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奔月路上,有我! 有这样一群安徽人为“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他们中有负责应急保障的,也有负责勤务和伙食保障的

新安晚报 2020-11-25 10:42 大字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之旅。在此次发射过程中,活跃着一股“安徽力量”,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为“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安徽籍的航天工作者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是怎么样的呢?昨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上了几位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徐策:勤务保障,有我!

徐策,男,1988年9月出生,安徽铜陵人,现担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勤务保障指挥

11月24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到徐策并了解到,2014年6月,研究生毕业的徐策对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毅然放弃其他工作机会通过校招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被分配在铜鼓岭测控区雷达岗位。短短半年时间不到,徐策就成长为技术骨干,圆满完成了长五、长七首飞和天舟一号、天问一号任务。

由于工作突出,组织安排他担任站测控系统调度指挥员,负责任务的组织指挥调度。全新的岗位不仅要精通单一设备,还要对各个测控设备都熟悉,这样组织指挥起来才能更加顺畅。面对全新的挑战,徐策充满干劲,他常常一个设备一个设备地转,向岗位人员请教设备原理,探讨任务组织流程。

这次“嫦娥五号”任务中,徐策又一次面对全新的岗位,担任勤务保障指挥。对于发射任务而言,这个岗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管家”。指控中心的配电、空调、电梯,任务的伙食保障……在徐策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列着数十项重要事项。

23日下午4点,徐策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随着“嫦娥五号”的向月而行,徐策和他的团队欢欣鼓舞。他们的努力和勤奋,最终在火箭成功升空的喜悦中得到了回报。

韩飞:车勤保障,有我!韩飞,男,1989年6月出生,安徽阜阳人,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车辆驾驶员

“韩飞,下午设备转场,准备好设备拖车!”“韩飞,去一下点号,岗位要应急!”……“嫦娥五号”任务启动后,韩飞的任务也逐渐多了起来。

韩飞先后为6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提供车勤保障,其中包括“嫦娥二号”到“嫦娥四号”任务。面对“嫦娥五号”任务,韩飞内心无比自豪和激动。面对繁重的出车任务,韩飞始终冲锋在前。“怎么说我也是个‘老嫦娥’了,干起活儿来就该倍儿带劲!”韩飞这样调侃自己。

昨日中午,记者联系上韩飞得知,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前五年,韩飞只回了一次家。去年,韩飞的妻子带着刚刚两岁的女儿来到了文昌探望韩飞,但是繁重的出车任务、早出晚归的工作让韩飞陪伴妻女的时间并不太多,不过韩飞仍然带女儿在发射场观看了一次火箭发射任务。看着火箭呼啸着从女儿头顶上空飞过和女儿脸上洋溢的笑容,韩飞觉得自己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

王磊:安全保障,有我!

王磊,男,1992年3月出生,安徽合肥人,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铜鼓岭测控区应急分队分队长

十一月的文昌,海风轻抚,气候适宜,“候鸟”人员也渐渐多了起来。铜鼓岭测控区外的海石天地景区,游人如织。王磊在值班室内,机警地观看着监控视频。任务临近,测控区安全防护重担也再一次压在了王磊的肩头。

记者昨日了解到,铜鼓岭测控区地位重要,有“万里海天第一棒”之称,承担火箭起飞和初始飞行阶段的数据信息测量的重任。保障设备和工作人员安全和不受外界影响,是确保测控任务圆满成功、万无一失的前提条件。王磊为了这个目标,反复查看院落周界防护、检查视频监控状态,带领队员训练应急处突项目。

昨日,记者联系上王磊得知,他是2015年11月中旬来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的。他平时除了站岗执勤,还要进行营区绿化和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坚守山头5个春秋,王磊眼看着测控区从一片黄土沙石变成了树木葱郁、果香满园的海滨花园。

火箭呼啸而过,测控设备跟踪正常,对于此次“嫦娥五号”成功发射,王磊露出了喜悦的笑颜。接下来的日子如何度过?“有任务时就要站岗执勤、维护秩序、警卫警戒,没有任务时我们晚上7点钟开始看半小时新闻,然后学习,有时候也会集体活动打打球,玩玩游戏。”王磊告诉记者。

刘英祥:伙食保障,有我!刘英祥,男,1995年6月出生,安徽岳西人,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铜鼓岭测控区炊事保障负责人

热气腾腾的牛肉包子、香味四溢的现做奶茶……执行任务的凌晨,铜鼓岭测控区的餐桌上摆上了丰富可口的宵夜,等待着工作人员利用间隙轮流过来用餐。

刘英祥于2014年12月来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负责航天发射任务的任务用餐。“让岗位人员吃好,就是助力祖国的航天事业!”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践行的工作标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英祥会根据任务的时间节点提前安排好用餐时间,同时根据用餐时间段合理调配好食品种类:深夜不宜吃得大油大荤、也不能吃得过于清淡,还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犯困的情况。刘英祥根据此次“嫦娥五号”凌晨发射的特点,在食谱饮料中特意添加了现煮咖啡和奶茶,既保证可口舒适,又能提神醒脑,受到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昨日上午,刘英祥告诉记者,测控区的工作人员来自祖国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众口难调是每个大厨都会头疼的事,为此他想尽办法为工作人员改变伙食花样,提高饮食质量,有空就和工作人员聊聊,询问味道如何。工作人员都来自哪里,喜欢怎样的口味,刘英祥心里都有本“账”。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利用手机APP翻看菜谱,尝试烹制新的菜肴。“吃得刘大厨的饭菜,一天的辛苦都不算什么了!”工作人员常常这样称赞道。

王旭:通信保障,有我!

王旭,男,1988年出生,安徽安庆人,现担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站勤务保障指挥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王旭是通信系统指挥员,2013年硕士毕业后,他就来到了这里,开始了在发射场的“乘风破浪”之旅。

王旭来到发射场的时候,正好赶上了通信系统建设。他亲手参与了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让各级指挥员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工作7年来,王旭先后担任岗位操作手、分系统负责人和通信系统指挥。

王旭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都远在家乡,他把她们的照片摆在床头,心中也总是止不住想念。每一次视频聊天,他总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一心一意地陪着她们。他也曾想过离开航天事业回到家乡,但是每当任务开始,他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三十而“励”,心中有了牵挂,脚下还要再次出发。王旭没有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是利用零散时间,跟进学习通信与图像处理方向的新技术、新知识。一次发射任务后,大家发现摄像机拍摄的火箭尾焰过亮,拍摄效果很差。他带领团队多方学习请教,开展模拟实验。就这样,图像降噪算法、高速摄影改造等一项项技术难题,都在他的手上迎刃而解,通信系统的运行持续得到优化。曾鹏江鳞许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孙召军记者许佳

新闻推荐

“法润江淮‘未’爱而来”全省巡讲剪影

爱,是世上最美的心声,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9月下旬,一群检察官,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发地区,深入...

岳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