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咱们的中国年 □特约撰稿 杨福臣\文 陈昂\图
1月22日上午,龙子湖区二钢社区举办“辞旧迎新来相聚欢欢喜喜度佳节”联欢暨年货展销会。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糖画、手编、面人展台前挤满了人。免费领春联,看节目买年货,居民们喜笑颜开,为过年做准备。什么是节日?汉字里面节日的“节”,思想含义很深。“节”本意取自竹节。我们生活在时间流中,从纯粹物理学意义上讲,每一天、每一小时长短是一样的,可是我们的生活需要对这时间流做出切割,这切割的点就是节。节就是为无穷无尽的时间流安排出刻度,中华民族赋予这刻度以意义,形成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传统节日”。因为有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的美丽诗句,有了从儿时到长大一次次亲人们欢聚的记忆,它变得充满温馨,充满祥和气息,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
改革开放初期,淮北农村的年味十足,许多流程都散发着传统文化的幽香。说民谣、喝腊八粥、熬麦糖、祭灶王、扫灰尘、捕鲢鱼、写春联、熬年夜、吃饺子、拜大年、唱花鼓、舞龙灯、猜灯谜,满身心皆是“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喜悦。
说民谣。“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这句俗语,一直流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孩提时,家境艰难,有时半年都不知肉味,总巴望着过一次节,闻闻香,解解馋。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非常盼望过年。小年还未到,耳畔间到处是过年的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是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每逢过年唱的主打曲。如今,小孙子继承了传统,摇头晃脑,欢天喜地,边说边唱:“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前唱大戏,傻闺女请女婿,小外孙也跟去。笑呀笑,唱呀唱,闹呀闹,跳呀跳,新年要来到。闺女要花戴,男孩要放炮,小闺女吓一跳,快快逃,炮伤人不得了。”
腊八粥。村里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天俗称小年,也称“祭灶节”。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开始熬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主要有豆、米、红枣、花生、桂圆等多种杂粮干果,寓意“五谷丰登”。吃粥前,母亲盛了一碗黏糊糊、香喷喷的腊八粥,恭恭敬敬地放在灶台上,我这才发现烟道上贴了张灶王神像,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写着“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2019年1月13日腊八节,一个朋友发来短信,把“粥”和“周”巧妙掉包,祝天下人事事“粥”全,妙哉!
熬麦糖。那时候乡下别无长物,只有红芋。乡亲们从红芋窖里拾出红芋来,洗净去疤,下大锅里烀。烀熟后,又用擀面杖把它们全部捣烂,再加些水和泡好的大麦芽,一起烀。烀过两滚,用细纱布做成的漏勺把锅里稠点的红芋、麦芽捞出来,接着烧熬,直到把锅里的水分蒸发掉,形成丝丝连连的糖稀,然后做成长条形的芝麻糖或方形的芝麻糖片。几年前,我在淮河路边还能依稀见到卖糖稀的人,他们变着法子,把糖稀做成猴、鱼、狗的模样,引来小童一片。
祭灶王。我母亲非常敬重灶王,糖还在锅里,她就用秫秸戳了一串糖稀,往灶神像的嘴上抹了抹,念念有词道:“吃过我的糖,多讲我的好”,然后组织我们兄弟姐妹向灶王像磕了三个头。相传,灶王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的吉凶祸福。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扫灰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到年前,母亲总是对家里家外来个大扫除。当时,城乡“灭四害”盛行,学校老师经常向学生收缴耗子尾巴,尤其是放寒假前会集中上交。因此,我们兄弟几个会跟着母亲翻箱倒柜,把家里的院子来个掘地三尺。其实,春节扫尘习俗,自古有之。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捕鲢鱼。那时候的生产队,常在年前把秋收硕果分给队员。临近年关,全村的老少爷们围在鱼塘边观看捕鱼。“一二三,一二三”,十几个后生喊着号子,沿着岸边前行收网,不少鱼儿已经按捺不住往上跃起。随着渔网离岸边越来越近,几百条鱼渐离水面时,争先恐后地“跳龙门”,场面极为壮观。这是丰收的场面,是喜庆的聚会,每个家庭都兴高采烈。我上初中的那年春节,队里分给我家5条胖头鱼,母亲和姐姐忙了一晚上,炸了两篮子的酥鱼,看到一脸馋相的我们,母亲破例赏给我们一人一块。
写春联。年二十七早上,我家院子里热闹非凡,老少爷们排着队找我父亲写春联。父亲说,写春联图的就是喜庆、吉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联,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副春联,但不能给人写。写此联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皇帝孟昶,本意自然是美好祝愿,但写后就亡国了,被称为不祥之联。那时候春联的内容极具革命特色,例如“胸有朝阳中华儿女多奇志手捧宝书敢教日月换新天”“旭日照神州风景这边独好红旗飘公社江山如此多娇”“不图名不图利完全彻底为人民不怕苦不怕死赤胆忠心干革命”等,如今诵读起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新的时代,新的气象。2018年春节,我家贴上了全国第六届新春联征集大赛金奖作品:“三万言书梦梦兴万业十九大铺春春满九州。”2019年春节,我也草拟了一联:“文明观赛赛出蚌埠好风采十城同创创来珠城新气象。”
年夜饭。年二十七到二十九,乡村里家家飘香,人们开始做过年的大餐。母亲是村里有名的巧媳妇,烧得一手好家常菜,每每吃上一口,那“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我母亲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总是利用非主流食材,翻着花样做出菜团子、炒豆渣、蒸槐花等美味来。母亲烧鸡肉,仅用几粒八角做调料,但入口即回味绵长。除夕夜,我们全家老小围坐在餐桌前,吃着母亲精心烹制的年夜饭,熘圆子、烧春卷、炸酥鱼、红烧肉、蒸涨蛋,甭提多高兴了!直到现在,这妈妈的味道,是我历久弥新的最美乡愁。
