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二养猪记 本报记者 贾铁成 文/图

蚌埠日报 2018-10-10 17:32 大字

一个养猪大棚,一间彩钢瓦房,一个拌料大棚,还有两条看门狗。

这是9月28日上午,记者在固镇县城关镇刘庄村采访陈小二时,在他的养猪场看到的情景。作为曾经的贫困户,他不但依靠养猪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且当选为固镇县第二届“十佳脱贫户”。现如今,陈小二已经把养猪场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除了吃饭、睡觉、接送女儿上放学,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这里,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猪达人”。

来到陈小二的养猪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于看管猪舍的彩钢瓦房,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铺了一张简易床,床边的桌上放着用于生猪防疫的药品和注射针管,其他地方则堆满了成包的饲料。房子正对面,一个露天大棚充当拌料车间,四五米外则是养猪大棚。大棚内数百头生猪被分割在数十个猪舍里,正慵懒地躺在地上酣睡。

“这个养猪场今年才建好,占地大约400平方米,现在饲养了200头生猪,再有半个月就能出栏上市。”陈小二对记者说,只要这段时间不出啥问题,这批生猪至少能带来五六万元的利润,“一下能赚好几万块,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是扶贫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过上了好日子。”这几年生活的巨大变化让他不由地发出感慨。

2014年,44岁的陈小二患上了糖尿病,两个女儿还在上学,由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全家只能靠陈小二打零工维持生活。“我家本来就不富裕,自己又患上慢性病,一时间真不知道咋办,愁得我整宿整宿睡不好。”陈小二对记者说,最困难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时不时还得靠父母和亲友接济。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庄村两委伸出了援手,不仅将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且根据政策为他申请了生活、医疗、教育等各类补助,帮助他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然而,一时救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状况。此时,陈小二正思考着,如何通过自己努力实现彻底脱贫,“种田要出体力,而且收入不那么多,当时就觉得养殖生猪是个比较合适的营生。”得知这一情况后,村两委再次伸出援手,先行垫资数万元帮他购进母猪仔和饲料,又将他送到养殖培训班学习。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一个简易的养猪场很快就在他家的后院建了起来。第二年,随着第一批生猪的顺利出栏,陈小二赚得2万余元,日子也慢慢好了起来。2016年,他家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摆脱了贫困之后,陈小二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谋划着扩大规模早日走向致富。前面提到的养猪场即是今年年初刚刚投入使用的。据他介绍,相比于过去的简易养猪场,现在的场地无论是养殖条件还是饲养规模都是质的飞跃,“以前场地小多了不敢养,现在想养多少就养多少。”

从贫困户变成养猪专业户,陈小二深知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心怀感恩的他总是乐于助人。凭借几年的生猪养殖经验,陈小二掌握了娴熟的生猪接生的手艺。去年5月一天,同村王西组的一生猪养殖户赶到他家求助。得知母猪难产后,他二话不说,立刻赶到猪圈接生,等猪顺利产下崽,他又一声不吭地回到自家。现在,村里但凡哪家牲畜产崽总会叫他帮忙。“我自己受了党和国家这么大的恩,理应用行动报答社会,何况谁都有个困难时,帮别人就是帮自己。”陈小二笑着说。

陈小二的踏实肯干得到了村民认可,他的成功也为当地贫困户脱贫树立了榜样。据刘庄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全村的贫困户多半以上参与了产业扶贫项目。

新闻推荐

杨庙乡 积极开展新农合收缴工作

本报讯(宋奎华)为做好2019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征收工作,切实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固镇县杨庙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