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洋镇的“助残社长” □本报记者 喻武强 文/图
李理(左)指导班定伟如何养护猪苗
从毕业后怀揣梦想,在家围栏建猪圈养散猪创业,发展到拥有一家专业的养猪合作社,靖西县渠洋镇芭蒙街上的李理白手起家,因善于把握市场动向,而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猪司令”。通过养猪,他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还因为长期帮扶残疾人,而被当地人亲切地誉为“助残社长”。
李理的家位于芭蒙街的三岔口拐角处,家对面不远处建有十几间猪舍。李理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申请成立的养猪合作社,目前猪圈里有小猪200多头,母猪30多头。
借钱养猪走上致富路
虽然现在事业小有所成,但回忆起曾经艰辛的创业之路,李理仍感慨不已。
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1988年,那时候他在靖西县职业中学读书,还差一年就要毕业,但此时父亲突然因病去世。父亲的去世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母亲咬牙坚持着让李理读完最后一年。“父亲去世带来的不止是生活的压力,还有心灵上的悲伤。”毕业后,学畜牧兽医专业的李理到镇上的畜牧兽医站做了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工资120元一个月。
“工资很低,那个时候就有独自创业的想法了。”李理说,当时他家穷,想要创业却没有资金,同时也担心丢掉这份工作,生活会没有着落,所以一直没有勇气创业。直到1995年畜牧兽医站开始清退技术人员的时候,被逼无奈的李理才狠下心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没有钱,就向亲戚借钱买猪苗,没有猪圈,就在自家临时搭建了个简易的猪圈。就这样,李理开始走上他的养猪致富之路。致富路上,李理不断了解政策动态,把握机遇,扩大养殖规模。由于善于把握市场方向,又懂得养猪的技术,李理的养猪事业越做越大,从开始养几头猪,到十几头猪,再到几百头猪。之前简易狭窄的猪圈也在慢慢扩大,面积从只有4、5个平方米发展到现在600多平方米的猪舍。
因为经常目睹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李理在养殖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了他的助残事业。2014年,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李理申请成立了渠洋镇养猪专业合作社残疾人扶贫基地。在他真正接触到残疾人的这两年时间里,让他更深刻地了解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困难,他决定不管自己以后怎么发展,也一定要将助残事业进行到底。
群众眼中的“助残社长”
在与记者的聊天中,李理的电话突然响起,他赶紧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原来是街上一户残疾人家的猪病了,要他过去帮看病。挂断电话后,他便急忙准备药箱。大约300米远的路程,李理背着药箱几乎一路小跑过去。到了那位残疾人家中时,他已是满头大汗,但此时的他却顾不上擦拭汗水,大步走到猪圈,开始观察发病的猪的状况,并与主人详细了解猪发病前的喂养情况及猪发病的征兆。在全面了解了猪的病因后,李理给这头生病的猪注射了药物,然后向主人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
“他叫班定伟,今年50多岁了。前几年突然脑中风,脾气大,走路也不太稳。”李理向记者介绍起了这位残疾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他告诉记者,当他了解到班定伟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帮扶。于是,今年5月,他将两头猪苗免费送给了班定伟。“如果他养得好,养三个月左右,按目前市场行情,这两头猪估计能卖到3000多元。”
李理告诉记者,自从开始免费送猪崽给镇上的残疾人家庭后,他几乎每天都会很忙,有时候是给他们送饲料,有时候是到他们家讲解养猪要注意的事项,或者给他们的猪看病等等。“好像时间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经常晚上很晚的时候还接到电话,说是猪病了,希望我去帮他们看看。”李理说。
芭蒙街上的黄日对今年30多岁,因脊椎问题站不直走不稳,一直以来都找不到工作。而且因为家庭困难,加上身有残疾,至今没有结婚。自从李理免费送了三头猪苗给他后,他开始自力更生。喂什么饲料?怎么喂?猪生了什么病?要怎么办?……毫无养猪经验的黄日对每每遇到这些问题都会打电话询问李理,在他心中已经把李理当成了自己的哥哥。
靠着李理免费送来的猪崽,这些获得帮助的残疾人通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活压力,对此,他们特别感激李理。每每遇到李理过来指导养猪或者是帮他们的猪看病时,他们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社长”。
当“社长”不容易,李理在发展自己养猪事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帮扶残疾人的力度。“去年一年,给镇上110户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总共免费发了253头猪苗。今年帮扶的面要再广些,5月份,我已经给镇上的120户家庭贫困的残疾人家庭每户免费发了2头猪苗,养大后卖的钱归他们自己所有。”李理告诉记者过几天他还将再为7户残疾人家庭免费发猪苗。
“残疾人有一定缺陷,心灵也有创伤,尤其在农村,残疾人仅靠低保艰难度日,生活没有保障,很是可怜。”李理告诉记者,他会继续扶持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新闻推荐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即中元节,靖西县城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杀鸭,其中炸鸭头这道菜是少不了的。这...
靖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