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当村医 为民保健康□本报记者 李 磊 通讯员 龙 潇 文/图
韦志良在为村民测量血压
“阿婆,你的血压有点低呢,有可能会容易头晕,严重的会晕倒,平时你要注意一点,不要自己一个人去远的地方。”韦志良一边说着一边将体检情况记录下来。4月12日~13日上午,是隆林各族自治县新洲镇民强村村民健康检查的日子,在自家诊所的一块空地上,村医韦志良在帮助村民进行健康检查。
得到聘用统一管理
“我们会针对35岁以上的村民进行健康体检,正常人一年一次,如果情况异常则一年四次,然后交代注意事项,提醒他及时去医院检查。还要专门建档案,然后录入到健康档案,再交给镇里录入电脑。”韦志良告诉记者。而他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妻子、民强村另一位村医韦彩选正在为病人输液,她为病人打好点滴后,又轻轻将其袖口卷好。
自从2013年隆林各族自治县通过实施乡村医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行公开招聘乡村医生后,韦志良和妻子通过聘用,同另外的181名乡村医生一起,与当地乡镇卫生院签订了《乡村医生聘用合同》,双双成为了民强村的村医。这183名乡村医生推行乡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因此平日里,除了诊所的工作外,他们还要完成镇医院下达的12项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老年人、孕妇和婴幼儿的保健工作等。两人每个月下乡的时间加起来就有十多天。韦志良说:“不下去完不成任务。下到村屯检查,然后做健康档案,把所有的报表交到镇卫生院。村里面的群众需要看一些常见病,我们就做一些比较安全的基本治疗,剩下要做的就是公共卫生事项和一些公共卫生的宣传。”
村民卫生意识提高
测量血压、血糖是每次为村民常规检测要做的事情,韦志良身前的桌面上摆放着血压仪、血糖仪和酒精灯消毒工具等,只见他低头将血压袖带为村民戴上,然后开启测量按钮,待记下数值后,即刻起身麻利地帮村民解下袖带,接着再对下一个人进行测量,全程几乎没有休息。
50多岁的村民杨文彦每一次体检都会来参加。“他们也经常去我们那里量血压,每次我都会主动来测量,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嘛。我们家人很注意这方面,医生发来的资料也会看,特别是小孩子这方面的,觉得对生活有帮助。”杨文彦对记者说。“每一次医生过来体检,只要在村里的人都会来检查。”一旁的村民黄先生说道。
不仅是村民们的卫生意识提高了,从业20多年,韦志良看着乡村医疗环境慢慢好转,感触颇深地说:“医疗卫生变化大,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常见的伤寒现在几乎看不到了。以前还经常有麻疹,近几年就没有了,那时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治疗麻疹。预防很关键,疫苗是我们亲自带下去接种的,所以现在百日咳、白喉等等病症几乎没有见到了。”
医疗环境好了,待遇也好了
谈到变化的原因,韦志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文化程度有了提高,年轻有文化的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疾病就少了很多。以前我经常见到拉肚子的人,现在很少,这跟卫生和饮食有关。”他认为,多年的宣传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下到村里面去宣传和接种疫苗也做了不少工作,传染病的预防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每次下乡,韦志良和妻子一起骑着摩托车,车后座上放着一大纸箱的宣传资料。稍微远一点的村子,需要提早出发,如果去太晚村民们都外出干活了。“有时候一个寨子得去两天,有时候村民不在家,得先通知。”韦志良说。“通知家长让小孩子过来打预防针是一定要通知到的,有些通知了几次都没来,我们就要上到家门询问是怎么回事,是生病还是其他原因。”韦彩选说。
而以前,从事乡村医生这份工作条件艰苦,待遇较低,这使很多同行纷纷放弃。十几年前,村医们只能拿到一个月15块钱的补助,“到镇医院拿疫苗和资料,坐一趟班车就要8块钱,一个月的补助还不够来回的车费。”一位坚持了十几年的老村医最后还是熬不住放弃了。“现在好了,2013年招聘以后我们的待遇提高了,每个月每人得到政府补助的1000多元,我们两个人就有3000多元,再加上诊疗的费用,日子比之前好多了。”说到这里,韦志良开心地笑了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隆林讯 拾得客人钱包,没有主动归还,而是盗窃钱包内的银行卡去ATM机取钱。近日,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盗窃他人银行卡引发的刑事案...
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林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