坚持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尊祖先、敬长辈、拜亲友、庆团圆等具有民族特色、积极向上的节日活动,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光大,那些暴食暴饮、聚众赌博等陈旧习俗,则须坚决摒弃。
袁政:今年是蚌埠市节日文化活动最丰富的一年。从元旦到春节、元宵节期间,市级和各县区部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20余场次,努力营造喜庆、欢乐、祥和、文明的浓厚节日氛围,让城乡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共文化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丰富的活动、深入的传播,让节日文化在民众心中留住根。
为了组织好全市文化活动,市文化馆组织“群星”文艺小分队、各县区分别组织多支文艺小分队,策划了“春节基层行”、“新年唱大戏”等活动送文艺进基层,把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快板、歌曲、相声、戏曲等,送进社区、乡村、学校、老年公寓、部队等。还举办了歌唱比赛、舞蹈比赛、朗诵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送电影、送春联、书画作品展等鉴赏性文化活动。同时发挥文化阵地优势,创新活动形式,在全市22个省市级农民文化乐园,陆续组织举办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春晚文艺演出活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突出了“群众演、演群众、群众看、看群众”的特点。
自元旦开始,市非遗保护中心相继在禹会区、淮上区、蚌山区、龙子湖区开展了8场非遗走基层巡演,同时策划了3场非遗迎新春——传统民俗走基层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把既富有传统文化元素,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精彩节目带给大家。非遗走基层系列活动的开展,将蚌埠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向广大市民进行了集中展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唤起广大群众对传统年俗文化的整体记忆。
文化传承培育家国情怀
主持人:《通知》要求,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要坚持突出培育家国情怀,引导人们把爱国和爱家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如何以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家国情怀?
袁政:传统节日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包含人们一定的信仰、情感、观念、仪式、习俗等因素。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于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加强对中华优秀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普及推广,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提高道德修养,培育家国情怀,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树立起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蚌埠市各类非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开展了“温馨蚌埠?欢乐珠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乡村春晚”特色文化活动,并根据每个主题活动,安排了相应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更多地接触到了非遗项目,感受到了非遗魅力,了解到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杨福臣:伴随着成长过程,人们对以春节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的认知,有一个提高和升华的过程。我是这么感觉的。小时候盼过年,为的是有好吃的,解解馋。孩提时,家境艰难,有时半年都不知肉味,所以过年时的饭菜饺子香,一直弥漫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成年以后,对“过年”的感情和思考,渐渐有了更多的维度。特别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了多年的尝试和实践之后,有了更多更深的收获与感悟。最近有幸到一所高校交流,面对莘莘学子,很想抒发一些“恰同学少年”的情怀,讲一讲革命人“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满怀深情、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学生们正襟危坐、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教学双方看似相得益彰、天衣无缝,可我总感觉少了些什么?特别是当我征询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看法时,他们茫然的眼神告诉我,节日文化这一课必须要补。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三五成群,就国际风云辩个面红耳赤,也不会就社会问题各抒己见。一些人痴迷于游戏世界,游离于集体之外,活得很自我,活得很现实,但缺少一种情怀,一种浸润在国人血液里的文化情怀。对这部分年轻人来说,需要当头棒喝。我想,激活整个社会的情怀密码,过好中国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李焕俭:利用春节、清明节假期,组织引导市民、学生参观红色遗址、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既可丰富节日内容,又可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我在田野采访中了解到,有些红色遗址申报了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得到较好修缮和保护,有的则自生自灭。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些零散的无名烈士墓,过去清明节都有老师带领少先队员祭扫,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教师渐渐离去,年轻的教师不了解无名烈士墓地方位和烈士生平事迹,致使清明节祭扫无名烈士墓的活动中断,实在令人遗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少乡镇组织人员发掘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节日风俗文化,建立村史馆、民俗馆或红色文化纪念馆,宣传村庄发展史、当地红色故事、革命先烈事迹,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传承,也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培育形式。
创新形式融通现代生活
主持人:怎样挖掘和展现文化内涵,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传统节日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
袁政: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需要通过口传身教一代一代传承。我们持续通过节日文化传承,唤醒市民群众传统节日的自觉意识,让市民群众通过节日感受、理解、接受传统文化内涵,自觉成为文化传播者。
我们在节日文化活动形式和载体上,不断丰富创新,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年俗文化活动包括送慰问、送吉祥、送祝福;免费为群众送春联、送窗花、送年画;组织跑旱船、猜灯谜、绘灯笼、演泗州戏、跳花鼓灯、唱五河民歌等非遗活动。抓住春节前后的时间节点,举办年俗文化展,弘扬年俗文化。进行书法、美术、手工艺品等展览展示,通过展览作品展示人民美好生活,宣传春节礼仪、过年习俗等春节文化相关知识,让市民感知传统、品味年味,洞悉春节礼俗内涵。“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每年必选项目,包括非遗小吃体验、灯谜竞猜、民俗踩街、技艺展示等内容。共吃元宵、喜猜灯谜、观看展演,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庙会活动集祭祀、歌舞、商贸、非遗、民俗活动于一体,我们分别举办涂山禹王庙会、清明庙会、长淮庙会、新春庙会等,弘扬民间文化、展现淮河特色。
我们在以非遗惠民活动为节日文化传承载体的同时,不断拓展更多的文化场馆、“四进”活动、互联网等载体。以文化场馆为载体,通过实物陈列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将蚌埠市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非遗项目全景式展现出来。依托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节日文化活动、非遗展示展览,传承节日文化。开展非遗项目“四进活动”,推动戏剧演出、宣传展览、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敬老院、进企业”,推动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传统文化添薪加柴。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地方特色文化、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在文化馆官网开辟非遗文化展示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定期推出文化展示节目,汇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和项目传承人,让传统文化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中得以传承。
主持人:如何创新理念、方法、手段,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协调?
