娅王与“哈苗”□班文高 搜集整理

右江日报 2019-03-14 09:07 大字

在西林县有一种天然香料,壮语称为“哈苗”,汉话中称之为香茅。这种香料是生长在亚热带的一种植物,具有类似柠檬的香气,有和胃通气,醒脑等功效。关于西林的“哈苗”,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娅王来到西林定居后,有一天她想翻修房子,消息不胫而走,邻近村寨的村民纷纷赶来帮工,于是,有的爬上屋顶铺草,有的在下面递横条,也有负责修房檐……他们忙得不亦乐乎。这时屋顶上有个勒冒(小伙子)忙里偷闲地哼出山歌:

哥家芦苇做,俺户笆芒围。月影床头坐,嫦娥是婆娘。

歌声余音未停,楼下忽然有一个勒澡(姑娘)亮开画眉般的歌喉对上来:

芦苇房也罢,笆芒围也行。嫦娥不解饿,妹我才解渴。

滑稽的对歌逗得大伙笑弯了腰。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手提一只公鸡,正忙往火房赶的老汉接口唱道:

金钱如牛粪,恩情重如山。小姐肯嫁我,背你来舂碓。

大伙听到背老婆舂碓这句话,忍不住哄堂大笑,一天的劳作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不知不觉日落偏西,乡亲们终于把娅王的房子装扮得整整齐齐,雅致壮观。当大伙准备晚餐的时候,火房的老汉匆匆走来告诉大家说,对着火灶的屋顶上还露天呢!众人一听面面相觑,这时一个外号叫憨仔的小伙子面露愧色,木讷地说:“那个地方是我盖的,当时茅草用完了,本想等下再补盖,后来又忘了”。

娅王见状,哈哈一笑,和颜地说:“不打紧,不打紧,过后再盖嘛!”

众人听娅王这么一说,纷纷洗手准备就餐。这时,忽然从院外飘来外地口音,说是寻医求宿。娅王见有一老汉来到,急忙热情倒茶让座。在唠嗑中,老汉方才知道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便是远近闻名的娅王时,连连作揖施礼。

原来老汉是附近村寨的苗族人,刚过完元宵节,便赴北方探亲。老汉有个女儿嫁到那边,多年不见,老汉思女心切,横下心来,不畏山高路遥,骑着一匹矮马,万里探亲。经过一个多月的餐风露宿,老汉终于见到了女儿。然而回归途中,碰上一场瓢泼大雨,山体滑坡,险些丧命。当他惊魂不定地逃离险境后,已是一身泥泞,一身雨水。每当山风吹来,瑟瑟发抖,正蹒跚行走间,忽然脚下一绊,打个踉跄。他低头一看,是一片碧绿的茅草被山洪冲下来,堆在路中。老汉心中一亮,计上心来,何不把茅草编成蓑衣?主意一定,于是着手把茅草连跟拔起,编成一件蓑衣披在身上,顿觉暖和许多。于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这天傍晚,日头偏西,当他走到皇村村口时,马腿被一条菜花蛇咬了一口,疼得马一惊一乍,一瘸一拐地打抖。老汉心疼地跳下马背,牵着马匹走进寨子求医投宿……

娅王听完苗族老汉的诉说,急忙跑到后院,拔来一丛名叫“扛板归”的草药,让人捣烂敷在马腿上。然后招呼老汉和乡亲共进晚餐。这时候,不知是谁说娅王厨房还差一把茅草,尚露着天呢!苗族老汉顿时想起脱放在马鞍上的蓑衣,便匆匆拿来盖在屋顶上。此时火房灶台正在煮一锅芋头。当伙夫摆桌时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芋头时,大伙争相动筷品尝,个个都说味道出奇的香,娅王吃了也连连点头称赞。这时伙夫站起身说:“乡亲们,是我忘记盖锅盖,捞菜出锅时发现了两叶茅草,可能是苗胞带来那种茅草哩。”娅王闻言,惊喜万分,急忙叫人爬上屋顶,取下蓑衣上的茅草,然后一对比,这才发现与普通的茅草不一样,其叶茎部呈紫绿色,用手搓一搓,一股柠檬香味扑鼻而来。“太好了,这是上等的配菜香料呀!”娅王脱口赞叹。立即叫人把带根的香茅取下,然后拿到菜地淋水栽种。娅王把这种香茅用壮话起名为“哈苗”(哈苗:壮话“哈”是茅草,“苗”指的是苗族,意思是苗族带来的香茅),从此壮族村村寨寨传种下来,直到如今。

新闻推荐

芦笙舞之梦□黄志伟 文/图

他们表演芦笙舞的情景。在西林县那劳镇那劳村么红屯,有一户苗族人家,他们一家三代人无论岁月怎么流逝,生活怎么变迁...

西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