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华夏风情河 □周颖

淮河晨刊 2018-12-17 10:21 大字

蚌埠淮河大铁桥作者简介

周颖,公务员,《蚌埠日报》作家采访团成员,业余时间爱好写作、书画,著有散文集《颖果儿》。为蚌埠市新时期漂亮妈妈、市优秀母亲、市好媳妇,固镇县首届县级劳动模范。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最美家庭、市学习型家庭。

题记:说起来确实有点忐忑,我对蚌埠到底了解多少?我对它的热爱程度能有几分?每当有人问我对蚌埠的印象时,我的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闪现出淮河的景象,不是说蚌埠是山水城市吗?为何我的心中只是那一河春水?是因为淮河近在我眼前,山,却离的有点远?其实,也不尽然。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是每一位国民都生活在像白居易所说“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的地方,也不是每一个居住在蚌埠的市民都能像我一样有幸毗邻淮河的。有的人是没有兴趣,有的人是没有这个缘分。

我认为我有幸,因为我对淮河既有兴趣,又有缘分,渺小的我居住在这条被尊为“华夏风情河”的河边,每每面对这条风韵万千古老的河流,我都会感到奢侈,还有点惭愧,因为我觉得我了解它很不够,不多。比如,吴庵古渡口在哪?我找寻过,不见踪影。淮河蚌埠闸黑牛嘴湿地公园的荷花园美不美?夏日友人给我两张票至今还静静地呆在我的票夹里。淮河在蚌埠段有多长?我手忙脚乱地也没有查到资料。淮河蚌埠段未来能否有游轮或水上巴士摇曳?几年前我在《悠悠大运河》文章中问过类似的问题,至今我没有答案。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削弱我对淮河的热爱,应该说对蚌埠的热爱和执着。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淮河。随着父母频繁的工作调动,好像离淮河的支流都不远。每年春节前大姑都到不同地方看望我们,父亲说,你大姑年轻时就嫁到蚌埠的李楼,在淮河的那边。那时,我就想,“淮河的那边”是哪边?上世纪80年代后期,娘家搬到了蚌埠市区,居住在离淮河南岸不远的地方,我时常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淮河。10年前我也买了一处“河北”的房子,与娘家隔河相望,息息相通。

是的,淮河总和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四渎”,在中国的版图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像它那样霸道和任性,像它那样密如蛛网地纵横交错,它拥有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就达几百条,养育了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

记得地理老师说,因湿度、温度、气候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那时我是班级学习委员兼地理课代表,还记住老师另一句话,这是一条人文河流,也知道以南为“蛮”以北为“侉”。语文老师这样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能只看植物的表象,还有晏子讽刺的意味。多年以后老师的话还言犹在耳。就因为脑海里有这条神奇的“线”,我多次到龙子湖畔认真端详过“地理分界线”雕塑,品味韩美林大师精美的雕塑艺术,理一理“这条线”南北的风土人情,沧桑巨变。

两岸猿声啼不住

据说蚌埠市形成时仅有一段土路叫顺河街,为蚌埠市东西向的街道,后改为华昌街。顺河街,顾名思义是顺着淮河走向形成的街道。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老蚌埠人写的“一个老蚌埠人的淮河情”,他写到1949年左右蚌埠还没有自来水,井水都是咸的,而淮河水是甜的,家境不好的他家只能偶尔买经过明矾打过的淮河水吃,那时起他就对淮河水有着浓厚的向往和感情。他还提到蚌埠美食特产淮河冰鱼,也叫黄瓜鱼,嘴尖,无鳞,野生,《五河县志》记载过,可我的印象中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鱼,是没有了,还是我不认识它?我不得而知。但是我与淮河一起见证了蚌埠淮河两岸的历史烟云,风土人情,四季变换,这不容置疑。

淮河南岸的宝兴面粉厂,是有历史的地方,也是彰显民族气节的地方。宝兴面粉厂离我住地不远,我经常过来走走,看看,不仅是看百年紫藤,也会轻轻踏入粮仓小巷,轻抚一下为第五战区军民供应面粉的老厂房,会心里默念着这里的主人爱国人士杨树诚。

