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砖瓦泥 □马元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田林县利周河沿途每个村庄都有一个砖瓦窑。土法烧砖瓦是当时村集体最大宗的找钱方法,生产队每年烧一两窑砖瓦,卖给县城里的公家单位换取现钱,年终按社员所挣工分多少分配给各户。土窑烧的砖瓦均为工匠手工打制,砖瓦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和砖瓦泥。
和砖瓦泥类似于人们做包子之前的和面。制作砖瓦用泥大多取自距烧窑不远的水田,也有在山脚或坡地取土的,但水田以外的泥土夹杂有石头,得费功夫细选剔除,因为若泥土里掺有石头,烧制出来的砖瓦就会开裂或出现洞眼。水田经过长年耕种,泥巴绵软细腻,粘韧性好,打制出来的砖瓦厚实,密度高,表面平整光滑,所以取土首选还是水田。和砖瓦泥的池子一般选在地势稍平的田边。挖一个直径约三四米的大圆坑,深度略高于人膝盖,再在旁边的水田挖来泥巴,捣碎,填在大坑里。有经验的砖瓦匠会把泥巴堆得比坑沿高出一两尺,并拢成蒙古包的弧状,因为填了泥后要引水进入浸泡,这就是沤泥,也如同做包子前的发面,目的是让泥巴溶化,相互粘连。经过水的浸泡,泥巴逐渐溶化,高出坑沿部分就自然会矮下来,恰好是满满的一坑泥巴。沤泥期间砖瓦匠每天要赤脚在泥巴上面踩踏,看哪块泥巴没浸到水,就将露出水面的泥块踩下。连续注水两三天后停止,再沤上五六天就可以开始和泥了。几天后,砖瓦匠牵来一头健壮的牛,在泥池边先用旧衣服把牛的眼睛蒙上,然后才进入池子里。砖瓦匠一手把持牛绳,一手举着鞭子,一声吆喝,牵牛绕着池子走动。沤了几天,泥巴都湿烂了,人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的,牛的身体重,步子更显得吃力,蹄子一提一迈,泥巴是被踩下了,但腿脚也深深陷进烂泥里,每次拔出都要费好大的力气。这时候就明白蒙牛眼睛的用意了,在一个并不宽阔的池子里兜圈子,行走单调,脚步吃力,时间一长,牛难免会头晕目眩,产生厌倦,给它蒙上眼睛,制造直线行走的假象,牛才可能任主人的使唤埋头前进,专心干活。人牵着牛由外到内,一圈圈地走,一步步地踩,每一处都不能落下。大概半天工夫,经过牛的反复踩踏,一池子泥巴被踩细踩匀,稀烂柔韧了,这次踩踏才算完成。接下来砖瓦匠要用铁铲或特制的切泥弓刀,从池子中间开始将泥巴一块块地切割开来,又重新砸回原处,由里到外码砌成堆,形成先前的蒙古包弧状,再注入适量水,沤上五六天后又牵牛来再次进行踩踏。第一次踩踏泥巴被踩细踩匀,成了稀粥一样,又沤上几天并适量控制水份,粘性更大了,所以第二次踩踏比前一次还要吃力。经过两次踩踏,池子里的泥巴已经烂透,但工作还没完成,砖瓦匠还得如先前那样拿铁铲和弓刀再次把泥巴一块块割开,码砌成堆。这次码堆较前一次有所不同,切开的湿泥不能随意砸回原处,而要一块块高举过头顶,用力一抡,砸在泥堆上。这么做的目的是要让泥巴搅拌更加均匀,更加粘连。一个砖瓦匠把一池子泥巴分块切割,抡砸码砌成堆,得花几天工夫。码砌成堆后在上面盖上塑料薄膜,保住水份,这样和泥工作才算完成。和砖瓦泥是一份重活累活,也是一份脏活,一池子泥巴从开始挖坑填泥到最后码放成堆盖上薄膜,砖瓦匠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头脸上衣服上溅满泥渍,所以和砖瓦泥的工匠每天比别人获得多记一分工分的待遇。
土法烧砖瓦,效率低,耗能巨大。两三个工匠打一窑砖瓦要花几个月时间。一窑砖瓦要挖光几块水田的泥巴,烧掉大量的柴火,而烧砖瓦所用的柴火大多为好木材,因为好木材烧起来热度高,烧出来的砖瓦才坚硬。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县城兴建了大型砖瓦厂,引进了新技术,取土选泥都不再讲究,烧窑也不用柴火了,工艺落后的土法烧砖瓦失去了市场,利周各村屯的砖瓦窑相继熄火关停,和砖瓦泥这门活计也停留在了那个年代。
新闻推荐
小轿车因车祸严重损坏。
1月20日19时58分许,田林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值班民警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在G324国道线平雄气象站路段(后经查为国道324线1993公里处)有一辆小车与...
田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