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园区” 再次起跳迎接“成年礼” □
固镇经开区“园中园”——台湾工业园
■企业走访
质量管控
缔造“亿只肉鸡”传奇
进入五月,大成食品加工分割区、打包发货区呈现的景象,如同初夏的太阳一般,热烈,红火。无尘生产车间内,只见鸡肉香肠的原料从流水线上排着队一一“走”过。
全新的设备,现代化的厂房,不同的厂区和养殖加工厂……自2005年落子固镇经开区,台湾大成集团蚌埠大成食品有限公司已先后建设了一个年出雏1800万只的孵化场,一个日屠宰6万只、年产量4万吨的肉鸡加工厂,一个年产饲料9万吨的饲料厂,三个在养10万套种鸡的父母代种鸡场,以及两个自养鸡场和两个熟食加工厂,成为安徽省一家集种鸡养殖、孵化、饲料生产及商品鸡加工一条龙的肉鸡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是固镇县肉鸡产业化发展的“领航”担当。
多年来,受固镇“畜牧业富民计划”、“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影响,大成食品公司发挥龙头作用,结合当地实际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道路。作为一家以“全球最受尊敬”为信条、长期专注于白羽肉鸡一条龙生产的食品企业,大成公司深谙食品安全的命脉作用。为了确保从肉鸡繁育到加工每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大成公司专门研究实行了一种叫做“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供应雏鸡、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毛鸡屠宰。
行走在大成公司,“一百减一等于零”的大成经营之道被反复提及。对于大成而言,如果生产100件产品,只要其中一件出了问题,就意味着之前的所有付出都将归零。为此,大成公司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方面身先士卒,率先在业内推出了“食品安全实名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将产品包装袋上的“安心码”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或互联网,就可查询到该产品是由哪户农户饲养、饲养期间肉鸡所吃饲料品质情况,由哪个屠宰厂何时屠宰,以及该产品的药物残留等各种主要质量安全信息。
进入饲养区统一换装、鞋子消毒,流水线工艺全封闭无菌操作,实施标准化卫生、温度管控,每一户实行一个区隔实名追溯,108道程序、66道检验……正是通过一系列严苛的品质管控程序,大成食品才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鸡肉特许供应商。2020年北京冬奥会,大成食品同样已是“佳人有约”。
策划人:袁成文 孙恭智 刘志清
在全市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固镇经开区的排名在市发改委地区经济科张扬眼里,处于“市域中游,县域领先”位置:无论从扩区后的体量还是入园企业的数量,抑或是园区营收及其他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都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用一位曾经主抓过固镇经济工作的有关人士的话说,是义无反顾的决心、义不容辞的坚守和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造就了今天的固镇县域经济新高地。
起步,是艰难的咬牙坚持
作为固镇经开区的元老级人物,管委会副主任周军清楚地了解园区创建之初是如何在一无积淀、二无基础、近乎“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实施“五通一平”工程的。
“2000年前后,全县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园区所在地到处是农田和村庄,没有路,没有水,通讯也不发达。但我们还是起步了,动机只有一个:从固镇走出去的企业家李荣杰,相中了家乡连城镇的一块地,拟发展油脂产业。这被认为是固镇发展工业的一个契机。”
就这样,丰原油脂成为固镇县工业园区(固镇经开区前身)的“启蒙企业”,和海康肉鸡、绿园食品等首批入园食品类企业一起,初步打造了园区雏形,勾勒了食品产业的主导定位。2002年3月,实现了“五通一平”、已经入驻16家企业的固镇工业园获得市政府正式批准,一年后经省计委同意列为省级综合经济开发区。
但是,丰原油脂的园区启蒙,并没有起到预想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受国内油脂业同行的挤压,丰原油脂的产能和市场渠道均未得到充分释放,产业带动效应十分有限。
艰难终会挺过,坚持总有收获。2004年、2005年,当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风潮席卷全国,固镇工业园果断借势发力,通过招引一批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展前沿的客商,开启了跨越发展新征程。于2006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3.05平方公里。
随后,一切步入正轨的固镇经开区,接连招引了台湾大成集团、国能生物、台湾伊诺华轮胎、金鹏铝业、华强玻璃、强力重工、丰原药业、丰原泰格生物等企业入驻,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至2014年,累计入园120家企业的固镇经开区,遭遇了容量饱和、亟须扩区的发展痛点。当年8月,扩区工作迅即启动,次年12月,省政府同意扩区至8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固镇经开区共入驻企业202家,其中生物化工企业43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35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25家。
上个月21日,刚履新固镇县委书记不久的吴永彬,在调研时对固镇经开区提出了很高要求:“开发区要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业强县的主阵地、产城一体的主平台、改革创新的主引擎、优化环境的新高地。”可以想见,未来一个时期内,全力以赴支持开发区建设,将成为固镇县域经济工作的新常态。
发展,是高效的精准服务
当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服务帮办在园区转型升级中充当的就是助推剂的作用。
5月9日,走进固镇经开区管委会大厅,记者看到四块印有丰原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横道图,被长长短短的线条标注,条分缕析,很是醒目。不远处的墙上有块展板,上面的三行文字——“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毫不掩饰地宣告了管委会作为园区“大管家”的角色。
记者获悉当日下午就有丰原相关项目协调对接会,于是全程旁听了会议。下午3:30,固镇开发区管委会会议室,丰原系列项目协调服务对接会准时举行。丰原相关5个项目的负责人坐成一排,逐个向管委会相关科室说难处、提希望,有一说一。会议桌的另一边,管委会分管副主任和7个科室的主要负责人也坐成一排,认真接受问询、问政,开诚布公。
“以后每周固定召开一次对接会,每周都形成专题会议纪要,下一周通报进展情况。企业反映的所有问题,能帮办的立行立改、即知即办,暂时不好办的要反馈原因并积极向上汇报,直到所有问题都妥善解决为止。”副主任洪新河在会上如是要求。
自2014年实施退市进园以来,从市区退下来的丰原系列项目,已经成为固镇经开区的“门面担当”。“如果连丰原这样的大项目都服务不好,园区还谈何发展?”