还有一个地方也值得一提。淮河在流经蚌埠下游约10公里处,与北淝河相遇,形成了沫河口,这里的清代盐卡也非常有名气。它始建于清代光绪5年,现在盐卡的古建筑、石碑犹在。淮河在蚌埠段每一处都可圈可点。东有古时沧桑的沫河口,西有现代华丽的蚌埠闸,中有“千里淮河第一桥”蚌埠淮河铁路桥,正是这座桥,才使津浦铁路贯穿南北,使淮河岸边的这个渔村古渡,逐步成为现在繁荣的模样。

在娘家时,我经常沿着淮河坝子散步。经常在面对交通路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纪念碑前驻足,仿佛眼前是火热的治理淮河的景象,在蚌埠市城市规划馆、市博物馆我都能找到这方面的印迹。沿着大坝向西,建桥烈士纪念碑赫然耸立,这个纪念碑是为6位烈士所建,他们为了新中国,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缅怀建桥烈士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做出的不朽功绩,1986年,由数万名少先队员捐款建造的“建桥烈士纪念碑”雕塑在南山儿童公园落成。还有离淮河不远的国家湿地公园三汊河湿地公园、有着七千年古王国雏形的双墩遗址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蚌埠的前世今生。繁华的淮河路,城市会客厅淮河文化广场,蚌埠市广播电视台的《淮河晚报》栏目……蚌埠到处都有淮河的元素。

且把新桃换旧符

作为蚌埠人民的母亲河,淮河把蚌埠市区一分为二,百转千回,不改初衷。

有人说,饮上淮河之水是我们的福祉,淮河之滨就是一块福地。蚌埠当政者和蚌埠人民从没有慢待过这条母亲河,近年来蚌埠市拉开框架紧锣密鼓的建设,淮河两岸变化天翻地覆,日新月异,两岸人民得到了形形色色、实实在在的实惠。眼里能看到,身心能感受到。淮河解放路大桥、朝阳桥、大庆桥、长淮卫大桥,一座座桥梁让南北紧密相连,握手前行,规划中的淮河延安路大桥让众多市民翘首以盼。

夏日,走在淮河北岸大堤上,朝阳桥下流光溢彩的灯光与明珠广场五颜六色音乐喷泉呼应,相得益彰。一面面彩色贝壳墙让人不忍离去。格桑花海姹紫嫣红,一直延伸到河边,人在花丛中,美景尽收眼底。城市印象、城市快线、时光阶梯、湿地岛等不同特色的景点让人目不暇接。蚌埠淮河抗日阻击战雕塑群和纪实录,记载了蚌埠抗日军民的抗战史,确保了台儿庄大捷,毛泽东将此战例写入了《论持久战》中。记载淮河流域经济文化传说的一排排望柱,整齐肃立。踩在淮河水系的地标图上,俯瞰史河、淠河、濉河等像羽毛状星罗棋布向华夏大地扩散,有种傲娇的感觉。傍晚,可以去看南岸舟桥部队官兵踢足球矫健的身影,看放风筝的孩童。冬日,大坝就是滑雪场,一家一家的欢歌笑语回荡在河面上。无论是看东升的太阳、满天的晚霞,繁忙的漕运,还是听一听船工的号子,我总感到淮河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而我们拿什么来馈赠于你呢?

后记:零零散散写了这些,确实还很肤浅,不知你对蚌埠的“淮河”或者说淮河边的蚌埠有多少印象。你喜欢我们怀抱中的淮河吗?如果喜欢,在2018年第一场雪的雪夜,你可以和我静静地感受下这淮河的涛声,静静地憧憬一下未来,小家的、大家的,以及国家的……

新闻推荐

高铁时代: 一路欢歌为发展提速 □

来了,来了,时速最快的首班列车G1,正风驰电掣般从北京呼啸而来。2011年18点22分,这一刻,值得铭记,值得定格,随着...

固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固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