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鼻子吹笛的盲艺人

百色早报 2012-06-29 06:17 大字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田阳县北部山区坤平片百甲村那平屯总会传出优美动听的笛声。吹笛的人是一个双目失明、从来没有读过书的盲人。虽然他的水平远不能与专业笛手相比,但当他吹起那些欢快激昂的曲子时,能让人百听不厌;吹起忧伤的曲子时,可以用杜甫的诗句“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来形容。更为惊奇的是,这位盲人不仅能用嘴巴吹笛,还能用鼻子吹笛,鼻孔对准笛孔就能吹出一曲美妙动听的曲子来,如果不是在现场看,远距离听还以为他是用嘴巴吹呢。

用鼻子吹笛的盲人名叫罗日山,壮族农家子弟,今年38岁,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病魔就无情地把他拉到了黑暗的世界,因此世间万物长成什么样他一无所知,上学读书更是与他无缘。村里人说:“我们明眼人读过那么多书,歌都不会唱几首,笛子没有接触过,罗日山一个没上过学的瞎子,不仅嘴巴会吹口琴,鼻子还能奏笛子,真是个奇人。”

别看罗日山能吹会奏,却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成长历程。小的时候其他同龄伙伴都上学去了,他只能孤零零一个人在家里走动,在屯里瞎游,没有小朋友与他作伴玩耍。早上大人去放牛,离栏的牛奔着争着欢快地叫,闲闷至极的他也跟着牛学嚎叫。哪家一有收音机、录音机声音响,他就摸索着走过去听。哪位大人哼起山歌,他就斜着耳朵静静地听。放学回家的伙伴一边唱着老师当天教的歌曲一边走进屯里,在屯头等候伙伴的他就用心记下伙伴所唱的歌,伙伴唱的次数多了他也会哼一两句。就这样他比正常同龄人更渴望唱歌更喜欢唱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慢慢地从收音机、录音机、伙伴那里学会唱很多歌曲,而上学的同龄人还要学其他学科知识,所以后来唱歌这一项反而落后于他。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好心人知道他这个盲童喜欢唱歌,便送给他一个口琴,他高兴得不得了,天天对着口琴吹,哪怕吹不成曲也东吹西吹。吹了一段时间后口琴坏了,他便找竹子来模仿做口琴,谁知竹子做的口琴也能吹出声音来。竹制口琴吹了几年,一位来支教的老师发现后告诉他,他吹的这个竹制口琴叫笛子。此时的他不仅会用嘴巴吹自制的笛子,还能用鼻子吹出动人的曲子了。

在那收音机、录音机时代,革命歌曲他几乎都会哼几句,《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珊瑚颂》、《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等经典歌曲更是吹、唱得滚瓜烂熟。随后到电视普及年代,他会唱会吹的歌曲更多,《十五的月亮》、《望星空》、《渴望》、《好人一生平安》、《送战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愁啊愁》、《铁窗泪》、《小城故事》、《妈妈的吻》、《中华民谣》、《山清水秀太阳高》、《走西口》、《渔家姑娘在海边》等比较出名的歌曲,他张口能唱,对鼻能吹。现在到了手机听歌时代,他除了用心听歌学歌以外,还学了“上网”、“下载”、“流量”、“性能”、“几兆”等新名词,努力把自己融入到新时代当中。在聊天过程中,他不时冒出这些词,让我们惊讶不已,与他交流不会有“断层”、“代沟”的感觉。

屯里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小朋友不像城里那样有幼儿园上,一般每天都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屋檐下玩耍。有小朋友在旁边玩耍,罗日山便摸索着走到小朋友当中,唱歌吹笛给他们听,一会儿用鼻子吹,一会儿用嘴巴唱,逗得小朋友十分开心,小朋友感到很好玩,都听得入神。后来,小朋友见山伯每天出现在哪里,都争先恐后地跑向山伯,围着山伯叫山伯表演给他们看,而山伯每次都乐此不疲地为他们演唱。罗日山成了他们的音乐启蒙老师,家长们都很感激这位盲艺人。

□黄国顺

新闻推荐

志愿者在田阳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时提醒—— 遇雷时应立即双脚并拢蹲下

志愿者在给群众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王春娟

 

文/图7月11日,2012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百色市、田...

田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