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保育之家
本报记者 姚 琳 文/图
这里,是世界第一大药用植物园;这里,有国内外首个专门从事药用植物保育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学科;这里,拥有目前国内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力量最为雄厚、保存物种最多、保存方法最为有效的环境和技术……
这里是广西药用植物保育中心,这里的主人是一群平均年龄36岁的科技工作者。12年来,他们通过智慧和双手,收集保存药用植物达8900种,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730种。
1
踏遍万水千山
药用植物保育,顾名思义就是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其成功的标志是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通过人工繁育的手段,最终实现野外复育。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濒危药用植物保育为己任的科技人员,迫切希望加快广西药用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育工作。
依托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用植物保育中心于2003年成立。一路走来,不乏艰辛却收获颇丰。
野外调查工作,是保育中心科技人员的常态化工作。从事多年植物研究的余丽莹研究员说,这些年她每年有近半年时间在野外工作,特别是药用植物较多的靖西、那坡等石山地区,都留下她的足迹。“别看这些地方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却是我们开展野外工作收获最多的地区。”
野外调查工作,对保育中心科技人员来说,起早贪黑是常态,带病上山是常事。在凤山县谋爱社坡山,曾有队员一脚踏空,连摔几个跟头,劫后余生半夜里独自偷偷抹泪;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有队员肠胃感冒,腹泻至虚脱,一连几天油盐不沾;在那坡县中越边境的深山中,有队员扭伤脚踝,因不愿拖累大家咬着牙忍痛赶路……
科技人员常常3-4人组成一个小组。吕惠珍、农东新、岑海峰清楚地记得,在宁明县的无人山区,一次因为“贪恋”工作,“醒过来”时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三人被迫滞留在山上。黑夜里,惟一的办法只能是等山下的同行来营救。等到山下的同行打着电筒上山找到他们返回大本营,已是凌晨3点。
因为长年野外工作,许多科技人员积劳成疾,膝关节半月板磨损、膝盖积液成了他们最常见的职业病。
2
智慧引种保存
保育中心成立之初,引种以区内和我国西南区为主要活动范围,药用植物保育数量有限。为增加药用植物收集保存数量,保育中心开始把视野投向世界各地。近年来,科研人员北上俄罗斯、东达日本、西到英国、南抵新西兰,引种方式从原来的活体植物引种为主,扩展到活体和种子收集并举。
如今,广西药用植物保育中心的物种多样性显著提高,药用植物收集保存数量与保存面积均达世界第一。
每一批药用植物引种,科技人员都要详细记录它的环境信息、伴生物种信息等。而养护人员会依据这些信息,千方百计创造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保证物种存活。在保育中心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分设了温室热带植物园区、荫生植物园区、喜钙岩生植物园区和水生植物园区等多个小环境。这种根据特种需要建起的引种区,让一些娇贵的珍稀物种顺利地落地生根、存活繁衍。
药用植物多种多样,保存方式各不相同,保存难易程度更是千差万别。
五库一馆,是保育中心为保存药用植物资源开出的“处方”——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室(中药材标本馆)、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室(活体库)、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研究室(种子库)、药用植物无性繁殖生物学研究室(离体库)、药用植物化学组分研究室(馏分库)、药用植物遗传改良研究室(基因库)。这种以药用植物标本、活体、种子、离体、馏分和基因保存为一体的药用植物资源立体保育模式,让保存变得不再难。
基因库主任赵以民博士介绍,一个入库的药用植物,可通过检索,很容易找到对应的凭证标本、图像、分子材料以及DNA条形码等多个信息。在种子库,植物种子在经过筛选、风干后,分门别类地贮存在25℃至-80℃不等的冰柜中,绝大多数正常性种子的保存寿命可达30年以上,一旦“复苏”,依然可以生根发芽。先进的种子保存技术,解决了种子长期保存质量不高、保存时间短等问题。
通过科学的引种和保存,药用植物资源的收集、驯化、繁育、保存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目前,保育中心共收集保存药用植物8900种。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730种,种子保存7000份,离体保存350种,腊叶标本馆藏20万份,馏分保存1万余份,基因保存438种。
3
反哺地方经济
保育中心发展驶入快速道是从2009年开始的。那一年,药用植物资源学泰斗、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开始参与中心的研发工作,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为科研能力插上了腾跃的翅膀。
药用植物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到来,提升了保育中心科研水平和能力。
保育中心创建的“药用植物保育学”学科,于2013年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成为目前国内外首个专门从事药用植物保育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学科。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广西)试点工作中,保育中心承担了广西区8个试点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和10个县的瑶药资源调查。余丽莹研究员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批新分类群,为广西药用植物增加了新资源。
5年来,保育中心先后培养、引进博士和硕士近20人,形成了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人科研团队。通过院士工作站、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保育中心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中心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立项82项,经费资助达5400万元;为广西中药材整理、制订地方标准59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成功培育天冬、罗汉果等药用植物新品种19个。
引进人才,开展项目,培养人才,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这是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魅力所在。
“药用植物科研技术反哺当地经济发展,是我们科技人员的最大心愿。”离体库主任韦坤华博士说起她的“一种广豆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时,特别感慨。2011年-2012年,作为隆安县科技特派员的她,每周要下去1-2次,“正值广豆根工厂化生产试验重要阶段,那年我正怀孕,挺着大肚子到处跑,生产当天还泡在地里。现在想想确实很累,却很值得。”
韦坤华所说的值得,指的是使用专利技术解决了广豆根种苗稀缺的难题——生产广豆根生根苗300万株,产值达450万元,繁殖苗60多万瓶,推广种植面积达1万亩。韦坤华因此荣获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她所在的保育中心也被中组部评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野生濒危药用植物广豆根复育成功的例子,还在靖西、那坡上演。由于有抗炎作用,近年来广豆根需求量激增,药材价格一路看涨。广豆根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使广豆根实现了大规模的人工种植,缓解了野生资源压力,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民致富提供了一条新路。
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林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