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妈胜:艰难岁月磨出妇女骨干 □农业河

百色早报 2013-03-04 04:30 大字

 

百岁老人黄妈胜,壮族,1910年8月7日生于田东县江城镇果柳村龙山屯,现居住在江城镇云林村六白屯36号。新中国成立前的那段时期,兵荒马乱,缺衣少食,生活很不稳定,老人虽一生没有读过书,但靠自己的拼搏,走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岁月。

A

 

饥荒岁月腹难饱

黄妈胜老人小时候家庭人口多,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全家生活极其艰苦。饥荒年月,她经常以草根树皮填肚子,要是能吃到野果已是最快乐的事了,常常饱一餐饿一餐,黄妈胜老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岁月中逐步成长的。她19岁时由父母包办婚姻,从娘家果柳村龙山屯嫁到现居住地云林村六白屯,其夫从小是个孤儿,比她大5岁。夫妻一生从事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前,家庭条件差,一家人仅有薄田薄地约3亩,生活穷困,居住在茅草房里。

B

 

内外兼顾树榜样

新中国成立后,黄妈胜曾是队里的妇女骨干,群众代表。那时,她带领全屯群众出工搞农业生产,往往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喊人们起来,安排并催促人们按时去劳动。都说妇女能撑半边天,作为妇女骨干,她不但参加生产劳动,还参加各种会议,参与生产队的各种决策、培训,代表妇女发言,为妇女撑腰,给人印象深刻。在家里,她能当贤内助,当好母亲,里外树形象,上下获好评。约70

 

岁后,基本不做重的农活了,现在家颐养天年。

C

 

改革开放百事兴

黄妈胜的丈夫63岁逝世,夫妻生育一对儿女,现在和儿子黄显威一起居住。儿子黄显威,现年71岁,长孙黄忠新,现年50岁,早已当爷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黄妈胜一家焕发活力,粮食不断增产丰收,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而黄妈胜的孙子重孙们纷纷外出务工,收入不断增长,居住的房屋已经从瓦房变成了楼房。家里除了种植粮食外,还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经济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这给老年的黄妈胜带来了较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想吃什么有了,想穿什么有了,娱乐也不缺,儿孙绕膝,让她心情舒畅。

D

 

百岁老人爱卫生

黄妈胜老人现在视力较差,三四米之外的东西看不清;牙齿几乎落光,仅剩左右各一颗大牙,头发全白,但面色较红润;听力正常,思维清晰,头脑反应灵活,语言比较流畅,回答问题准确。现在手脚还比较灵活,还到户外周围走走,有时甚至捡些柴火回家。老人一生生活比较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晚上八九点钟入睡,早上六七点钟起床。一日三餐,平时只喝粥,很少吃干饭,最喜欢吃本地玉米粥,每餐两小碗。菜类主要吃豆角和各类蔬菜,少吃油腻肉类,即使吃的也挑选瘦肉来吃,不吃鸡鸭等内脏。老人讲究个人卫生,入睡前、起床后保持洗漱干净,常更换衣服,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这些生活当中细微的生活习惯,促使了老人的健康长寿。

【点评】

黄妈胜老人的长寿基础不错:一是生活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二是生活在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里;三是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拥有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新闻推荐

一男子拒认亲生女 亲子鉴定真相大白

本报田东讯

 

 

 

明明已婚却隐瞒婚姻事实,欺骗其他女性并与之发生性关系,生下一非婚生女儿后又拒认亲生女,亲子鉴定后无法再赖,法院耐心调解化纠纷。3月20日,田东县人...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