熬年夜。年三十晚上,老少爷们就聚在生产队的牛屋,听唱大鼓。唱之前,说书人总是讲一些过年的习俗。“熬年”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它生性凶残,连大活人也吃,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人尝鲜。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拴牢牛羊,封住前后门,躲在屋里吃“年夜饭”。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那年月,老少爷们没有什么娱乐生活,所以听者自然趣味盎然,只是孩子们实在扛不住睡意,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梦乡,直到轰鸣的鞭炮声响起,小家伙才猛然惊醒:哦,新的一年到了……
吃饺子。中国有句谚语,大年初一要吃饺子,初二的时候吃面条,初三要吃菜盒子,初四吃烙饼炒蛋,初五再吃饺子,初七吃长寿面。那么初六呢,初六这一天被称作“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岁时风俗,“年关已过”,吃的很平常,吃什么都行。过年吃饺子,传说与女娲造人有关。说是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由黄土捏成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于是,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另一端咬在嘴里。为此,老百姓用包饺子来纪念女娲的功绩。其实,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淮河两岸年初一吃的饺子,多是年三十的下午包好,最迟不超过晚上十二点。母亲包饺子,常在饺子里放硬币,最大的不过五分钱。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好运连连。我就吃到过几次,母亲说我考上大学,也许就是饺子祈福带来的运气。
拜大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乡村里到处弥漫着烟火味。一个个孩子走出家门,三五成群,造访庄台里的每一家。每到一家,孩子们都能收到红芋糖、芝麻糖、麻叶、瓜子等多少不等的礼物。过去,母亲没有红包,就给我们2分、3分的压岁钱。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母亲说,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用压岁钱可以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唱花鼓。过年玩花鼓灯是淮河流域的年俗。以前,淮河儿女日子过得苦。“花鼓一打头对头,玩灯的尽是光蛋猴,一无银钱买灯草,二无银钱买灯油,玩灯全靠月亮头……”改革开放后,农民有钱了,过年也带劲了。常常几个村子搞起擂台赛,唱它个一礼拜。“鼓架子”展示的是那粗犷矫健、刚劲有力的舞蹈,“小兰花”唱得热情奔放、优美动人。“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只会唱个凤阳歌,凤阳歌儿哎哎呀,得儿啷当飘一飘……”花鼓歌谣率性、直白,情感表露大胆、热烈,确实能给乡村的春节增添红红火火的气氛。
舞龙灯。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舞龙灯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上世纪九十年代,怀远县在春节期间经常举办舞龙大赛,现场老少爷们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十分壮观。
猜灯谜。谜语来源于中国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中国民间十分流行。今年元旦,蚌埠市博物馆举办了第三届猜灯谜大会,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有些灯谜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给春节增添了古风古韵。例如,好读书(打《论语》一句话),谜底是“学而不厌”;席地谈天(打《孟子》一句话),谜底是“位卑而言高”;句句扣心弦(打《四书》一句话),谜底是“言必有中”;青梅竹马(打《孙子兵法》一句),谜底是“少而往来者”。
一年的日子,仿佛是淮河,时而湍急,时而平静,但一直东流。当春节的气息还没有散去,“二月二”唱响了“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的春之韵。当“清明柳”的柳叶儿和春风一起翩翩起舞的时候,龙子湖畔思端午:“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当三汊河湿地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沐浴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诗情画意,走进“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浪漫胜境。当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月九我们扶老携幼登临望淮塔,赏“片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冲巨浪;乱石自云中错落,酿得一鸥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的淮北风光,思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独特情境。我们的节日还有很多,元宵节、中元节、冬至节、腊八节……纪念它们,既是寻找民族的根系,传承文化的血脉,也是向人类文化的浩瀚宝库贡献一份特色鲜明的藏品。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的节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忘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流廖斌)在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中,怀远县河溜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督查作用,在辖区全方位、多渠道、全覆盖地...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