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建设家园的主人
火热的七月,在华夏大地,一场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在 “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也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这项旨在全面提升广大农民幸福指数的 “美丽革命”,和着全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节拍,给安徽省基层党员干部带来一场实实在在的“考验”。
从农民的需求出发
建设美好乡村,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农村群众,主体也应该是农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干群一家,形成合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基层干部都遇到这样的困惑:现在农民 “不好搞”,你给他们修路、修水利,但要是砍他几棵树,占他几分田,立即就会向你伸手要钱,不给钱就不让办。乡村干部因此有满肚子的委屈:明明是掏心掏肺地给农民办好事,而农民却不领情!
出力还不讨好,着实委屈,但究其原因,还在于一些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包大揽,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却忽略了农民的感受。
在基层走访中,很多老百姓都在口口相传 “村里要搞美好乡村建设了”,但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建、怎么建,又一无所知。于是,脱离了群众的做法,尽管花了不少钱,效果却难如人意。如皖南某县一村庄过分强调农房“改徽”,户均投资达3万元,而施工技术薄弱,监管又难以到位,致使80%的农房“改徽”后屋面漏水,群众意见相当大。
从干部的角度看,其想法实在不错,“改徽”后村庄整齐、漂亮,甚至还能带来旅游收入。但对农民而言,村庄终究是过日子的村庄,他们要知道鸡鸭怎么养,锄头犁耙怎么安放……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在农民看来,既然政府是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那就是政府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在不高兴的时候,来“敲上一杠子”。
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充分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建设美好乡村,切不可“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
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利为民所谋”,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建设美好乡村,根本目的是为让农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值得警惕的是,现在少数地方对美好乡村倾注了大量热情,却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看准了农村丰厚的土地利益。如本报曾报道固镇县某村以美好乡村建设之名,将农民集中赶上楼,腾出宅基地,置换成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支援城市建设,而农民的楼房每平方只能获得数十元补偿。
如此,美好乡村不过是一个幌子,也势必会遭致群众的抵制。相反,维护农民利益,就能获得农民最大的支持。临泉县皮连庄村治理沟塘6个,总投资30多万,全部是村民筹资投劳和在外成功人士捐助;淮北市烈山区榴园村在旧村改造过程中,每户农民自愿拿出2万多元……
维护农民利益,就不能让城市与农村争利,让政府与农民争利,特别是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益,坚决防止借美好乡村建设名义强迫征用农民土地,强迫流转农民土地经营权,强迫农民上楼,以及变相搞“小产权房”开发。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依靠的还是农民。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地方已注重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作用,保障了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从农民的长远出发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这是美好乡村的建设目标,三个目标之中,兴业富民则是重中之重。
如果在建设中只注重把楼建漂亮了,把路修通了,没有在人的出路上下功夫,那美好乡村最终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目前,美好乡村还是靠政府投入来支撑建设,然而,当中心村形成以后,各种道路、水管、绿化、环卫等维护经费又从何而来?
我们认为,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只有群众富裕了,美好乡村建设才能水到渠成,实现良性循环,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则是做好农村产业。各地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特色农产品,同时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并积极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近年来,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加快,已占到全省旅游业的半壁江山,“景美人富”的田园乡村正成为都市人的神往之地。各地可加强规划引导,在乡村旅游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带动农民增收。
也只有在“村美人富”的基础上,才能去找寻乡土文化的灵魂。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赌博、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风气有所抬头,如何教育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更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长远使命。
如果说,30年前,安徽省率先开展的大包干,着力于解决农村温饱问题,那么30年后,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着眼于更高的目标,致力于农民幸福指数提升。这是一次城市反哺农村的机会,也是全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结构调整、村规民约健全、乡土文化繁荣的机会。作为“大包干”发源地的安徽人,要始终保持在农村改革创新中的本色,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张玉芳
新闻推荐
“农信社每年贷给我的40万现金,除了给乡亲们一部分田租,还能留一些作流动资金。 ”固镇县城关镇张洪村种植大户王汉在老任桥农场承包了1500亩地与人合种甜瓜,近日,他告诉前来采访的笔者,有了信贷资金...
固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固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