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 政府买单 创新券成就“科技小巨人” □

蚌埠日报 2018-08-31 15:39 大字

8月30日,安徽省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成排的机器人成品等待出厂。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这点众所周知。但是,科技创新需要承担的风险和持续投入,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却是“甜蜜的负担”,一定程度上缚住了他们创新的步伐。

怎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和鼓励创新主体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资金不足的特点和现状,去年底开始,蚌埠市开始启用科技创新券政策,旨在通过“企业购买服务、政府买单”的形式,推动科技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对接,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自觉、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向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975万元,50家企业获益。

此举被认为是“一次投入,多方获益”的创新改革:不仅强化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主体地位,还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精准度,对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技术输出方来说,也是一次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

千万“创新红包”,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帮企业打通创新“经脉”,为企业创新发展“注氧”。

7月17日,蚌埠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券发放计划公布,包括怀远农农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徽云帆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50家中小型企业,共同拿下了总面额975万元的科技创新券。

这是一种由政府向企业无偿发放的“有价凭证”。依据《蚌埠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企业可以凭券向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单位购买技术成果,以及用于科技文献、科技查新、仪器共享和专家咨询等技术服务,包括分析测试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研发活动和技术转让等方面。凡是在蚌埠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以下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只要财务机构健全,管理规范,无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申领。

前不久,位于高新区的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围绕“3D打印机机械结构”合作事宜以甲方身份与东北大学签订了一份3万元的技术服务合同,内容包括新的机械结构材料的轻量化——减重15%以上,噪音的降低——控制在40分贝以内,打印效率的提高——连续稳定工作300小时以上。“这是一种符合创新券使用条件的购买行为,很期待政府为我们报销的那一刻。”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任婷如是告诉记者。

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蚌埠市重点人才技术引入项目,由南京煜宸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与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是生产研发3D打印机、3D打印耗材、提供3D打印服务和科学教育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任婷告诉记者,两年前听南京总部那边盛传有创新券一说,自己也一直关注蚌埠方面的动向,没想到今年蚌埠真的启动了这项工作,一看到通知就参与了,一参与还成功了。她认为,与硬件投入相比,企业对科技创新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创新券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这道题,给了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权,让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研发计划来灵活选择创新活动和创新服务。

和煜锐三维一样,配天机器人、中以农业等成功申领到20万元创新券的企业,也纷纷列好了“用券计划”。前者以工业机器人本体产品的CE、CR认证等技术服务为主要用券方向,后者则瞄准高校的技术成果,拟购买安徽科技学院正在研发的有关怀远玉石籽和红玛瑙的植株脱毒及大规模快繁技术。“这项政策属于典型的‘企业创新、政府买单\’”。说这话的是市创新办负责人赵华友。他认为,实施科技创新券的目的,一方面激励全市企业高效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另一方面有效调动以高校、院所为支撑的科技服务机构及服务平台开展对外服务的积极性,为全市科技创业创新工作注入活力。在他眼里,科技创新券不仅改变了政府的资助模式——变事后奖补为事前引导,而且能有效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富矿”主动提供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创新服务,有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率,使供求双方的对接更加精准。

事实上,在蚌埠之前,省内已有马鞍山、合肥、阜阳等地市实行了这一政策,省外的江苏、山东、浙江也多有尝试。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券让企业自主决定创新选题、创新路径、创新投入,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那些申请创新券兑现的企业,也基本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自身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为目标,紧贴企业创新需求实际,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先垫付后补助”,是流程设计也是风险控制

蚌埠市自推行科技创新券政策开始,将“财政后补助”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一方投入,多方受益”,俨然已成为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对外宣传的一致口径。那么,以推动科技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对接为基本立意,以增强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自觉为主要目的的创新券政策,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

市科技局创新管理科科长王顺领用“精准聚焦、鼓励合作、双向促进、分工明确”四个关键词作出总结。他告诉记者,所谓精准聚焦,就是以企业获取科技服务资源的需求为导向精准投入财政资金,通过鼓励引导企业自主选择创新路径和投入方向,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单个企业每年申请创新券最高可达20万元;鼓励合作,即鼓励中小企业与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双向促进,即引导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优质服务资源与科技型企业进行创新合作,活跃技术交易市场;分工明确,即在流程设计上由市、县(区)科技、财政管理部门多方联动,构建创新券运行管理的闭环。

全程负责创新券申领和发放工作的白广波,在与企业对接处理具体工作事务中,一边体察到了企业对于创新券激励政策的欣喜,一边又体会到了创新券不能直接抵用带来的局限和繁琐。“创新券类似于代金券但又不同于代金券,不能直接抵用,而是先垫付、后补助。”白广波坦言,创新券政策出台的初衷,是想让企业不花钱就能“买入”相应的技术服务或技术成果为己所用。但现实是,企业并不能拿着创新券直接与合作方抵扣费用,而是在发生费用后拿着相应票据和创新成果等材料进行兑换,“不仅程序相对繁琐,也多少会抑制某些创新自觉性不高的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毕竟创新成果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

关于这点,从50家已经申领到创新券的企业分布情况——高新区29家,蚌山区7家,怀远县8家,禹会区、经开区各2家,淮上区、龙子湖区各1家,五河、固镇各0家,多少可以看出一丝端倪,也侧面体现出增强企业对创新券认可度的必要性所在。

