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追求创新突破

蚌埠日报 2019-11-04 08:56 大字

10月31日,在蚌埠市西部城区的安徽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程小通正和同事一起忙着为机器人零部件进行加工编程。

今年35岁的程小通,出生于固镇县任桥镇西陈圩村,家中排行老二,父母都是农民。2001年中专毕业后,进入原柴油机厂工作,之后又来到原晶菱机床厂。其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程小通又报考了安徽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我觉得一个人要是想展示自己的能力,必须有一个合适的舞台。”程小通说,2011年,他进入安徽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数控车间,从事零部件加工编程,凭着不怕吃苦和勇于挑战的韧劲,他迅速从一名一线操作工成长为业内响当当的技术能手,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进数控车间的第二年,程小通接到一项棘手的任务:研制机器人摆线针轮减速器。“在机器人手臂生产过程中,摆线针轮减速器是关键部件。当时公司没有高端精密机床,也没有高精度铣铰刀具等先进设备,要生产符合要求的减速器十分困难。”他说。面对挑战,程小通并未退缩,他和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改进工艺,反复进行试验,奋战半年,不仅攻克了加工环节的技术难题,还让摆线针轮减速器的寿命参数和效率参数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我这个人遇到技术问题不解决,睡不着觉。”这股钻研劲让程小通敢为人先,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2017年底,公司生产165公斤工业用机器人,要求机器人4轴本体的同心度控制在0.01毫米精度范围内,然而公司现有的工艺方法和硬件条件很难实现这一技术要求。当时,公司没有一位高级技工愿意接这个活计,程小通却勇敢地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他带领团队成员前后试验20多次,仅用一个月时间便使加工出来的部件精度达到技术要求。

随着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机器人零部件编程加工工作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程小通和同事平均2天到3天就得完成近40种零部件的编程加工和首件打样工作,“今年9月初那笔订单可把人忙坏了,不到20天时间,做出三千种零部件。”

付出和回报,终究是对等的。程小通先后荣获市“建功珠城”杯数控铣大赛第一名、市第二届“珠城工匠”称号、市“五一劳动奖章”,还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及江淮工匠标兵等荣誉。

程小通说:“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突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应该就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新闻推荐

上门入户 为民办证

本报讯(通讯员鲍丙永记者王清)10月16日,六安市裕安区公安分局固镇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冯郢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该村后糟坊组村民...

固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固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