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优异成绩回报背井离乡打工的父亲 □本报记者 欧小珍

百色早报 2012-08-22 05:58 大字

覃德明(图片由覃德明提供)  

学生档案

姓名:覃德明

毕业学校:祈福高中

高考成绩:601分(理科)

报考大学:四川大学

“父亲为了能让我继续读书,今年已近50岁了还去广东打工!我希望自己能读完大学,以后让父亲享享福!”采访中的第一句话,覃德明如是说。谈起自己的父亲,他心中充满了愧疚。覃德明告诉记者,他家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平班村油榨房屯,虽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一家人和和睦睦,苦中有乐。

父爱如山 铭记于心

覃德明的父亲今年47岁了,可是满头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却让他感觉父亲像是50多岁的人。“我爸之所以显得老,就是因为替我操心太多了。”覃德明心疼地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家人,这些年来,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供儿子读大学,让儿子的命运得以改变。

覃德明说,从记事起,为了赚钱让他读书,父亲一直辗转在市内打工,平常只有过年和农忙时才会回家。母亲则在家中种两亩多地,平日里施肥、除草、灌溉都是她一个人干;覃德明的哥哥初中未毕业就去广东打工为他挣学费。

“我很少见到爸爸买新衣服,平常他穿的都是缝补过的旧衣服。”覃德明说,虽然父亲自己很节俭,但是对他却毫不吝啬。“明仔,在学校不要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想吃什么就跟爸爸说一声。”每次和父亲通电话,父亲总是这样劝说他。每次听到这些话,覃德明都会难受地答应着,其实他在学校一直省吃俭用。“我爸年纪大了,在外打工不容易,都是在工地上干苦力活,我不能再增加他的负担。”

今年年初,考虑到儿子准备考大学了,以后花费更大,覃德明的父亲决定到广东打工,多挣些钱。就这样年近50岁的覃父踏上了南下广东打工的征程。“看着爸爸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工,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在覃德明眼里,父亲的举动让他倍感辛酸。

覃德明说,看到父亲为了自己如此奔波劳碌,他暗暗下了决心,等自己大学毕业后赚了钱,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能让父亲再受苦了,“爸爸为我付出的太多了,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不负众望  圆大学梦

覃德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他曾先后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广西区高二一等奖、广西高二数学竞赛二等奖等奖项。虽然是一个农村娃,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不好而自卑,他说,恰好相反,不富裕的家境成了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年高考,覃德明以理科601分的优异成绩被四川大学录取。覃德明说,自己当时也没有想到能考上四川大学。当高考成绩出来,他填报志愿时,毅然填报了四川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他说,报考四川大学是因为听说那里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这样可以减轻些家里的经济压力。“其实我很心疼我爸妈,父母很辛苦,我要对得起爸妈对我的付出。”

这个暑期,覃德明本来打算外出打工的,但由于母亲的身体不太好,最后他选择留在家中帮母亲干些农活、做些家务。插秧、做饭、洗衣服这些活他都包办了。覃德明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高考结束当天,他蹲在学校的操场上,心里太压抑,不自觉地留下了眼泪。想着还在工地上冒着烈日搬砖头的父亲和在农闲之余出去帮人砍树替自己筹集学费的母亲,他感到心一阵阵地疼。如今已经收到四川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覃德明,说起开学的学费,显得忧心忡忡。

新闻推荐

那桃桥□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平班小学 韦文敏

油画:小桥流水(资料图)  那桃桥,是隆林岩茶平班河上一座普通的桥。它没有赵州桥的悠久历史,没有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石雕石塑。如残虹跨河两岸,似破弓悬横河中,两排粗糙的水泥座...

隆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