正因为“财政后补助”,目前,由科技部门设计完成的1万元、2万元、5万元、10万元不等的创新券面额,并没有如数发放到申领成功的企业手里。市财政局教科文科李楠科长在分析这一情况时认为,创新券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虚拟券,那些申领到创新券的企业相当于拥有了“定额报销”的资格。

但事实上,直接抵用有它现实的困难和风险。困难是,很多技术交易行为是跨区域发生的,外地的技术持有方在交易后怎么会愿意拿着一张券跨区域来蚌埠兑现?即便有愿意多跑路的,蚌埠市财政部门也要按规定对每一个前来兑换的技术持有方的资质、交易凭证等进行核验,难度和工作量都相当大。风险则是:万一持券方与接券方暗地勾结、签订空头协议,怎么能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

赵华友认为,直接抵用、实报实销,虽然看上去工作效率会高很多,但其实却把财政资金推到了高风险上,因为没有人敢保证交易双方不玩猫腻,也永远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实时监控。通过“后补助”的一系列单据和材料查验,才能真正提高政府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

率先在省内使用创新券的马鞍山,已经部分暴露出科技投入资金的安全性问题,即将面临收缩政策范围、启用审计程序等工作。赵华友认为,这种局面的出现与该市早期推行创新券政策的覆盖面过宽、监管审计缺位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以活生生的例子为蚌埠市敲响了财政资金使用安全的警钟。

从这些层面说,无论是流程设计还是财政资金的风险控制,蚌埠市创新券政策的“财政后补助”都有它的科学合理性,也是最简单易操作的运作方式。只要运作规范得当,不仅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先期研发投入的资金周转问题,还能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是多方共赢的一件好事。

“四两拨千斤”?关键看顶层设计和精准度

单个企业每年最高申请创新券不得超过20万元,这是蚌埠市的硬性规定。那么,有限的20万,如何撬动一个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对于有创新自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无论申领的创新券额度多大,创新都是骨子里要干的事,有了创新券,搞研发更添底气。安徽省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将创新融入骨髓、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

副总经理索利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配天集团自2010年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2013年在蚌埠设立“工厂”安徽配天至今,一直秉承着自主创新理念,凭借北京方面强大的研发团队,先后攻克下视觉系统、伺服系统、控制器等多个业务板块。“我们2015年实现自主盈利,主要源于多年深厚的技术累积,因为配天集团每年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就在6000万元至8000万元。”

相较配天集团大手笔的研发支出,20万元创新券只能算是“毛毛雨”。可是,即便是这样的“毛毛雨”,对于尚处于成长期的安徽配天来说,却也是一笔增添研发底气的“外援”,可以用来购买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和第三方测试服务。

而在蚌埠之外,已经运作四年之久的南京和马鞍山,早已用一组组数字展示了创新券“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果。

马鞍山的数据显示,第一年兑现1000多万元科技创新券,拉动企业购买成果、购买设备、购买科技服务三类科技活动支出1亿多元,带动比例达1∶8;仅企业技术服务类投入就达2346万元,有48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带动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或科技成果的投入达到1691万元。南京市科委2016年的数字显示,三年累计向全市1691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1亿元,带动研发投入50亿元;其中,科技型小微企业1131家,带动研发投入33亿多元。

这种利用创新券牵引带动的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因其明确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帮助企业实现了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应该就是创新券横空出世的终极目的,也是蚌埠市想要借创新券达成的目标——“预计今年将兑现创新券金额1500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亿元以上,促进技术合同成交额超5000万元。”

年内还有4个月时间,要实现这几个指标看起来并不太容易。“如果能像合创券那样上下一盘棋、同城通兑,再或者说,从顶层设计层面由省级全面统筹运作创新券抵用与兑现事宜,也并非不能完成。”白广波告诉记者,如果能将合创券经验在省域内全面推广,由抵用、兑换的便利性所带来的创新拉动作用就会被放大很多倍。

原来,合创券也是一种政府面向企业设计发行的一种可兑现的有价凭证,意在鼓励小微企业积极加大投入,购买各类科技服务,引导科技服务机构转变服务方式,实现“政策扶持前置、线上线下结合、企业服务精准化”三大突破。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电子凭证,最早于2015年由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向区内企业发放,用2000万元进行试点,2017年拨重金6000万元在全市范围推广。申领到合创券的企业可凭券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科技服务机构在线接券按约定向企业提供服务,并定期申请兑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合肥高新区通过合创券持续汇总企业需求和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信息构建大数据,打造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平台数据显示,合创券累计融合了165家服务机构、707个服务产品,已有1729家企业成功申领,累计发券10000万元。

“这是一个满足企业多样需求的网上超市,部分技术服务从领券到用券,企业不用花一分钱、不用跑一步路就可以享受,反倒是接券的技术与服务提供方,需要自行到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将券兑现。”白广波认为,此举实现了小微企业技术服务的“零花费”、“零时间”和“零距离”,值得在省级层面推广运用。

对于需要不断借力市外技术力量的蚌埠来说,区域创新资源与技术服务资源的统筹,或许能为创新券的推广与使用打开一片天地,也才能真正发挥创新券“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推动作用。

而这需要高层设计,非蚌埠一力所能及。

新闻推荐

美年大健康公益再出发 为近千名环卫工人免费体检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8月23日上午7点,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中心人头攒动,秩序井然,来自怀远县和禹会区的近百名环卫工人正在这里...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