杨福臣:文化习惯在社会巨变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节日文化也不例外。社会上对节“味”缺失的普遍抱怨,部分节日文化建构中的过度商业化倾向等等,都在表明,传统节日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
前两天,我们启动了蚌埠市“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实践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人们写春联、玩花灯、唱歌谣、送吉祥,人人兴高采烈。这说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具有很大群众需求。我们必须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解决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一是要把握好节日与假日的关系。不能把节日与假日等同看待,节日时空的过度私有化、市场化、个人化,无疑是造成“不适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节日事项的倡导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商业化倾向,而要以文化价值关怀为起点,营造健康向上、愉快幸福的节日文化。
二是要把握好文化建设与群众需求的关系。避免好大喜功,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地做好节日文化建设。社区、组织、机构、社会等要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尤其是要重视对在社区层面由群众自发组织的节庆文化活动的服务和引导,多搞些“社区春晚”“网络春晚”活动,尤其要发挥一批“热心人”的作用,创造一种市民自愿组织、主动参与的文化生态。
三要把握好民俗传承与革除陋习的关系。传统节日习俗所倡导的是共享(欢乐)、共担(成本),量入为出和共赏共议、财务公开等基本文化原则,而小题大做、借机敛财、权钱交易、炫耀财富、劳民伤财等现象恰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新陋习”,绝大多数是假借传统形成的不良潜规则。最近,市文明办发出了“红红火火过大年”《倡议书》,提倡全市人民“热热闹闹”“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团团圆圆”过大年。我们大家可以一边回味着儿时的童谣,一边贴对联、剪窗花、挂灯笼,陪着孩子守岁,带着家人逛庙会、赏花灯,把年过得喜庆有年味儿。因此,从个人、家庭、家族,到社区、民族、国家,节日在大众生活实践中不断传递和延续着文化血脉。与“乡愁”一样,“节日的味道”是一种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民胞物与、家国天下的文化体验。因此,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必然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和谐传统与变迁关系认知的基本起点。中央文明办指导的“友善季”“敬业季”“诚信季”“爱国季”活动,就是深度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拓展成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的一种创新实践。
袁政:蚌埠市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推动节日文化活动千姿百态、精彩纷呈、健康向上;坚持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搭建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载体,推动传统节日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利用民间文艺团体活动踊跃、社区乡村大舞台等硬件建设较齐备的优势,举办“乡村春晚”。每年定期举办的“蚌埠市欢欢喜喜过大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已成为蚌埠市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通的文化品牌。在日前举办的新春文化旅游推介会活动现场,文化旅游推介与民俗节目表演穿插进行。大明文化园、禾泉农庄、蓝莓庄园等景区上场推介,精彩纷呈,展区风景多姿多彩。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商品企业、旅游风景点与农家乐企业、珠城文旅咨询区琳琅满目的展品各有特色,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
我们还利用相关旅游景点、农家乐,打造一批传统节日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多点成线,整体推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提升水平、形成声势。在社区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倡导“身边人说身边事”,把蚌埠市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文明创建的突出成果、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等,编创成文艺节目,在节日文化舞台上弘扬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取得良好效果。
新闻推荐
厚厚:请问蚌埠市延安路淮河公路桥,现在还没有动工,到底什么时候能修建延安路淮河大桥?仙仙女:请问蚌埠中平街同...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