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带富一方群众 □祝有慧 杨宗润
张万传(右)与村第一书记谈发展。 □韦付增 摄
在凌云县加尤镇陇槐村兴隆坳屯,贫困户张万传苦心钻研,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变成远近闻名的养蚕“专家”。
面对贫困,他不服输
张万传是个有头脑的人,早年他就走出山门,到百色当搬运工。但打工只能养家糊口,没有积蓄。“我做了18年的搬运工,很辛苦,但却没有赚到钱!”张万传说,家中父母逐渐变老,小孩又小,没有钱建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因为要照顾一家老小无法外出打工,无奈之下,张万传寻思着在家乡能发展什么产业。当时正值政府发动群众种桑养蚕,张万传了解情况后,专门跑到隔壁磨贤村参观学习,看到磨贤村很多群众通过种桑养蚕脱了贫,他很受鼓舞,回来后便决定开始种桑养蚕。刚开始种桑养蚕时,由于规模小,技术不到位,张万传没有赚到钱,2015年在精准识别中他家被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被认定为贫困户后,张万传高兴不起来,他觉得自己身强力壮还是没有办法脱贫,感到不服气。“当上贫困户,我很惭愧!”张万传自嘲的同时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
在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不服输的张万传一边扩大桑树种植规模,一边苦心钻研养蚕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他喜获丰收,通过种桑养蚕获得收入8.5万元,同时还申请得到了危房改造补助款,当年顺利实现了脱贫。
面对小康,他奋勇直追
虽然实现脱贫摘帽,但张万传还不满足。“我要从倒数第一变成顺数第一!”为了让生活更加富足,张万传奋勇直追。从种桑养蚕中尝到甜头的他,一方面流转土地,扩大种桑规模;一方面努力学习种桑养蚕技术。为了全面掌握养蚕技术,他格外用心,每天早早起床,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蚕,观察、记录蚕宝宝的吃喝拉撒。他经常翻阅书籍学习桑树规范化栽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遇到不懂的就上网学习养蚕成功人士的经验,边学边干。他还经常到邻村讨教种养技术、学习方法,一有机会就参加县、乡里组织的桑蚕技术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张万传对种桑养蚕信心满满,底气十足,逐渐的,他对种桑养蚕的技术掌握得越来越好,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桑蚕“专家”。
2017年,他的桑园面积达60多亩,养了6批蚕,总收入达14万元;2018年养蚕收入达17万元。张万传的努力在村里传为佳话,他成为了村里养蚕第一大户,成功实现了逆袭。现在,张万传家里焕然一新,漂亮的桌椅、电视机、电冰箱等家具家电一一俱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面对群众,他带富一方
“我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张万传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自从掌握养蚕技术后,只要蚕农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他都是随叫随到,倾囊相授。技术指导、桑树管护、养蚕诀窍等,张万传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户,他带动的蚕农如今都已经成功脱贫摘帽。如今的陇槐村,成片的桑树园镶嵌在道路两旁,绿油油的令人赏心悦目。在张万传的示范带动下,目前,陇槐村的大部分群众都通过种桑养蚕走上致富道路。
陇槐村民委主任黎书宏介绍说,在张万传的带动下,今年村里成立了养蚕合作社,张万传负责技术指导。全村今年新种桑园面积600亩,目前全村桑园面积近3000亩,124户蚕农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有65户。在张万传的带动下,65户蚕农都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张万传人勤快,在他的指导下,我家通过养蚕脱贫了!非常感谢他!”蚕农李银鲜说,张万传从不吝啬自己的经验技术,哪家蚕有问题他就到哪家耐心地做技术指导,哪个桑农有疑惑,去请教他,他都不厌其烦地讲授。张万传在外帮助其他蚕农,对在自家蚕房里的工人也格外优待。“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2000元,在家门做工的同时又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我很满足。”在蚕房里做工的贫困户小姚说道。
“今年我种桑面积扩大到120亩,养大蚕120张左右,加上再给蚕农们培育的180张小蚕,预计年收入可达20万元。”在谈到接下来的打算时,张万传喜上眉梢,“是党的好政策使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我要把自己学会的技能无偿地献给乡亲门,帮助他们一起致富奔小康,实现大家共同富裕。”
新闻推荐
市民自发到血站捐血。梁力升摄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蒋文跃通讯员何志川)上周,凌云县6岁女童小璇搭乘电动车时,误按调速把手,被...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