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插上翅膀 让理想生根发芽 凌云一老师带着山里孩子去看海
孩子们在海边玩得很开心。(杨可书供图)
“大海,我们来了!”7月29日,天气晴朗,海风拂面,适合看海。东兴市的金滩来了一群孩子,他们穿着瑶族服装,年龄不一,小小的脸上满是雀跃。
看海,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对于很多百色人而言,不过是一张车票的事。但对于这群山里的孩子而言,却是他们人生中遥不可及的梦。这是一趟给梦想插上翅膀的旅程,这场旅程,还得从一个凌云小学生的一篇作文说起。
【初衷】一篇作文,成了他的心事
2018年11月,凌云二中数学老师杨可书在家中辅导自己资助的瑶寨孩子莫世江做作业时,孩子的一篇作文触动了他的心弦。“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看大海,我看见水里有五颜六色的小鱼,红的、绿的、金的……地上的沙子金黄金黄的,贝壳长得像花……海中心有乌龟、水母和很多金鱼……”莫世江两岁的时候失去父母成为孤儿,但是他的脑海里一直有神奇的大海和他想象中的父母。
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凌云县,入眼皆是大山,很多山村连饮水都困难。大海,是瑶寨孩子们偶尔从课本、大人口中听到的字眼。山里的很多孩子没出过乡镇,没去过百色,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对他们而言,大海是遥不可及的传说。
这篇作文让杨可书很心酸。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写大海的作文只是一篇记叙文,但是在山里孩子的作文中,却只能靠想象。“我想带山里的孩子们去看看大海,圆他们的梦想。”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桓不散。
凌云县城距离防城港市445公里左右,不算近。在杨可书看来,带15个孩子出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考虑到路途、人数、经费以及所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杨可书只能暂时把这个念头放下,但这也成了他的一桩心事。
【筹备】一条朋友圈,他筹到了经费
今年6月,热心公益的律师黎运俊来到凌云瑶寨看望自己资助的孩子,在和杨可书的聊天中得知了他想带瑶寨孩子去看海的想法后非常支持。他告诉杨可书:“百色转动车三个多小时就到防城港市的海边,我对防城港沿海非常熟,可以组织,你来策划。”
黎运俊的话给了杨可书极大的鼓励,他和义工“柠檬老师”“红山茶”等一合计,决定暑假期间组织好这次活动,带瑶寨孩子去看大海,给梦想插上翅膀。
一下子带15个孩子到遥远的防城港,经费是个大问题。时值芒果季,杨可书在微信上卖自家的芒果,一位扬州的朋友给他提了个建议,卖出一箱芒果捐出2块钱做公益,通过卖百色芒果给公益助力。于是,短短一个多月,杨可书通过卖芒果筹到了1800元。
同时,杨可书把这个活动发到了朋友圈,得到了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加上杨可书筹到的芒果爱心基金,很快他们筹到了目标爱心款18000多元。通过黎运俊的帮助,“喜舍”民宿无偿为孩子们提供3天的住宿。出发前,杨可书为每个孩子买了保险。原本杨可书想让孩子们坐动车前往防城港,但时值暑假,动车票较为紧张,且有的孩子年龄小没有身份证买票不方便,于是最终选择了到百色包车前往防城港。
7月28日一早,杨可书和另外3名百色的义工,带上15个7~18岁品学兼优的山区贫困孩子从凌云坐车来到百色,向防城港出发。杨可书告诉记者,这其中有2个孤儿、4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没出过远门,有的连凌云县城都没去过,一想到马上能看到期待已久的大海,孩子们满心喜悦,充满期待。
【远行】山外的世界真美
7月28日下午,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杨可书带着孩子们抵达防城港,见到了蔚蓝的大海。当天晚上,一行人在黎运俊和防城港爱心人士的安排下,入住民宿,吃了一顿海鲜大餐。山里的孩子第一次吃海鲜,不会剥虾,不会吃蟹,爱心人士手把手地教他们……
在防城港短短的4天时间里,杨可书带着孩子们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来到金滩、怪石滩、白浪滩、港务局、海洋博物馆、东兴国门,孩子们见到了真正的大海,一路欢欣雀跃。为了让孩子们和大海亲密接触,杨可书给孩子们买了泳衣,让大家尽情玩水、游泳,还给女孩子买了漂亮的花裙子,在海边留下最美丽的照片。
“莫世江,大海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海里有金鱼吗?”在海边,杨可书问莫世江。“有点脏。”莫世江指着岸边被海浪冲上来的垃圾说。
“海水很咸,我被灌了好几口。但是真的和书里写的一样,很大,很蓝。”另一个孩子黄彩林说。
在防城港港务局,大轮船、大货车、火车……通过港务局职工的专业讲解,港口超强的运载能力让孩子们啧啧称奇,亲眼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参观港务局是杨可书意料之外的事,防城港的爱心人士接待他们一行后,考虑到孩子们从遥远的凌云来到海边不容易,于是加上了这个行程,让孩子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希望我们这趟旅程,不仅圆了孩子的梦,还能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种子。”杨可书说。
【播种】梦想在孩子的心中扎根
“一个人的出生地不可以选择,但他可以选择他的人生。”
“感谢最亲爱的杨老师,如果没有您,我就不能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吃到这么好吃的美食,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让自己以后还能来这里玩。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自己真的是在往前走。”
在7月28日至31日,4天的旅途中,杨可书给孩子们布置了任务:认真看、认真听、认真玩,每天晚上写一篇作文。在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里,杨可书欣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和为了梦想许下的努力。
2005年2月,大学毕业的杨可书到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陶化村弄新教学点任教,在这之后漫长的14年间,杨可书和山区贫困孩子们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14年来,杨可书一直关注伶站瑶族乡附近以及凌云瑶寨的贫困孩子,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失学儿童回到了校园,困难学生得以继续学业,瑶寨的饮水困难得到了改善,危房得到修缮,校园读书室书架上的书多了起来……他太了解瑶寨,太知道他们的需求。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我应该为他们的改变做一些努力,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作为一名扎根基层14年的老师,杨可书最希望山区的贫困孩子从根本上通过接受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这些年来,杨可书通过自己的牵线搭桥,利用外界的力量,已经帮助陶化村的几个瑶寨培养了20多个大学生,还帮助很多贫困学生完成初中、高中、中专学业。
“每个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我现在只是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他们的理想应该更加远大。”这是杨可书对瑶寨孩子最深切的期望。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今年以来,凌云县始终坚持把城乡低保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低保核查力度,认真开展低保政策性兜底工...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