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怀远县张圩村千余村民的尴尬事:十年无厕所 “方便”成难题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3-04-02 11:35 大字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是记者在怀远县荆芡乡张圩村见到的一幕。相对如此脏乱差的村貌,更让村民难以忍受和尴尬的是,建村至今十年来,很少有像样的厕所,千余名村民不能正常如厕。

3月11日,记者实地调查走访了此事。

据当地群众反映,2003年,当地一条名为荆芡河的河水突涨,居住在河岸边的5个村民组200多农户被淹。当年,农户搬到现在的居住地。新村建设时,每户出资17260元,香港一慈善机构为每户捐资4000元,这些资金交给地方政府,由政府统建。当时建成的是平房(很多农户后来加盖了一层),每户三间,80平方米左右。

记者现场看到,一排排农房整齐排列,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可是,村庄内,只有一条主干道是水泥路面,其余的道路都是土路,坑洼不平。

除了道路不平,因村庄没有专门堆积垃圾的地方,农户只能将垃圾倾倒在村庄附近的沟渠边。记者见到,沟渠内河水发黑,污物随地。 “村里太脏了,一到夏天,晚上到处是蚊子,白天苍蝇满天飞。 ”

“村庄没有下水道,污水没地方淌,每逢下大雨或电管站抽水灌溉村庄附近农田时,路上都是积水,出行非常不方便。 ”有村民告诉记者。

没有下水道,给农户带来更大麻烦的是家里没办法建厕所。 “政府给我们建房时,没有给我们修下水道,没有下水道,洗菜洗碗水都没地方倒,厕所就更没办法建了。 ”

“家里没办法建厕所,村庄地方小,也没地方建。 ”村民说,当时规划时,就没有给他们预留建厕所的地方,村庄周边的耕地,都是其它村民组的,不愿给他们用来自建厕所。

村民告诉记者,他们5个组200多户,只有二三十家在院子里搭起了只能容纳一人的简易厕所。记者探看了一番,大多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坑内放置一个塑料桶,供村民如厕用。

村民孙登平反映说,她的女儿出嫁了,只有她和老伴两人,因此,当初只申请建起了两间平房,剩下一间宅基地,便建了一个旱厕,“每天早上可热闹了,村民排队到我家上厕所。 ”

除了二三十户搭起的简易厕所勉强可以使用外,其余的农户如厕,只能在家里使用塑料便桶。 “在家里拉大便,那可是臭死人啊。 ”

村民反映,他们的庄稼地距离村庄较远,因此,塑料桶里的粪便满了,就倾倒到紧邻村庄的沟渠里。沟渠附近的农户怕臭,便不让倒,白天看得紧,他们就晚上偷偷倒。 “有时便桶满了,白天不敢倒,我就骑车跑到两里外的街道上找厕所方便。 ”村民张义祥说。

居住在沟渠边的村民张庆勤手指门前肮脏的沟渠说:“村民都把大便倒在沟里,我家离沟这么近,一年四季闻臭味,平时不敢开窗子,吃饭都把门关紧,你说这日子怎么过? ”

不仅沟渠附近的农户常年闻臭味,只要一刮风,5个村民组的村民也饱受恶臭之苦。

十年无厕所,村民痛苦不堪,他们多次到乡里、县里上访,可都没解决问题。

“乡里没有资金给这5个村民组修建下水道等基础设施。 ”采访当日,荆芡乡赵乡长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准备把这5个村民组上报到县里,争取美好乡村项目的支持。不过,即使争取到了项目资金,资金主要用于绿化、环境卫生方面。因为资金有限,修下水道还是不够。其实,村民可以在房屋后面搭建旱厕。

记者现场看到,农户房后就是村道,如果再建厕所,不仅道路变窄,更重要的是,整个村庄更会臭不可闻。

当前,安徽省正在大力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村民希望当地政府能趁这一“东风”,不仅仅要把村庄建设得美观整洁,更重要的是能为农民解决些实际问题,尤其是如厕难题。

本报记者 王明存 文/图

张圩村农房建设整齐有序,但垃圾堆、柴禾堆随意堆放,大煞风景。

村庄路边垃圾沟已臭不可闻。

新闻推荐

电影进校园要收费舒城县城关镇一读者反映最近电影公司

电影进校园要收费?舒城县城关镇一读者反映:最近,电影公司到各小学放映爱国主义教育片。他们按每个学生六元的标准,向学校收费。这种做法对吗?反馈:省广电局电影电视剧管理处李主任说,上级财政已...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