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危改”的“广西样本”

广西日报 2011-08-30 21:05 大字

宁国用

过去,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不少群众“蜗居”在破陋的茅草树皮房和土坯房里。“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是他们身处窘境的真实写照。

破旧的农村危房,成为广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一块“硬伤”。据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广西共有农村贫困群众危房127.5万户,其中,茅草树皮房4.2万户,边境一线9万户。

近年来,为改善民生,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广西各级政府把农村危房改造列入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之一,全力推进危机改造,至2010年,广西已经完成19.8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危改”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已有70多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近日来连绵不断的大雨,并没有给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覃南村碑头屯的苏丽香带来些许担忧。而在过去,雨季一来,她一家便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年近50的苏丽香身体残疾,家中仅有的1亩多水田和几分旱地全靠丈夫一人张罗,还要养育两个孩子,家里没能攒下几个钱,一家子只能挤在祖传下来的破陋房子里。

“每逢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大家夜里不敢入睡”,苏丽香说,他们夫妻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上一套安全、舒适的楼房。

去年8月,村干部帮他们申请到1.6万元的“危房”补助资金,村里的群众也纷纷伸出援手,帮他家搭建起新房。今年春节前,他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终于过上了一个温暖、惬意的春节。

2009年国家实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以来,自治区政府每年都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与14个设区市签订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责任状,纳入了全区绩效考核的范畴。制定了《广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规划(2009-2014)》及年度实施方案,明确用6年时间,分试点、铺开两个阶段6期力争完成全区农村危房改造的目标。

据统计,截至2010年,广西完成了涉及14个设区市109个县(市、区)19.8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让70多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改造量超过了“十五”及“十一五”前3年的总和。

像苏丽香这样的特困户,最先得到保障。广西重点帮助居住在最危险房屋中、最贫困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和农村特困户解决最基本住房安全需求,将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等最贫困群体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户均2.5万元左右。2009-2010年,共完成11150户分散供养五保户、40360户低保户、16172户残疾人家庭、33700户茅草树皮房的危房改造。

边境地区群众也充分享受到“危改”带来的温暖。2009—2010年,全区共完成边境10县42265户农村“危改”任务,大多数建起了砖瓦或砖混结构的楼房,不仅改善了边境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树立了良好的国门形象。

“危改”,还促进了农村就业,有效扩大了农村对钢铁、水泥、家电等相关行业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

专家测算,2009-2010年,农村“危改”直接拉动农民44.47亿元的投资。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说,为扩大受益面,今年广西将改造农村危房20万户。

整合资源扩大“危改”覆盖面  不少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百色市靖西县龙邦镇护龙村排干屯,一排排特色鲜明的新楼房格外醒目,青瓦、白墙、红栏杆,在绵绵青山下率意点缀,共同勾画出一幅灵动优美的画卷。

而就在2009年底,排干屯群众住的还是低矮破旧的木瓦房,居住环境脏乱差。为此,当地政府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按照群众意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靖西县在“危改”中立足壮民族、民俗、民风特色,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专项资金,以及发改、财政、农业、文化、建设、国土、卫生、科技、计生、林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实行捆绑式投入,最优化使有限资金,统筹推进靖西至龙邦口岸二级路沿线的武平、渠洋、新甲、新靖、地州、龙邦6个乡镇36个村屯1094户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靖西的做法,是广西积极整合资源,将“危改”与相关部门涉农资金进行整合,扩大农村危房改造的覆盖面的一个成功典范。

“财政拿大头、群众筹小头”,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创出了一些好办法。

一是与扶贫部门的贫困户住房改造、人口计生部门的“计生两户”住房改造、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整治工作相结合。

二是与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相结合。自治区投入3000万元用于补助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户使用新型墙材建房,并配套补助750万元共30条新型墙体材料设备生产线,有效缓解农村建房墙材的供应和价格上涨的压力。

三是与城乡风貌改造相结合,对涉及村庄符合危改条件的农户进行危房改造,既改善了村容村貌,也拓展了风貌改造的领域。

四是与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相结合,积极整合寨改、水改、电改、灶改资金集中投入,不仅改造了危房,还完善了村屯基础设施,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2009-2010年,自治区共落实本级配套资金11.27亿元,各市县落实配套资金7.26亿元,保障了农村危房改造的顺利推进,同时也拓展了“危改”的内涵,让农民享受更多实惠。

防止“新房变危房”   防震防火措施让居住更放心

广西地处喀斯特岩溶地区,边境一线地区、贫困地区农村住房相当一部分建在地质断裂带、山体坍塌、泥石流易发等地质不稳定区域,房屋安全隐患较多,而在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因建材的选择,很容易发生火灾。

为此,广西在农村危房改造户建房选址中,增加了抗震避灾标准;针对少数民族房屋多为木结构的特别,试点探索引导和帮助村民将木结构房屋的柱、梁、墙和楼板、屋顶等构件由可燃性材料改为不燃或难燃性材料,提高房屋的耐火等级,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确保“危改”质量安全的同时,各地还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屯开展道路、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注重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村庄的保护。在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村庄或传统风貌特色保存较完整的村庄,新建或拆建的危房在总量上原则不超过50%,主要以维修为主,以保持原有的传统民居特色,避免大拆大建。

新闻推荐

多管齐下 破解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难题

本报记者董文锋本报通讯员许恒食品药品监管,难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乡村容易成为问题食品、假劣药品倾销的重灾区。而且,农村地区一...

靖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