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支书带领村民修路十八年 □本报记者 喻武强 通讯员 梁明清 文/图

百色早报 2014-11-21 03:22 大字

丁廷杰告诉记者,这条水泥路两个月前刚修好。  

靖西县岳圩镇四明村地处边境,过去,这里村路不通,交通不便,曾一度隔绝了村民与山外的联系,村里优质的烟叶及大量农副产品、森林资源无法转换成资源优势。很多年来,村民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无路让村民们吃尽了苦头。

1996年,当上村支书的丁廷杰就一直在为修建村路的事情奔波。18年来,他带领村民开山修路,经历了许多波折,路终于修通了——就在上个月,一条崭新的村路出现在村民们眼前,丁廷杰直到这时才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

大山阻隔交通不便 修建村路迫在眉睫

11月8日,记者看到,从岳圩镇往四明村弄坦屯方向,路的两旁群山环绕,流水潺潺。一条长达6公里的崭新水泥路蜿蜒着,延伸到念明屯和弄坦屯。在弄坦屯吞口,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向记者一行微笑着招手示意,一同前来的岳圩镇马副镇长向记者介绍,这名男子就是四明村的村支书丁廷杰,“这条路能修好通车,丁支书功不可没。”

说到路修好之前的状况,丁廷杰连连摇头。据丁廷杰介绍,四明村所处之地,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养猪和种果树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交通闭塞,村里的东西运不出去,村外的东西也运不进来。要把东西运进运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肩挑手扛。于是在路修好之前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在泥泞蜿蜒的山路上,几十号人像蚂蚁搬家似的吆喝着扛着东西走走停停……

因四明村地理位置偏僻,以前村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老式的土坯房或木板房。村里90%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通路之前,砖、水泥等物资的搬运成本太大,村里没人敢修房子,所以当时村民大多还居住在木板房内。买上百斤肥料,也得靠肩扛背驮运回家。如果请小工要支付几十元工钱,最后“豆腐都快变成了猪肉价”!

在随后的交谈中,丁廷杰还向记者讲述了1982年因无路给他带来的一段难忘的回忆。那年,政府给弄坦屯赠送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当时,手扶拖拉机可是个稀罕物。知道拖拉机送来的那天,全屯人都乐坏了,男女老少早早地等在屯口。可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见任何动静,村干部估计是因为路太难走,车过不来,就派出屯里的全部劳动力前去接应。到了路口,前来接应的村民被告知,车进不了山,无法将拖拉机运进屯里。没有办法,村民们只能将拖拉机的零件拆下来,一件一件地往屯里运。“当时村里派出了20多个劳动力,从早上10点左右开始搬运,一直搬到下午5点左右,天都快黑了,才将拖拉机零件全部扛回来。”那时,丁廷杰刚从学校毕业回来,参与了搬运拖拉机的全部过程。“别人都是开着拖拉机进村的,就我们,因为车子进不来,拖拉机是扛着进来的。”丁廷杰说。

无路的痛苦从那时起便深深地印在丁廷杰的脑海中,当时才高中毕业的他心里就暗下决心,如果可能,他将跟村民们一起把路修好,以解决念明屯和弄坦屯村民出行和物资运输难等问题,为广大村民造就方便和幸福。

跑项目争取资金扶持 带领村民修路18年

因为文凭比较高、有魄力、有胆识,1996年,丁廷杰被村民们高票推选为四明村村支书。当上村支书的那一刻,丁廷杰埋藏在心底的那段“拖拉机扛回村”的记忆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他觉得自己上任后,第一件要为村民们做的事情便是尽快把路修好。谁知,这段虽然只有6公里的村路,一修便是18年。回忆这其中的波折和艰辛,如今已经54岁的丁廷杰仍感慨万千。

“每次到乡政府开会的时候,我都会把村里无路给村民带来的不利影响反馈给政府,并希望政府能给予扶持资金来帮我们修好村路。”丁廷杰说,那个时候,到乡政府开完会,他又马上召集村民开动员会,会议的主题大多都是如何尽快把路修好。

1996年年初,在丁廷杰的带领下,丁廷杰和念明屯、弄坦屯的全体村民们开始投入到修路的战斗中来,正式揭开了公路修建的序幕。

“当时召开村民动员会,对于修路,大家都很赞成,但具体安排到人的时候,还是有些村民不乐意,产生了一些矛盾。”丁廷杰回忆说,“当时我们计划是一户人家负责一段路的整修,有些家庭劳动力少,甚至没有劳动力。对于这样的建议,他们提出了意见,甚至在背后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有意见,就做工作。在那段时间,丁廷杰白天指挥村民修路,晚上便到有意见的村民家做思想工作,经常晚上11点多钟才能回家休息。“那段时间,有些村民背地里说我,老婆听到后,很生气,就跟我说‘你搞这些干什么,惹得一些人对你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你到底图什么呀?\’”丁廷杰说,那时候他的压力很大,要一面做好村民的工作,还得安抚妻子的情绪。

回忆起第一次修路时的艰辛,丁廷杰感慨地说,当时修路并不像现在这样用机械操作,而是村民们拿着自家的铁铲、木子镐、背篓等工具一点一点地将路扩宽、用沙石把路铺好。“第一次修好的路,虽然路面是用沙石铺成的,也不宽,但比之前好很多了,骑个单车没多大问题。”

1998年,国家开展屯屯通大会战,丁廷杰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再一次地将报告打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争取到了政府的第一笔扶持资金。丁廷杰用这笔资金买柴油、炸药等,在通往村屯的山路中打炮眼、降坡,村民的积极性很高。然而也还有些风言风语传到丁廷杰的耳中。“有些村民在背后说,我们这回得了政府的支持,村干部估计又大捞了一把。”丁廷杰苦笑着说。不过,此时的丁廷杰一心只想把村路修好,也就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他仍然是每天起早摸黑带领村民修路。

2008年,村里获得了屯级公路资金扶持的项目,由政府派出工程车,将沙子铺在道路上,将路面再次拓宽。直至今年,四明村念明屯和弄坦屯又在丁廷杰的努力下争取到了道路硬化指标。

“这条路是前两个月刚硬化好的,现在我们出行方便多了,东西运进运出也没大多问题。”村民丁廷智笑着告诉记者,“我现在养的牛羊想什么时候送出去就什么时候送出去,如果不想送,打个电话给老板,老板也会开车进来要货,方便多了,这全得益于丁支书的努力,路修好了,对全村人都有益。”

新闻推荐

夏天的村庄最美丽□靖西县实验小学五(6)班小记者 农心茹

夏女郎悄然来临时,绿树大哥张开宽大的双臂,给忙碌了半天的村民一丝丝清凉。“哟,老李,听说你姐姐昨天抱上孙子了?到时候请酒一定得...

靖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