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保用地 改革破难题 ——广西国土资源厅保障服务全区“稳增长”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覃宇扬 本报通讯员 黄尚宁
眼下,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建设正进入最后收尾阶段,作为配套项目的停机坪扩建工程,今年初顺利拿到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用地批文,用地规模达11.39公顷,建成后将新增50个停机位,解决长期以来机场容量不足问题。
这是广西国土资源厅保障服务全区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的一个实例。今年以来,该厅立足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西发展的新定位,在开放发展新的战略起点上,及时部署开展了统筹保障科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和土地供应的调节作用,用好用足土地管理组合政策,为我区实现“稳增长”目标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服务支撑。
保用地、找大矿,活用政策促稳增
5月22日,广西国土资源厅与玉林市政府在南宁举行工作会商,就重大项目用地逐一对接、统筹安排,共同制定用地保障方案,综合利用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小微企业用地等政策缓解用地压力。这种“一对一”的用地保障方式,短时间、高效率解决了一大批新上项目的用地难题,如今已成为该厅统筹保障发展用地的一种固定而又灵活的机制。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区,我区正处在开放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自治区党委提出“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对国土资源保障服务提出了新的考验。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认为,中央的新要求、广西发展的新定位和老百姓的新期盼,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落实,千方百计提高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
为服务全区“稳增长”大局,今年该厅对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进行了改进和创新,除对五象新区等7个重点城市新区实行指标单列外,其余指标一次性下达各市,增强了用地安排的灵活性。上半年统筹安排了民生项目、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共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3万公顷。自治区573个重大项目共涉及用地指标4.4139万公顷,目前已全部或部分落实用地389个,累计落实用地指标2.0986万公顷(含使用国家指标),有力保障了具备用地条件的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是两广合作建设重大项目,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为依托,重点在热电、制糖、造纸、新型建材和其他产业间打造循环经济体,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旧城区发展。5月20日,项目一期动工建设的热电循环物流园顺利拿到了用地批文,用地规模32.83公顷,投资额5.5亿元。项目建成后,依托西江黄金水道的便捷水运,每年货运物流量将达到450万吨。
今年是国家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第4年。广西目前已统筹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2.0345亿元,组织地勘技术力量奔赴找矿一线。最近3年来,全区投入勘查资金22.778亿元,先后启动了4片国家整装勘查区、24片自治区重点勘查区找矿,超额完成了找矿突破3年目标任务,为“资源换产业”提供了支撑。
抓改革、推试点,破解难题促稳增
梧州、防城港、玉林市和靖西县,是国土资源部批复实施的国家级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规模7000多公顷,年均开发控制在2万亩以内。为加快试点进度,广西国土资源厅把低丘缓坡指标与土地利用年度指标一并下达,目前已使用试点指标1250多公顷。这是该厅统筹利用改革试点,发挥创新政策“放大效应”和“乘数效应”的一个缩影。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是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耕地难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以“审管分离”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广西国土资源厅加快构建自治区、市、县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新机制。2010年以来,经4次清理,厅机关共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5项,取消或减少事项9项。在办事流程上,对22项审批事项的流程、时限等进行优化,精简1/3以上申请材料,使审批时限压缩36%。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该厅作为牵头单位负责的改革事项有农村土地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等4大项,同时配合做好其他改革事项40项。今年以来,重点推进了“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旅游产业用地、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不动产统一登记等诸项改革,制订出台了一批改革方案或制度机制,取得了预期效果。厅机关继续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对涉及改善民生的具体事项实行就近管理,同时在全区每个市选定1-2个县国土资源局开展“审管分离”改革试点。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土地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坚守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该厅起草了完善征地程序、加强征地管理的政策规范,明确审批、实施、补偿、安置、争议调处裁决等程序,积极探索征地管理体制的革新。征地改革试点城市南宁,在征地程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和征地管理体制上积极探索,着力解决征地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在10年试点中,该市形成了“有住、有租、有铺、有保”的安置理念,让被征地农民成为“四有市民”,走出了一条依法征地、文明征地、和谐征地的新路子。
保总量、提质量,严守耕地促稳增
近日,桂林市出台《耕地破坏损毁鉴定暂行办法》,明确破坏损毁耕地的鉴定标准、办法和程序。这是《广西耕地破坏损毁鉴定办法》实施后,我区第一个市级耕地破坏鉴定规范,意味着今后桂林市保护耕地的措施将更加严厉。
“要像保护文物,甚至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广西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意识到,人多地少是我区的基本区情,资源保护一刻都不能放松。目前,全区耕地后备资源仅为14.83万公顷,大部分集中在南宁、崇左、来宾,而梧州、贵港、玉林几乎为零。从2011年起,该厅历时4年完成了各县(市、区)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共划定面积366.65万公顷,建立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实现了“上图入库”和动态监测。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上,明确今年补充耕地指标1.229万公顷,其中“旱改水”提质改造4535公顷。截至6月30日,全区共批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368.75公顷,全部实现了“占一补一”。
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该厅提高耕地质量的重大举措。2013年以来,我区选择21个县作为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实施单位,建设规模500多万亩,投入资金66亿多元,目前第一期子项目已陆续进入预算评审阶段。工程完工后,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0多万亩,提高粮食产能2.5亿公斤,提高耕地质量1-2等。
蒙山是第一期整县推进项目县,总投资1.24亿元,实施规模5976.5公顷。为提高土地整治的针对性,该县把项目放到农业规模化经营一线,推动土地流转和打造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种植的绿康农业合作社、六夏村水果专业合作社等都成为了土地整治的受益方。
稳增长、促改革、保耕地,离不开一支敢于担当、认真尽责、创先争优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从今年5月起,该厅启动了为期一年的“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国土资源保障服务平台,构建作风优良、高效有序、清正廉洁的服务型机关。目前,该厅正深入贯彻全区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奋力开创保障发展、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和维护群众利益“四个新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乔晓莹自2011年开始,又一个以五年为周期的普法规划在我国大江南北铺开。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区适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吹响了新一轮法治建设的号角。五年...
靖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