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凌云县陇顶龙窑遗址

百色早报 2014-12-19 03:16 大字

龙窑烧制品瓷瓶龙窑遗址龙窑烧制品狮型瓷油灯龙窑烧制品瓷油灯  

□杨光茂 文/图

凌云县陇顶龙窑遗址位于凌云县逻楼镇歌顶村陇顶屯,共遗存有3座,一座在陇顶屯西边的坟湾,一座在陇顶屯中部的学校旁,一座在陇顶屯东面的曾家房子边,三座龙窑遗址总分布范围约2.5平方公里。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呈长条形,依山坡而建,由下至上,因外形如龙似蛇,所以被称为“龙窑”。

凌云县陇顶三座龙窑遗址均依山边的斜坡而建,其中学校旁和曾家房子边的瓷窑已全部塌陷,只能辨清窑址的外部轮廓,四周满地都是残片。保存基本完整的是坟湾龙窑,共有6个窑室,长42米,宽20米,占地面积约840平方米。2011年,陇顶龙窑遗址被公布为凌云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凌云县历史记载:陇顶龙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最早是宾阳人修建的,所以叫“宾州窑”。后来由当地人接手经营,瓷泥、白釉(银子岩)、红釉(广子岩)等原料均在当地开采,但青花(钴)一直都是从宾阳购进。产品主要是青花瓷器,有碗、碟、香炉、花瓶、瓷油灯等。釉色和纹饰有花草、缠枝等,纹饰线条、色调简单粗糙,表现的是民用青花的特征,底款大多无铭文,产品主要供应凌云县及周边县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受到外地物美价廉的瓷器冲击,陇顶龙窑被迫停止生产,后来因无人管理,逐渐垮塌。2011年,凌云县博物馆在陇顶屯征集到6件陇顶村龙窑烧制的瓷器,有碗、花瓶、瓷油灯等。

凌云县陇顶龙窑遗址对研究清代民用青花瓷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闻推荐

迎春薯粉加工忙

春节临近,凌云县泗水河沿岸的壮族群众开始忙着加工红薯粉,供应节日市场。当地传统制作的红薯粉,细腻...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