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让滁州人出行更便捷

皖东晨刊 2018-10-15 07:54 大字

[摘要]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从“排队买票”到“网上购票”

采访对象:孙斌,52岁,滁州北站站长

作为国家公共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具有航空、公路及水运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凭借着安全、正点、高速、舒适等几大特点,铁路无疑成为旅客出行的首选。作为一名在铁路系统工作了24年的老大哥,孙斌从一名最基层的四等站助理值班员干到了二等站站长,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铁路最关键时段的改革过程。在他看来,昔日的“铁老大”已经变身现代“铁先锋”,服务功能也越来越齐全,滁州人坐火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10月11日上午,记者在滁州北站1号站台见到了正在检查办客列车作业情况的孙斌。“我是1994年调入铁路系统工作的,当时的工作单位是小溪河站。”孙斌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小溪河站是京沪铁路上的四等站,我当时干的则是最基层的助理值班员。”在孙斌的记忆中,小溪河站那时只有2对办客列车且都是站站停的“绿皮车”,但由于它地处改革开放的源头,每天却要接待七八百名旅客,其中绝大多数是到南京或蚌埠进货或销售土特产的。两年后,孙斌调到门台子站干值班员,并于1998年7月份提升为门台子站副站长。随后十余年,他先后调到担子、板桥、曹老集、固镇、凤阳和滁州北站6个站干站长。

“自1994年进入铁路系统,我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铁路最关键时段的改革过程。”据孙斌介绍,铁路部门以前是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公检法、医院、学校……几乎什么都有。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一段较长历史时期,中国铁路的路网规模、装备水平、列车速度、运输能力已明显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尖锐,从1997年到2007年,铁路部门对主要干线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进行了六次大面积提速,将既有线列车的运行速度从90-120公里/小时提升至120-200公里/小时,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经过六次大提速,以廉价、低速和站站停为代表的‘绿皮车\’已被漂亮舒适的空调车所取代,一列列黄绿相间、蓝白相间、银灰、纯白的列车驶进我们的视野。昔日摇头晃脑的电风扇、烧煤茶炉等也被空调、电茶炉、WIFI所取代。”四十年来,旅客列车已由慢车提升至快车、特快车、直达车、“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和目前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火车头也从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车提升到内燃机车以及目前的电力机车,牵引动力大幅增加,速度也一代更比一代快。对于大家密切关注的购票乘车问题,孙站长也深有感触,“以往人们坐火车必须先到火车站买票,售票大厅里每天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排队人群,节假日或春运时,各大火车站更是人满为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新一代铁路客票系统的研发使用,如今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上网动动手指就能买到火车票,购票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滁州境内只有京沪铁路一条既有办客线路,2008年4月18日,华东地区第一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合宁铁路开通运营并在全椒设站;2011年6月30日,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滁州站、定远站均位于其上,滁州人迈入了一个半小时到上海,三个半小时到北京的高铁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昔日的“绿皮车”已升级为“复兴号”,纵贯全市的多条铁路则让滁州人的出行更便捷。

(记者李志情)

新闻推荐

追忆初心五十年 ◆陈贵鹏

1968年秋,随着知青的洪流,我下放到固镇县插队。田边,几个孩子割草归来,走在前面的那个女孩背得最多,我掂了一下,足有五六十斤,她...

固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固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