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苗寨换新颜
本报记者 陈 强 本报通讯员 凌箐璐
一幢幢漂亮的小楼点缀于山间,一条平整的水泥路蜿蜒村中,几位苗族女子正忙着晾晒黑木耳。这是6月20日记者在那坡县百南乡桂林新村看到的乡村画卷。
“别看这木耳不起眼,有的村民靠它每年收入好几万元呢!”桂林新村村委会主任农学明告诉记者,这些黑木耳干全部来自该乡的食用菌大棚,是该村脱贫致富的利器。
桂林新村位于中越边境,与越南保乐县仅有一山之隔,村民全部都是苗族。2001年,由桂林市政府援资将散居在上保、中保、弄兴等屯的苗族同胞异地集体搬迁至沿边公路的河谷旁居住,桂林新村由此得名。
起初,村民们由于生产生活习惯改变而又找不到合适产业,实施搬迁后难以适应新生活,只能依靠相关补助度日。于是,新村成为新的贫困村。为了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县于2013年11月启动桑枝食用菌扶持项目,同时把该村作为“边关巾帼倍增计划”试点。
在政府扶持下,该村建起了食用菌生产大棚,由专业生产基地免费给村民提供食用菌棒。同时,组建工作队伍“一对一、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生产黑木耳、平菇。村民按每8户组成一个小组进行管理。此外,当地政府还提供服务帮助群众打开销路。该项目使该村实现人均增收4735元。
试水食用菌种植成功,改变了村民“等、靠、要”的思想。除了桑枝食用菌产业,一些群众还在山上发展养牛和经济林木种植业。渐渐地,该村的新房子多了起来,房子里的家用电器越来越齐全,摩托车几乎成了每家每户的必备的交通工具,有的家庭甚至开起了小轿车。
除了产业发展,那坡县还对该村实施教育帮扶。在该村建起小学后,实施“四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包衣服棉被等生活用品)政策。这样一来,村里的女童也有了上学的机会。据了解,该村苗胞子女入学率已连续多年达到100%。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罗侠)3月25日晚,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分析当前旱灾形势,对全区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以更加强烈的责...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