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激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活力
本报百色讯
近年来,百色市坚持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按照“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总体要求,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在“引、招、留、培、活”上下功夫,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市卫生人员23106人,比2010年增加了32.1%,其中卫技人员占77.75%。
优化环境,引才惜才。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出台引进人才工作暂行规定,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凡签订劳动合同服务工作在5年以上的,可享受安家补助、生活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2万元;副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或博士研究生10万元;国家“985”工程高校硕士研究生5万元,其他高校硕士研究生3万元。同时,新调入(受聘)的高层次人才,5年内可享受除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外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给予1500元、1000元、500元补贴。如田东县实行医护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制度,大幅度提高卫技人才薪酬。解决基层卫生人员住房、编制问题。全市12个县(市、区)累计投资5202万元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782套,解决86个乡镇卫生院职工住房问题,新增1919个事业编制。同时,落实定向医学生入编20名和规范化培训。通过自主招聘、招聘会、“三支一扶”招募等方式引进人才,“十二五”期间,全市新招聘卫生技术人员700名,编外招聘8098名,“三支一扶”招募9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20人。招聘引进人才涵盖临床、公共卫生、妇幼、护理、药学、口腔、医技等多个专业学科。
结对帮扶,共享人才。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两家三甲医院为核心医院,对县(市、区)公立医院进行对口联合帮扶;县级公立医院对区域内的乡镇卫生院实施对口联合帮扶,组建市、县、乡“医联体”。目前,全市有区内外14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16家县级医院,市、县两级医院全部落实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近年来,市委组织部、人社、卫生计生部门还联合行文,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两家三甲医院派出30名技术骨干,到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脱产挂任副职领导,有效提高了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技术水平。
多措培养,全力育才。
“三位一体”培养,推行
“学校+政府+用人单位”模式,以奖、助、勤、发放安家费或补偿学费、代偿贷款等方式培养医学生。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依托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色卫校,为基层卫生机构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2000名(其中本科500名,专科500名,中专生1000名)。目前,那坡县通过“三位一体”模式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合作,已为该县人民医院培养3名急缺医学人才,给予每人30000元的安家补助;隆林各族自治县、凌云县与百色卫校合作,定向培养乡村医生400名,学员学习期间,免学费、住宿费和课本费;那坡县还在学生毕业后给予一次性补助3000元。“传帮带”培养,开展万名医师下基层活动,2011~2015年共有800多名市、县医师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培训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4713人次。活用政策培养,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培训项目,对全市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急诊急救技术、传染病防治、新农合等知识培训2119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60人,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50名,培养中医技术人员111名,开展中医药壮医药实用技术推广培训3518名。
乡编县管,激活人才。出台关于县(市、区)人民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以县(市、区)为单位,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托管,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实行人才横向纵向流动,解决基层卫生人才资源不合理现状。
□唐远程黄光达
新闻推荐
本报隆林讯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创新举措,将发展党员工作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紧扣“做合格党员”的要求,把好“三关”,全面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强化考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