在周军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凡入驻固镇开发区的企业,无论大小,均由开发区管委会指定一名副主任进行帮办,帮办领导负责解决企业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开发区管委会承诺实行全程帮办代理制度,代理帮办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证照,做到24小时企业遇到困难随叫随到,做到帮办服务无极限。2016年5月,应丰原一项目建设时序要求,固镇开发区内竟创下了“20天修好5条路”的传奇。
如今,这块8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实现了“八通一平”,“四纵十八横”的主干道路管网覆盖到了所有企业;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均已投用,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三期和3.2万吨中水厂一期项目已启动建设;几乎所有企业都实现了双回路供电,部分企业供电实现三回路;热电联产供热设施已建成并向部分企业供气,管道天然气供气主管网实现区内南北贯通。
起跳,是退市进园带来的机遇
每到上班时间点,几十辆载有丰原员工的车从市区浩浩荡荡地驶往固镇经开区。每到下班时刻,这些车又排着队从固镇经开区出发回到市区。这个涉及1750人、日均两次的员工大迁徙,是丰原集团接受退市进园安排后制造的景象。
集团副总乔树兵是负责丰原21个退市进园项目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他眼里,丰原之所以在退市进园工作中行动迅速、表现积极,就是因为退市进园给了丰原一次升级扩能、结构优化的机会,是对丰原涅槃重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成全。
他说,正在固镇经开区紧锣密鼓建设的丰原项目,并不是简单地换个地方照搬老厂,而是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的一次全面提升。“拿已经投产的泰格生物VC分厂为例,新工艺在发酵、提纯、酯化、酸化等环节比以前先进很多,精简了至少两三道工序。与之对应,能耗与原辅料的消耗也下降了很多,一吨轻松省出三千元。”
对丰原来说,这是一次不破不立、能破能立的过程:将原先分散在市区的所有项目进行归集与整理、改造与提升,改进工艺,扩大产能;在建有自备水源、自备电厂的同时,考虑光伏发电与合作,尝试自产自销加外销;针对经由多道工艺处理后的玉米残渣,从高蛋白再利用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方案,做饲料或有机肥;到2020年,新发泰格生物、丰原生化、丰原生物三家上市公司;做全球最大的维生素制造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生物基“材料之都”……
对固镇经开区来说,承接了丰原所有退市进园项目,更是给它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首先,扩区诉求因丰原系列项目入驻顺利达成,所有扩区面积全部用以打造以丰原为依托的生物制造产业园,生物化工也作为重点产业“后来居上”,成为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首。
其次,因为生物化工主导产业的明确,与生物化工相关的精细化工类企业也集聚而来,以蓖麻为主要原料的杰事杰生物基高性能工程塑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目前,园区已有53个生物化工及其相关企业,其中的41个已建成投产,2017年实现产值126.39亿元。
再次,作为固镇牵动性和带动性很强的优势主导产业,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或许可以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那就是,瞄准与现有产业或吻合或配套的、在行业内牵动性较强的大项目,形成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专业化分工更加清晰、企业间有机联系更加密切的一种产业集群,帮助园区整体起跳。
■记者手记
给“考不好的学生”另谋出路
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设立园区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县域发展经济的标配。
16年前,在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县设立园区起步区,几经磨砺,几番风雨,如今成长为“市域中游、县域领先”的省级开发区,固镇县经开区收获了汗水和果实,也遭遇了曲折和挑战。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固镇县经开区目前有22家停产企业和12个停建项目,总量占园区六分之一左右。这一方面与企业自身创新度不够、跟不上时代潮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园区设立之初“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招商逻辑有关。
我们说,园区管理者的角色好比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他希望班里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大学,成绩优秀的能考上清华北大,园区管理者也一样,他也希望招引入园的所有企业都能发展得很好,表现突出的能够做大做强,做到上市。但是现实是,并不是一个班的所有学生都能如愿考上大学,也不是所有进入园区的企业都能成长壮大,中途夭折、停产停建的现象在所难免。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资源和要素从衰落的企业转向成长性好的企业,通过资源和要素的再分配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如果能将这些闲置甚至浪费的土地资源、信贷资源以及实物资源充分且妥善地处置好、利用好,相信园区一定能换来一片新天地。这即是经济学上“创造性破坏”的原理所在。
其实在我们身边,已经有类似这样“腾笼换鸟”的成功案例。当年萧条的北泰产业园,如今已变成大富光电的大本营,高新区的这块投资热土再次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新闻推荐
落实“三个一切”要求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文字:记者 杨露露 顾楷 李景 图片:记者 刘晨
企业怎么看拨开“云雾”让政策服务更精准“政府为企业发展制定了不少政策,而对于我们来说却像在雾里看花,总是看不清用...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