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元: 为壮剧而来为壮剧而活 □黄绍碧/文 黄卫平/图
黄志元在表演壮剧 黄志元在创作剧本 黄志元到业余剧团进行辅导 黄志元创作的部分壮剧剧目 黄志元在演奏马骨胡
近几年来,田林县成功举办了多届广西北路壮剧艺术节,使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北路壮剧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路壮剧的繁荣,除了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外,人们想到的是第十代传人闭克坚老人,其实还有一位民间艺术家对北路壮剧发展功不可没,他就是田林县文体局文化艺术创作室主任黄志元。
3 深入村屯传壮剧
黄志元在八桂瑶族乡文化站工作12年,先后新成立了八良、八高等16个业余壮剧团,恢复重建了洞弄、八修等14个业余剧团。每个剧团的组建,都需要他到场传授技术,指导排练。同时,乐里、百乐、潞城等乡镇农村26个业余剧团,也邀请他作辅导员,他都要到现场指导。为此,他平均一年下村屯250天,辅导排练200场次以上。他下到村屯指导壮剧排练,通常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在村里,他与村民一起做农活、吃住在农户家里,把自己当做一名农民。他帮东家上山扛木板、耕田种地、喂鸡鸭、弄饭菜等,俨然是一家人。他和演员们一起缝制戏服、制作道具,还手把手教演员表演动作。农村演员缺乏基本功,辅导排练很费力。每一个角色的台步都要一步一步的教,每个动作要示范几次甚至几十次;一些比较难的唱腔,要教唱几十遍。
2 孜孜以求学壮剧
1974年8月,黄志元从田林县高中毕业,被安排在家乡附近的渭翁小学当民办教师。黄志元用课余时间来回忆所演过、看过或听说过的剧目,把每一个动作、唱腔、情节等细细琢磨着,等梳理出一个头绪之后,他就用笔写下来。村里不少人不识字,他们演戏只是口头传授,黄志元把这些流传口头的剧目记录成了剧本。记录写多了,黄志元对壮剧编剧悟出一些门道,开始尝试自己编剧写剧本。那几年,他编写口头剧本15 部,创作剧本8部。
在教学之余,黄志元在学校里常常组织学生排练壮剧片段,参加全乡每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他们的节目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壮剧最主要的乐器是二胡,当地市场没有卖,他就自己制作。村里杀牛过年的时候,他去跟队长要求要牛肚里的隔膜,那种东西在处理下水时都要丢掉的,但他如获至宝。拿回来后,连村长叫去吃饭都谢绝了,忙着把隔膜套在事先准备好的竹筒上。然后从活马身上“偷”了一捋马尾毛,再从山上要来一点松香油,制作成一把二胡,为他的学生小剧团伴奏。
1980年,黄志元通过招考,进入八桂瑶族乡文化站工作。从业余壮剧爱好者,变为从事文艺工作的专业人员,黄志元感到所学非常有限。他每天步行20多公里到平六村,拜北路壮剧第九代艺师黄芳声为师。由于师傅白天要到田里劳动,晚上又到村剧团指导排练壮剧,黄志元经常是半夜才回到乡里。后来,他干脆搬到师傅的家里吃住,白天和师傅一起到田里干活,在劳动中谈论壮剧。师傅教了一些壮剧理论,他能随机提问请教,把不懂的问题一一咨询。晚上,他参加剧团排练节目,向师傅学习表演动作。回到家以后,他还为师傅端水洗脚洗脸等,为此师傅每天坚持多抽一点时间单独辅导他,使他学会了生、旦、武、丑等各个行当的唱腔、动作、步法、扇子等技巧。他每次一住就是半个月或一个月,一年要去拜师2~3次,连续跟随师傅学习了三年。
在乐器方面,黄志元又请教了县壮剧团农作恒、民间艺人黄飞等人,能熟练掌握二胡和马骨胡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后来,他又被文化局多次派到南宁、百色、靖西等地举办的各类戏剧导演班学习。
1 五岁登台演壮剧
黄志元出生在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六丹村八良屯,这是一个壮剧盛行的小山村。他的父亲是村里剧团的骨干,母亲是戏迷,每当父亲排练或演出节目,母亲总是带他到场观看。从小受到壮剧艺术的熏陶,黄志元5岁就会唱壮剧曲调和表演的基本动作。黄志元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台演出的情景:有一次,剧团在演出《观音堂会母》这出戏,戏里讲述了一个大老婆趁老爷外出之机,狠毒地虐待小老婆的故事,把身怀六甲的小老婆赶出家门,到一个观音庙堂里做侍女。小老婆在荒山里生下儿子,不得不丢弃树下,被山里一家人捡养。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孩子刻苦学习的情节,以前用大人来扮演小孩角色,尴尬的“大个子小孩”形象,不但没有体现出主题,反而招来观众的嘲笑。那天,父亲看到在场外看戏的儿子,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儿子拉到幕后,简单教一些动作和台词之后,就把他推到台前演出。黄志元出色的表演,让观众震惊了,而且被生动的剧情打动得泪流满面。上小学时,黄志元已经是剧团里的正式小演员了,没有孩子角色的时候,他还扮演小生角色,在台上唱得有板有眼。
