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淮南建都故事(1)周 强

淮河早报 2017-06-22 10:41 大字

寿县划归淮南,使古老的淮南地区和崭新的淮南城市名至实归的融为一体,以古都寿县为依托,挖掘淮南的建都历史,成为研究淮南地方历史文化的一门新学问。

“三代”时期的淮南方国

“三代”是先秦时期夏、商和西周三个朝代的总称。“三代”及之前的原始社会,古淮南地区既流传着大舜耕山、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也留下虎方游弋、巢国建都的超级遗响。

龙山文化与涂山氏

民国时期曾对寿县进行大面积考古,发现不少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如堰口镇江黄城遗址和张罗城遗址,陶店乡陶家祠遗址,双桥镇斗鸡台遗址,炎刘镇谢墩遗址,刘岗镇钓鱼墩遗址等。龙山文化距今约五千年,特点是铜器与石器并用,是中国原始社会逐步终结并向文明时代缓慢过渡的历史时期。寿县发现大量龙山文化遗址,说明寿县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人类居住,并且人丁还非常兴旺。

这个时期见诸史籍的沿淮古部落是涂山氏。涂山氏族居中心在今怀远县东南,以淮水为北界,东起洪泽湖,西至今淮南市都是涂山氏活动范围。淮南与怀远守望相邻,属于涂山氏活动的中心区域。

涂山氏传国从原始社会晚期至夏朝前期,与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涂山氏历史上主要发生过两大事件。一是禹成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后,“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今浙江武康市东)后至,斩之,以此树立了禹在诸侯中的绝对权威。二是禹娶涂山氏女,生子启。禹崩,启继位为夏后氏君主,是夏王朝的实际开创者。这说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开国者是一位真正的淮南子弟。禹娶涂山是华夏部落与淮夷部族通过婚姻结盟的重大历史事件,此举巩固了夏王朝在东方的统治,使东至海岱,南至浙北的大量氏族部落都臣服于夏。

启建立夏朝后,涂山氏在历史的记载中渐行渐远,但寿县至怀远的淮河两岸至今还存留大量的禹之遗迹,如禹王庙、启母石、禹墟、禹王台、禹山坝等,都是大禹巡守东南、治水淮河留下的足迹。

皋陶与六国、英国

皋陶是上古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虞舜时任大理掌管刑政,后被禹选定为继承人,因先于禹卒而未能继位。皋陶死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英国与六国成为三代时期淮南地区最早的方国。六国封地在今六安市区东南,英国在史书上没有准确地望信息,一直在霍邱、金寨一带漂移,但寿县一直属于英国与六国的活动范围。

六国至商代还是一个重要封国,曾向商进贡专门用作祭拜的大鬼和入宫后分管占卜职位的女子,并且商朝还在六国设有监狱。西周时期,六国在金文中又以“录”出现,录国曾因叛周而遭到王师侵伐。

春秋时期,英、六两国在历史上重新出现。那时楚国竭力向江淮地区扩张,与当地传统淮夷大国徐国发生利益碰撞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结果首先是英国亡而复封。公元前646年,楚成王“灭英”,此后英国成为楚的附庸,改称“英氏”。楚国的扩张引起徐国的强烈不满,徐、楚两国战于娄林(今泗县东北),徐国战败。三年后,徐国在霸主齐桓公的支持下“伐英氏”,此后,英(氏)国即消失在历史中。

其次是六国的灭亡。六国灭亡时间是公元前622年。六国成为楚的属国后,楚穆王发动政变,逼杀其父楚成王,导致宗族中舆论汹汹。为转移矛盾,楚穆王对外频繁用兵,以炫耀武力、欺辱小国来表现政绩,六国在高压下被迫重新选择徐国为新的保护者。此举引起楚国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六国灭亡。

英、六两国在历史上绵延至少十五个世纪,如今在皖西地区还能搜寻到这两国遗响,如大别山中的英河,今湖北英山的县名,都与古代英国有关。今六安市又称“皋城”,市区北的西古城遗址,即古六国都邑所在。市区东的皋陶祠与皋陶墓,更说明六国始祖皋陶在当地的影响深远。

“羿浞篡夏”与有穷氏

霍邱县境内的沣水古名安风水,更早的时候又称穷水。穷水注入穷陂,穷陂就是现在的城西湖,这一带地区有可能是东夷族一支有穷氏居地。寿县紧邻霍邱,毫无疑问属于有穷氏活动的中心区域。

夏朝历史上著名的“羿浞篡夏”就是有穷氏的“杰作”。有穷氏是一个善射部落,首领叫后羿。夏朝第二代国君太康即位后,国内政局动荡,但太康仍乐于幼猎,不恤民事,曾猎于渭水之北,十日不归,后羿乘夏政衰微,入居夏都斟寻(今河南巩义市西南),控制了夏朝实权,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太康失国”。太康死,后羿立太康弟仲康为夏王。仲康死,后羿又逐走王位继承人相而自立。自此,夏统中断四十年,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由夏后氏转变成有穷氏。

后羿成为夏朝的最高统治者后,也是耽于游乐田猎,结果又被自己的亲信、东夷族另一部落寒国伯明氏谗子弟寒浞杀害。寒浞夺取夏朝政权后,继续沿用有穷氏的国号,直至“少康中兴”,夏统才得以恢复,有穷氏也被少康灭亡。

有穷氏的居地有多种说法,其中南宋罗泌的《路史》说,“今寿之安丰有穷谷、穷水,即穷石”,说的就是淮南这一带地区。

虎方与夷虎

商代甲骨卜辞中反复出现过的“虎方”,其居地就在今寿县、长丰一带。

虎方是商代很有影响力的方国之一。根据甲骨文散落记载的虎方事迹连贯分析,虎方最初为商王朝属国,后来又叛商,最后又重新臣属于商。延续到西周初期,青铜器铭文中又出现周王朝征伐虎方的记载。

专家根据甲骨文卜辞并结合有关文献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虎方地望进行考订,有一种说法认为虎方地望就在今寿县、长丰一带。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这样认为,谭其驤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这样认为,《安徽省志》更予以认同。

到了春秋时期,淮夷部落的“夷虎”称为商朝虎方的传承者。公元前491年,夷虎被楚国攻灭。据《左传》记载,楚灭夷虎有个背景。当时吴、楚两国于江淮地区反复争夺,楚的传统盟国蔡国因不堪忍受欺凌,蔡昭侯愤而与吴结盟,并与唐国一起追随吴国攻入楚之郢都,楚几近亡国。楚国复苏后,蔡国担心受到报复,在吴国帮助下东迁州来(今安徽凤台县)。为惩戒蔡国,楚昭王出兵攻灭临近邻近的夷虎,作为监视蔡国的前沿。由此推断,虎方与夷虎的地望在今寿县、长丰一带就更毋容置疑了。

新闻推荐

晒晒我的高考准考证 宿州学院 彭振生

1977年的高考距今已40个春秋,但前前后后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是安徽省重点中学——怀远一中的六六届高中毕业生。在校时曾获全校数学竞赛第一名,高考目标是北大或清华。没想到离高考还有18天,开始了...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