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一个角 激活一盘棋 ——田东县朔良镇党建助力脱贫攻坚记 □韦文孟 覃 慧
10月,农业丰收的季节。
田东县朔良镇脱贫攻坚也迎来了收获: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预计达99.3%,预计11月底超额完成任务;达标贫困户的实用技能培训办举办了一期又一期,脱贫致富本领得以巩固提升......
今年,朔良镇有6个贫困村947户3829人脱贫销号,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31%以内。虽然脱贫攻坚“任重”,然而没有“道远”——提前2个月捷报频传。为何?
“千难万难,抓好党建就不难。”朔良镇党委书记农利芳深有感触地说,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一条线,该镇开展以“决胜脱贫
党建先行”为主题,以“决战营+互助组+急先锋”为载体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活动,实现了抓党建促脱贫、搞脱贫强党建的“双赢”目标。
创立决战营,堡垒作用“动”起来
县、乡镇、村均设立有脱贫攻坚组织机构,可是自然屯一片空白。一些贫困群众认为,自然屯成了被脱贫攻坚遗忘的角落,没有主心骨。
脱贫攻坚战中,自然屯是主战场,处在前沿阵线。没有堡垒,怎么打仗?针对这个问题,朔良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在自然屯创立决战营,脱贫攻坚组织实现了无缝覆盖。
决战营成员由村干、先进党员、经济能人、德高望重的乡贤组成,主要职责盯着脱贫攻坚转,围着脱贫攻坚干,管方向,谋全局,抓大事,做服务,带领贫困户增收。
“只有种养,才能尽快脱贫致富,要种养什么?”今年上半年,那加村那内屯决战营召集本屯所有贫困户商讨产业发展。有的说要养猪,有的说要种速生桉,有的说要养鸡等等。
“有规模,才有大的市场效应,才有高的经济效益,大家最好都搞同一类种养。”决战营循循善诱。议来议去,大家形成共识:养牛。可是又碰到了“拦路虎”——没资金,没技术。决战营当场拍板:“我们借钱给你们,以后你们用以奖代补资金还给我们”、“我们请专家到屯里来举办养牛技术培训班。”这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后来,每户贫困户都养了牛。然而麻烦事还没结束。申请以奖代补资金时,大家文化水平低,不知道如何办理手续,也不懂写申请材料。决战营包揽下来,全部代办。“有这样的组织带领我们,我们脱贫有希望啦。”贫困户覃忠想说。
“都这年代了,还戴穷帽,不光荣,该跟贫困说拜拜啦。”成员张影说,成为决战营成员,这是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做不好工作,无脸见父老乡亲。
为了调动决战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朔良镇党委、政府出台了激励机制,比如对工作得力的决战营成员,可以优先推荐为村干、镇里的人大代表、党代表;有外出培训学习机会的,也优先安排等等。
成立互助组,带动作用“热”起来
“有人带一带,摘帽摘得快。”“能人帮一帮,脱贫奔小康。”走进贫困村,与贫困户谈脱贫攻坚,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
“能人,能人,有能耐、能量的人,带动能力不可估量。”朔良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班正光说,为让这股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来,该镇积极引导自然屯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与若干户贫困户组成“互助组”,支持和帮助贫困户补齐脱贫短板,与贫困户抱团创业、就业。
一间木瓦房,一个家,一个人,这是杏花村六坤屯残疾人贫困户李忠汉的概况。他今年46岁,原以为这辈子只能住在这屋子了。然而,他的命运后来竟然出现了转机。
8月的一天,李忠汉正盯着屋顶的破洞发呆,屯里的种蔗大户李正发找上门来。李正发表示,要组织乡亲帮他盖房子,大家义务投工投劳,不收工钱;建材由自己垫钱,待他得到危房改造补助再还钱即可。这是天大的喜事!他以为自己在做梦,用力掐了自己的大腿几次,觉得疼痛,才相信是真的。
9月,房子动工建设。看着它像个孩子一样天天长大,李忠汉每天很欣喜。如今,水泥钢混结构的平房即将竣工。
“我不帮他帮谁?看到他高兴,我们也高兴!”李正发的这句话,也道出了义合村那律屯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黄英勤的心声。
黄英勤投资60多万元,建设一个肉兔养殖场,现存栏600只种兔,预计年出栏7批,每批出栏肉兔5000只,预计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他与屯里的4户贫困户组成互助组,帮扶每户养几十只肉兔,并安排他们到养殖场务工。黄英勤说:“既有养殖收入,又有工资收入,他们脱贫是木板上打钉钉的事。其实,帮助他们,也在帮助我自己。”
“邻里守望,哪个能人不爱自己的家乡?哪个能人对乡亲没有深厚感情?”班正光说,能人思想觉悟一般都较高,只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他们好好沟通交流,他们会实打实、硬碰硬地帮扶乡亲一把。
设立急先锋,模范作用“亮”起来
按照规定,每个贫困村都有市、县、乡(镇)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市、县、乡(镇)帮扶干部。实践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发现,由于点多面广,由于事情千条万绪,由于不能朝夕相处,工作队和帮扶干部难以及时解决贫困屯、贫困户的困难和问题。
为补齐这个短板,朔良镇党委给自然屯的党员压了三副担子:积极为本屯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并做好服务;主动为身边的贫困户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朔良村解放屯党员韦志凯人脉资源比较丰富。隔三差五,他就打电话给认识的各路老板,看看有没有用工的。如果有,他恳求老板把机会留给屯里的贫困户,并希望给合理的工钱。此外,他经常跑到街上,收集务工信息。今年以来,他已经帮了20户贫困户就业,其中大部分在街上的酒厂、米粉厂等打工,每天工资70元至120元。为此,有几个贫困户想请他吃饭,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那娄村平力屯党员黄建华也是贫困户的“贴心人”、“热心人”。他经常用自家皮卡车,免费帮贫困户拉砖头起房子,免费为贫困户运输农产品、生产资料等。大家戏称“这是屯里的公共货车”。一个深夜,屯里的贫困户韦秀明小孩发高烧、呕吐。韦秀明向黄建华求助。他火速将她们送到镇卫生院就医,并垫交住院费。医生说:“亏得及时送来,不然麻烦就大了。”
那娄村新兴屯党员张永校,虽然是贫困户,但人穷志不短。他将全部田地都用来种植柑橘,在屯里带头养牛,动员儿子儿媳外出务工,近年上半年就摘掉了穷帽。与此同时,他还带动屯里的5户贫困户发展养牛,帮忙搭建牛棚、引进优良牛种、传授养牛技术等等。在他的带领下,该屯贫困户即将全部脱贫。
由于党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截至10月,朔良镇自然屯党员帮助解决贫困户矛盾纠纷81件,为贫困户办实事好事465件,进一步提升了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漂亮楼盘到处“冒”出来,街道整洁干净、绿化美化工作到位,交通有序顺畅……时下,走进田东县城,发现城市面貌更美更靓了。近年来,该县坚持“中心提升、体系优化、山水共融、生态宜居、古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