4 倾心尽力为壮剧
黄志元从记事起就与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把一生全部精力投入到北路壮剧艺术传承与发展事业中。以爱好为事业是人生的快事,但在回顾50多年来追求壮剧艺术的历程,黄志元有些许的愧疚感,他说他欠家里人太多。
还在八桂瑶族乡文化站的时候,三个孩子从村里来跟他在乡里读书。他一下村就是一个月,把孩子留在乡里独立生活。当时最大的孩子才12岁,却担起照顾两个弟妹生活的重任,煮饭菜、洗衣服、扫地,还带弟妹们一起上学。
1992年黄志元调到县壮剧团工作,既当专业演员又当辅导员,下乡演出还有到村屯辅导的机会更多了。1993年3月,他到六隆镇供央村辅导排练节目,年仅10岁的小儿子病倒在床上,幸亏好心的邻居帮带到医院打针。几天后黄志元回到家才知道,孩子发高烧达40摄氏度,如果没有及时送医院后果不堪设想。
黄志元一家六口人,他的工资本来不多,几乎全部花在下村屯指导节目排练的路费、伙食费、帮各村剧团购买道具等,平时他和孩子们的米、菜,都是妻子每个星期天送过来的。家里所有的农活全部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照顾年老的父亲,也是妻子一个人承担。妻子曾经责怪过他,但一件事情让妻子改变了态度。1990年10月,黄志元患重感冒,到医院打针几天还没有好转,本来应该休息养病的。当时,八桂瑶族乡要举行全乡业余剧团壮剧文艺汇演,他已经到过10多个剧团指导排练,还有7个剧团没有去辅导。因为身体不好,他就带着药品骑自行车到八高村去,他坚持到场指导演员排练,做示范动作,直到晕倒在地上。村民用土办法给他刮痧,他醒过来感到好一点了,又叫大家继续排练。“为了壮剧,他连身体都不顾,我要做的只是想如何去帮助他。”从此,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协助他帮助村里剧团裁剪缝制戏服、制作鞋帽道具等。
5 推陈出新传承壮剧
壮剧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要改革。黄志元首先是从剧本入手,规范剧团表演行为。以前民间剧团多是由导演指挥,可以在演出时临时改变动作和情节。那时因为没有剧本,演员事先没有准备角色和台词,表演相当随意。为此,黄志元整理、编辑、创作了大量的剧本,用于指导、规范表演行为。他先后自编传统剧目《七姐妹》等20多个,移植改编《五子图》等25个剧目,创作《祭瑶娘》等30多个剧目。充足的剧本库,使近年来壮剧艺术节展演节目新颖、艺术性高。每个业余剧团要排练节目,都过来要他的剧本。有时,他还应邀为一些剧团专门创作新剧本。
黄志元指导剧团排练时,在表演艺术上作了重大改革,唱腔方面,从单一发展到多元化,引进了不少调子,使壮剧音乐更丰富。在情景场面,黄志元引进现代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使壮剧出现多彩的表演形式。
经过多年努力,黄志元创作有了丰硕的成果,有不少作品获国家、区、市级文艺创作奖。其中,《追鞋》获广西第五届戏剧总展演三等奖;《九品官办宴》获中国首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黄志元也获得不少衔头: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戏剧家协会会员、百色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
今年已经55岁的黄志元,身体上有些不适,但每年壮剧艺术节前,他都要到各村屯指导业余剧团排练节目。平时,他主要是进行剧本创作。仅去年,他就创作了10多部剧本。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不少已经写好的作品,都是用手写的。每本簿工工整整装订成册,一本有30~40页,大约70000多字。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人生为一大事来”,黄志元这一生的大事是传承北路壮剧,他为壮剧而来,为壮剧而活。
本版投稿邮箱:bszb@vip.163.com或bszbwh@163.com
新闻推荐
很多人都知道,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土归流,设立西林县,置县治于者角里。却不知是何缘由,后来却更名为定安,这里面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游勇会党在左右江结盟...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