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谣起八桂 壮美绽京城
□本报记者 李湘萍
3月21日晚,一台着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承、与广西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场晚会《八桂风谣》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亮相。
《八桂风谣》作为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项目调演”活动的专场晚会,颇受京城观众的关注。在天桥剧场的前厅,直径达1米的大绣球,鼓点阵阵的瑶族猴鼓舞,让早早就来排队候场的观众精神一振。一位满头白发60多岁的东北老人,两手跟着猴鼓舞的鼓点做敲鼓动作,他对记者说,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感兴趣,非常向往美丽神奇的广西,可一直没有机会到广西看看。知道这次全国“非遗”调演有广西专场,家住五环的他特地赶来一睹为快。
壮乡原生态异彩纷呈
1
火红的木棉花,栩栩如生的花山崖壁画,五彩斑斓的壮锦……将天桥剧场的舞台装饰得极具广西韵味。
晚会演绎的是从遥远年代流传下来的先民的生活方式,蕴含在其中的形成民族性格、凝聚民族团结的美好感情,拥有着无穷的魅力。再配以编导独具匠心的编排,以“人”为核心构建一个“出世——成长——情爱——劳作——归天”的生命篇章,将传统音乐、舞蹈融汇、串联,形成优美动人的艺术氛围,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八桂风谣春常在,歌飞千年情满怀”,悠远绵长的壮家歌声拉开了晚会的大幕。来自壮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用本真、自然、自信的精彩表演,为首都观众奉献了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
独弦琴演奏让在场观众大开眼界,一根弦就能演奏出复杂多变的旋律,婉转动听,意境悠远。清丽明快、词句优美的“瑶族蝴蝶歌”采用一主一从、一唱一和的同声二重唱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瑶族“以歌为媒”的习俗,听得观众如痴如醉。瑶族猴鼓舞诙谐有趣的表演让观众眼前一亮,表演者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动作舒展大方,鼓声震撼激荡。晚会采用情景再现的艺术手法,让观众如临其境。其间有一幕是侗家小伙情急之下,破窗跳进姑娘屋,形象生动,惹得满场观众开怀大笑。此外,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嘹歌、侗族大歌等传统音乐项目,壮族蚂拐舞、瑶族长鼓舞等传统舞蹈项目,以及毛南族肥套、苗族系列坡会等传统习俗的经典舞段,都让观众领略到了原汁原味的广西少数民族风情。
整台晚会精选16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呈现了壮、瑶、苗、侗、京、毛南、仫佬等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厚重。
幕后的故事同样精彩
2
记者在台下见缝插针地采访了晚会的总导演龙杰锋。龙杰锋感慨道:“晚会取名‘风谣\’寓意将歌谣、舞蹈等民风习俗拾掇成篇,以优美的形式呈现其中的历史文化。但构建这台晚会比我以往导演的任何一台晚会都要艰难得多,时间紧迫、经费有限、人员调配难是其次,最难的是要将其学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作为“非遗”调演,晚会首先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着重体现文化遗产的“原生形态”,力求“古风原韵”,但同时也要兼顾晚会的观赏性,观众对传统艺术表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龙杰锋和主创团队几经探讨,启用了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表演核心,引进专业演员进行辅助表演,再通过舞美、灯光等艺术化舞台语言营造文化背景和空间的方案。观众热烈的掌声,谢幕时久久不愿离场,是对晚会这一大胆尝试的最佳肯定。
那坡壮族民歌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来自那坡县的罗景超于2008年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此次演出他与女儿同台,共同演绎古朴而多姿多彩的那坡壮族民歌。罗景超有“那坡刘德华”之称,邻里乡亲都爱听他唱歌。他在家乡办起了山歌培训班,还收集、整理山歌资料,以便后代更好地传承山歌。
宛若出水芙蓉般的蝴蝶歌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但要采访唱蝴蝶歌的姑娘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最后一场演出前,记者混入后台化妆间才“逮”着了“蝴蝶姑娘”。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蝴蝶歌演唱方式,来自贺州的四个小姑娘先是在指导老师口口相传、一字一音的教导下,用了一年时间学习富川当地的方言。小组成员潘洁告诉记者,蝴蝶歌的内容以情歌为主,因为在歌的衬字词中,常出现“蝴的蝶”、“蝶的蝶”、“黄的蜂”之类的衬词,所以得名“蝴蝶歌”。在富川瑶族地区,每年二月八会期和三月三歌节,未婚男女青年都会精心打扮,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坐歌堂”,唱起蝴蝶歌谈情说爱定婚姻。刘艳则跟记者聊起了她们学蝴蝶歌的经历,起初她们都把唱蝴蝶歌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真正让她们动心思去学,是在多次的田间地头采风后。老百姓们用心去唱,唱得那样婉转动情,欢快活泼,听得她们如梦如幻。被深深吸引了的她们开始用心去接触、了解、学习演唱蝴蝶歌。有一天,她们两个一组搭档,边唱边把头相互靠近时,竟能听到那歌声像蝴蝶舞动翅膀时发出的美妙之声,灵动而秀美,把她们高兴坏了,也真正爱上了蝴蝶歌。她们深有体会的是,很多文化遗产散落在田间地头,需要深入挖掘,需要更多、更好地传承、保护、利用。
彩排的间隙,来自东兰的猴鼓舞表演者蒙胜文跟记者聊了起来。猴鼓舞在广西瑶族布努瑶地区盛为流传,是瑶族群众祭祀祖先的一种民间舞蹈。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这天的祝著节也就是达努节上,猴鼓舞是必演的舞蹈之一。他从小耳濡目染,12岁开始跟爷爷、奶奶正式练习猴鼓舞。别看猴鼓舞就扣胸、屈膝、蹲颤、实踏、来回跳动击鼓等几个动作,要想踩准鼓点将这些动作运用自如非得好好下一番工夫苦练,其中一个用嘴咬铜鼓的动作就让他整整学了两年,要知道一个铜鼓起码有40斤重啊。而他为了能惟肖惟妙地模仿猴子的各种姿态、神情,还跑到山上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仔细观察猴子,那些日子连做梦都是猴子在手舞足蹈。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申请专项资金,办猴鼓舞培训班,将这门古老的艺术长久地传承下去。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梁庭望在观看晚会后说:“《八桂风谣》以多民族原生态艺术元素较好地体现出融合了广西各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共有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性的风格,给人明丽多姿和美丽质朴的艺术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心血的结晶,处于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结构之中,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应倍加珍惜。不少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在等待挖掘。在现代的条件下,传承的手段多元化,可以充分利用。有的可在保护的前提下走产业化道路,使之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班华勤表示,调演后《八桂风谣》将做进一步修改调整,以更便于舞台呈现,利于剧场演出,为广大民众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鉴赏、交流、吸纳的平台,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使社会各界更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曾铁强本报通讯员张苏勋游辉“感谢叔叔,我们明天还要继续过来看书!”8月24日下午,那坡县平孟镇念井村留守儿童谭春蜜和小伙伴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念井边防派出所图书室。地处中越...
那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那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