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近·关注“适应性帮扶”引领回归路

安徽日报 2016-01-27 15:23 大字

■ 本报记者 丰静

1月25日,蚌埠市禹会区社区矫正中心的工作人员冒着刺骨寒风,来到张公山司法所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刘滔(化名)家中走访,并送上“爱心年货”。 “刘滔年近60岁,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生活困难。春节来临之际,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帮助其解决困难。 ”禹会区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蚌埠市于2013年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社区矫正支队,去年又在全市设立了社区矫正大队,全面建成“队建制”。伴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蚌埠市有近六成的服刑人员在社区接受矫正。 “针对一些社区服刑人员生活上的困难和回归社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大力实施社会‘适应性帮扶\’计划,不断丰富帮教形式,积极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其重返社会。 ”蚌埠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支队支队长陈亚安介绍。

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蚌埠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和心理学会的专家到矫正中心轮流授课,开展包括警示教育、现身说法、巡回课堂、自我反省、社会实践在内的“五个课堂”活动,多角度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通过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观监狱、旁听审判、组织现身说法、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敬畏心、感恩心和责任心。去年一年,市司法局先后组织重点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参观监狱、现身说法各1次,旁听审判3次;各县区组织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活动1650余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15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蚌埠市各级司法局(所)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低保、社会救助等帮扶措施,先后为56人落实了低保,为172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为225人进行了技能培训,帮扶困难家庭29户。被法院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怀远县社区服刑人员黄竞(化名)身患尿毒症,其身边除一名未成年的儿子,再无其他亲人。生活无来源,病情又较为严重,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且每周需要接受3次的透析治疗,黄竞经济压力巨大。白莲坡司法所了解该情况后,积极协调乡政府、村委会、派出所、民政办等有关部门,帮助其办理了低保、申请危房改造项目资金2万元。黄竞的儿子一度厌学辍学,最终在司法所和社会关爱下重返课堂。

“一些社区服刑人员生活态度消极,主要源于对未来失去信心。 ”禹会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张振茹表示。禹会区朝阳司法所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夏晓兵(化名)患有心脏病,行动不便。2014年11月,他骑车不小心摔倒,造成腿部粉碎性骨折,多次手术并住院半年多。仅靠母亲工资生活的夏晓兵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甚至患上了抑郁症。在朝阳司法所的呼吁下,禹会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其他社区服刑人员纷纷解囊,多次为其捐款,帮他渡过难关。司法所还帮助夏晓兵申请到了廉租房。如今在亲戚门店里帮忙的夏晓兵,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感谢帮助过我的人,现在我终于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了。 ”夏晓兵说。

蚌埠市司法局还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发起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他们互帮互助,先后组成了40余个帮扶对子,有效缓解了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压力。 “社区服刑人员曾经走过弯路,我们在加强矫正监管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好帮扶活动,让他们早日重回社会大家庭。 ”陈亚安说。

新闻推荐

安徽省目前七十个县区跻身“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力争明年覆盖所有县﹙市、区﹚———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

本报记者陈婉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底全面普及之后,国家在教育领域确定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截至目前,安徽省先后有70个县区成功跻身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