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减排大户卖“碳”记

广西日报 2015-12-25 16:28 大字

甘剑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2008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荒芜多年的山岭上,种植2.5万亩马尾松、酸枣、杉木和桦木等乡土树种;2011年,第一次获得全球生物碳基金18.9万元的碳汇款。到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获碳汇款92万多元,平均每年23万元。

碳汇林不仅有可观的碳汇款收入,30年后采伐的优质大径级木材效益更可观。营造碳汇林,可谓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

1“鸟不拉屎”正是宝

隆林浪乡者烟村东有一片740亩的西南桦林碳汇林,距县城仅10公里,是林业开发公司离县城最近的碳汇林造林点。

细雨纷飞,山路崎岖难行,笔者好不容易到达东山脚下。

公司副经理梁朝安说,东山交通不便,造林前土层裸露,植被稀少,当地村民称它为“鸟不拉屎”之地,都不愿经营,也没有营林公司愿意租赁。但全球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组织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鸟不拉屎”之地是实施广西二期碳汇林项目的好地方。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大气的浓度的过程。“碳汇造林,林地越偏远、土质越贫瘠越好。”梁朝安说,碳汇林的造林地,由全球生物碳组织核定、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认证合格并制定的第三方经营实体(DOE)进行土地合格性审定,其标准为造林前50年必须是荒地,造林难度很大。

在隆林的碳汇林中,者烟村东山的立地条件算是最好的。革步乡者彦村更偏远,山坡的土层稀薄,最厚仅1.2米,最薄的只有30厘米。但隆林林业公司对那片山坡非常满意。2009年种植的2000亩桐棉马尾松,如今已覆盖整个山坡。

目前,隆林全县累计营造6.3万亩碳汇林。林业厅速丰站科长叶春生说,全球生物碳组织设定的碳汇造林条件比较苛刻,意在鼓励多利用荒地造林,特别是在桂西地区的荒地造林,将更好地恢复珠江源头生态环境。

2 “适地适树”很讲究

在桠杈镇忠义村的山坡上,酸枣树从石缝里长出,密集的枝条上长着小刺,金黄色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晃。

酸枣又称“铁树”,是制造农具和雕刻工艺品的良材。2008年,经碳基金组织同意,隆林林业公司多方考量,选种了4000亩酸枣树作为碳汇林。

碳汇造林最讲究适地适树。比如革步乡天生桥水电站库区,平均海拔500米,热量充足,气候干旱,适合种植松树;克长乡等海拔800—1000米的山地适合生长较快的桦木林;猪场乡等高海拔地区适合耐寒的杉木;天生桥镇等石山地区适合耐旱耐贫的酸枣林。

碳汇林的种植,与一般商品林区别不大,都是先整地后打坎。不同的是,在整地过程中,营造碳汇林只能人工除草,不能炼山。除草抚育的方式也不同——要“原生态”除草,不仅不能使用除草剂,还要留出带状原生草本植物。此后每年还要请人割除攀缠在树上的藤蔓。

造碳汇林的成本很高。隆林林业公司的碳汇林,零星分散在隆林各乡镇偏远的山岭上,山高路远,坡度很大,加上种植管理特殊要求,抚育的人工费和运送化肥的成本,比一般林地高出40%。据统计,7年来,每亩松树林的总投入达800元,桦木、酸枣和杉木的造林密度比松树大,投入更高,每亩达1000元。好在营造碳汇林世行贷款每亩500元,利息较低且前5年不用支付,减轻了造林的资金压力。

3 “放水养鱼”可持续

碳汇林设定的采伐年限为30年,期满时可皆伐也可择伐。

皆伐即一次性砍伐木材,但当年的森林碳汇增量为零,不存在碳汇交易。隆林的部分碳汇林,已在全球碳基金组织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备案,成为永久碳汇林地。皆伐后,重新申请碳汇林地不一定能批准。其经营方式像“竭泽而渔”。

择伐即通过前期间伐生长缓慢劣树,留下优树培育大径材林。30年后可收获大径级木材,同时间伐后补种的其他树种也快速生长,加大森林蓄积的增量,也增加了碳汇收入。这种方式像“放水养鱼”,能获得持续的增长。

隆林林业公司选择了“放水养鱼”。造林15年后,杉、松和酸枣按大径材培育第一次间伐,补植小树或其他珍贵树种,20年第二次间伐又补植,逐步形成大中小三种径级林同时存在的林分结构。

笔者看到,在克长乡河马村的第一代碳汇桦木林,成熟的种子四处飘洒落地生根,现已长出大约两米高,形成了复层林结构。

4“森林碳汇”变紧俏

碳汇交易是指一些国家通过减少排放或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需要的国家,以抵消减排任务。

碳汇交易按森林的碳汇增量计算。比如森林原有的碳汇量为100吨已销售,当森林碳汇增加到200吨,新增的100吨才能交易。

森林碳汇量随蓄积量的增长而增加。隆林的碳汇林,正处于旺盛生长期,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大,碳汇增量也随之逐年增大,碳汇交易额逐年增加。

“隆林林业公司每年拿的碳汇款实际上是预付款”,叶春生说,二期碳汇林项目,产生的森林碳汇主要卖给全球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组织。每五年交易一次,每吨碳汇价格为5美元。基金每年预付碳款,到第五年监测后再算总帐,即按森林碳汇的实际增长量“多还少补”。

该公司拿到的碳汇款,并不是公司碳汇林实际碳汇增量的交易额,而是广西整个二期碳汇林项目的平均数。从2008年起,凌云、田林和隆林3县营造了9万多亩碳汇林,是世界银行在广西的第二个碳汇项目。3县的碳汇林作为整体项目结算,每一期的交易额都取单位面积的平均值,再按实际造林面积发放。

广西第二期碳汇林项目产生的森林碳汇,主要与全球世行生物碳基金会交易,总量为32万吨。到2015年止,第一期交易及预付的总量大约有10多万吨,估计2018年完成32万吨的交易。

2018年是二期项目造林的第10年,正是森林蓄积量高速增加的时期。按2013年出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报告标准计算,隆林林业公司2.5万亩的成熟林,每年的森林碳汇增量将达到2.5万吨。

这些新增的碳汇卖给谁呢?

“进入国内碳汇交易市场”,叶春生说,中国已有上海、深圳、北京等7家碳汇交易所,碳汇林的增量可在任何一家交易所挂牌交易。

当前,国家已着手制定自愿减排市场交易的相关政策。专家预测,即将出台的政策,可能对排碳企业实行排碳配额制,即限定企业每年的碳排放量定额,超过定额必须购买碳汇。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森林碳汇将变成“紧俏货”。

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林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