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接过棒子跑好这一程 ——北路壮剧第十一代传人黄景润印象 □黄绍碧 文/图

百色早报 2013-05-03 05:09 大字

黄景润在表演中  

谁能成为第十一代传人?这是关系到北路壮剧传承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戏迷们最关心的问题。去年10月24日,北路壮剧第十代传人闭克坚老人在《右江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谁能成为北路壮剧第11代传人》的文章,黄景润这个名字终于浮出了水面。第十一代传人何许人也?在近日举行的2013年田林壮剧展演舞台的幕后,笔者采访了黄景润。

点“鸳鸯”结不解之缘

黄景润与壮剧结缘得从20世纪70年代末说起,当时还在读初中的黄景润放假回到屯里,乡亲们迫不及待地找到他。他的家乡——田林县六隆镇周马村岭屯,有一支古老的业余壮剧团。剧团每到春节前都要排练节目,邀请了八桂瑶族乡的北路壮剧第九代传人黄芳声老师傅来指导。一出戏的内容很多,须依照剧本排练,可是村民都是文盲。当得知屯里的黄景润在念初中时,黄老叫他过来帮剧团看剧本,简单教他一些基本知识后,黄老又到其他村去指导排练了。

壮剧剧本里的文字虽然都是汉字,但都是用汉字与壮话同音表达壮意的,读起来很拗口,难解其意思。看着厚厚的一本剧本,黄景润读不下去,多次想洗手不干了。但没有剧本,剧团无法排练下去,乡亲们一再要求他帮忙。没办法,他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让大家一起听,悟出表达的意思。通过大家的提示和自己对上下文连贯的理解和判断,黄景润终于掌握了这种汉音壮义的文字规律和要领,能比较顺畅地阅读和理解了。

读会了剧本,黄景润就被戏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对剧本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当时演员们表演,只要学会几个角色的基本动作,大家不用背台词,由黄景润对着剧本提供台词。因此,从排练到演出,黄景润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大声读剧本,虽然累得口干舌燥,喉咙沙哑,但他乐此不疲,从此与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虚心求教刻苦学习

北路壮剧艺术造诣极深,黄景润发现自己所知甚少。从岭屯到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过六隆镇的近路,一条是过八桂瑶族乡的弯路。尽管是弯路,但黄景润却经常走八桂这条道,因为路过黄芳声师傅的平六屯。每次有事去县城,他都要在黄老家停一下,讨教壮剧之道,在路上揣摩悟出了道理又引出新问题来。回来的路上,他又停留一阵,向黄老请教学习表演艺术。农闲时节,他经常到黄老家去学习,有时一待就是10来天或个把月。近几年来,他经常邀请闭克坚、黄芳声两位老师到屯里指导排练节目,在实践中学习表演艺术。

黄景润在两位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花了大量的功夫自己领悟了老师传授的技艺,在此基础上自己学习和不断创新。他首先把导演和编剧学好,因为这是壮剧的关键又是难度大的技术活。每次看电视剧,他都认真思考剧中表演是如何编剧如何导演,成功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然后联系到自己如何编导类似的壮剧。为了收集更多的编剧创作素材,黄景润阅读了大量的报刊杂志,看电影、电视、新闻,看看哪些故事可以改编成为壮剧剧本。他创作的剧本,从现实生活中来,结合当地实际,贴近群众,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年他自编自导的剧目《悔去缘来一家亲》,反映了几个人婚姻变故的故事,获得今年壮剧展演决赛二等奖。

壮剧艺术内容丰富,为使自己成为全能的壮剧人,黄景润学习了音乐,掌握了正调、慢板、大鼓板等各种曲调的音乐和运用。他还学习了乐器,会拉二胡和打鼓等。在表演艺术方面,他学会了扮演生、旦、净等角色。

壮剧后继有人了

闭克坚老人告诉笔者,他一生辛勤耕耘北路壮剧,在滇黔桂三省(区)共教出40余个业余壮剧团(班),学徒近两千人。这几年,他一直忙着的大事是,选择和培养北路壮剧第十一代传人。

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北路壮剧传承人需具备苛刻的条件:一是人品好,能克服困难,坚贞不渝传承壮剧。二是要有壮剧师传艺术,掌握壮剧的各种音乐曲调,生、旦、净、武、丑等各个行当样样精通。三是要有创新剧本的能力,可以自己创作编写剧本,不断创作出新的剧目。除此之外,还要少饮酒,得到社会公认。

闭老多次到云南富宁、贵州册亨等有壮剧的村屯,右江区、凌云、西林、乐业等县(区)进行调查和海选,又在该县各村屯进行精心选择,最后发现黄景润具备以上条件。2005年,闭老和黄芳声开始暗中考查,并不断加强传授技术。通过严格的考核,他们于2010年开始正式按照程序收黄景润为入门弟子,重点培养为接班人。2012年,他们正式公开黄景润为北路壮剧第十一代传人。

不遗余力跑好这一程

黄景润今年52岁,身体壮健,性格开朗,当了15年的村支书。“接过棒子,你有何打算?”笔者问。黄景润说:“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将尽自己毕生精力,跑好这一程!”他说,眼下要做的事:一是趁着现在师傅还健康,他尽力多学习。为此,每次闭老外出指导排练节目,都会带他一起去。二是要把屯里的剧团办好,现在的岭屯剧团,是他在2005年亲自组织起来的,屯里对剧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剧团有30多名演职员,其中有5对夫妻,他们同台表演,台上台下都是夫妻。黄景润的妻子虽然不是演员,但她当起了服装道具的管理员,洗刷、修补、保存,都由她做,每次演出她还要帮大伙化妆。他的两个儿媳妇是剧团里的主要演员,儿子在家打理农活,让家人安心投入表演。剧团里的演员有不少人年龄才20多岁,年龄在30~40岁的人占大部分。

剧团训练要求严格,每个唱腔,每个动作都要求到位。因此,剧团表演水平高,得到群众的公认。弄瓦、赖屯、大揽等附近的村屯经常邀请他们去演出,有些屯本身已有剧团,也邀请他们去同台演出,进行交流和学习。

“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到那时候,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北路壮剧的传承和发展事业上!”黄景润高兴地告诉笔者,这些年来,他带领群众致富后,全力发展村里的文化事业。全屯30多户人家,150多人,几乎没有人外出打工,大家白天辛勤劳动,晚上快乐排练壮剧,屯里几乎晚晚唱壮剧,节节演大戏,群众的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大家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发展北路壮剧,也是当村支书的重点任务之一。”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岭屯人的富裕和谐生活,正是北路壮剧带来的结果。

新闻推荐

男子扮“黑面大侠”阻碍道路施工

“黑面大侠”被民警控制  日前,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一男子为阻碍道路施工,竟然用火炭灰涂黑脸部扮“黑面大侠”持柴刀威胁道路施工人员。结果这名“黑面大侠”被迅速赶来的民警“...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