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和文化企业共同打造城市阅读空间,就近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家门口的图书馆 如何更叫座

安徽日报 2020-01-02 06:54 大字

肥西县上派镇古埂社区为辖区居民打造阅读空间,现有藏书5000册,春节前还将有5000册入柜。图为孩子在社区阅览室看书。本报记者 黄连广本报通讯员 李强 摄

乐享阅读 书香飘进小区来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岳西新村社区的六年级学生任志成,每天放学后都会和小伙伴来到位于小区大门口的望岳书阁,写写作业、看看书。“这里看书学习的氛围很好,不容易分心。”任志成说。

望岳书阁是由合肥市文旅局、合肥市图书馆、文化企业在社区共同打造的城市阅读空间,以“图书馆+书店”模式运营,集借书、购书、看书3种功能于一体,占地600平方米,现有图书8000多册。自开业以来,任志成就是书阁的忠实粉丝,他的母亲岳利娜也经常流连其间,翻阅与居家生活有关的书籍。

“居民既可以在这里看书,也可以办理借阅卡借书。图书馆就在家门口,大家都感到非常方便。”望岳书阁负责人王蕴告诉记者,光顾书阁的,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岳西新村社区与望岳书阁合作,开展4点半课堂、绘本故事会、手工体验等活动,吸引孩子和家长参加。

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居民在2017年就享受到阅读空间的便利。位于该社区紫竹苑小区的半亩方塘阅读空间,面积达1500平方米,是目前合肥市面积最大的社区阅读空间。2019年12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大厅里有10多位市民在看书。“下午4点半以后,读者会逐渐增多。工作日客流量在300人次左右,周末能翻倍。”负责人汪玫瑰告诉记者。

合肥市社区阅读空间的图书,通常由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提供。不过,半亩方塘的5万多册图书中,有近3000册是原常青街道图书室的书籍。“图书室很小,没发挥太大作用。社区阅读空间解决了场地问题,这部分图书有了更好的去处。”竹西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正林说。

“家门口就能借书看书,以前很难想象。”竹西社区居民梁先生,平均每年阅读10本书。半亩方塘开馆前,7公里外的安徽省图书馆是离家最近的阅读场所,来回十分不便。有了半亩方塘,梁先生再不愁找不到地方看书了。

覆盖面窄书籍调配耗时长

社区阅读空间不仅是居民读书的好去处,也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阵地。“我们以阅读空间为依托,举办多种多样活动,让更多居民爱上阅读,同时也增进了邻里交流。”岳西新村社区工作站站长怀磊介绍,该社区依托望岳书阁,开展70多场相关活动,吸引不少居民参与。

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阅读空间的文化活动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群体,组织者和授课者多为阅读空间运营方员工。由于人手有限、专业性不足,活动质量受到影响。一位阅读空间负责人表示,今后应吸纳更多专业人士参与,提升活动效果。

部分阅读空间曾尝试拓展活动范围,针对老年群体开办健康、养生类讲座和课程,社区很支持并帮助推广。不过,来参加的老年人往往只有预期人数的一半,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年人身体不便,平时深居简出。有的老年人爱去社区活动中心,更熟悉那里的环境,不愿上阅读空间来。”王蕴分析。

凭着独特的玻璃房造型,清风书苑在罍街十分醒目。罍街是全国较早引进城市阅读空间的商业综合体。据滨湖集团罍街文旅公司罍街项目部运营经理刘晓彤介绍,清风书院建立之初,该公司就积极将其向附近街道推荐,欢迎居民探店。“现在,周边居民与游客构成了主要读者群。”清风书苑工作人员许倩说。

读者多了,对书籍的需求量就会增大。有时候,一些读者心仪的书籍并没有在阅读空间出现,这就需要调配图书。“如果附近的阅读空间恰好有这本书,一天之内可以调过来。否则,就需要从总库调配,大概要一周左右。”许倩介绍,书籍调配不能提速,让读者体验打了折扣。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项目涉及多家运营商,内部管理水平和人员专业度各不相同,影响了书籍调配效率。

健全网络功能力求更丰富

“目前全市已投入运营的城市阅读空间有80多家,到今年底将建成100个左右。”合肥市图书馆馆长李永钢告诉记者。2017年,合肥市出台城市阅读空间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益性质,实行市区共建、双轮驱动、馆店一体、两业融合,建设一批集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当年,该市即建设了首批23个城市阅读空间。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图书馆的辐射范围变得有限,考虑到公共文化资源的普惠性,合肥市有关部门决定把公共阅读推送到群众身边,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品质。”李永钢介绍,合肥市的城市阅读空间,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均为全国领先。

早在2016年6月,合肥市图书馆就依托馆内资源建成全市首家24小时开放的悦书房。在参与建设城市阅读空间的过程中,该馆负责所有图书的采购、加工和调配,并定期培训、考核阅读空间相关工作人员。目前,合肥市图书馆已实现馆内图书查询、预约功能。读者在线预定图书馆书库内书籍后,工作人员会在次日将书籍配送到智能借阅柜并短信通知读者。今后,合肥市图书馆将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城市阅读空间的书籍准确、及时配送到位。

越来越多的社区阅读空间重视对读者活动的策划和推动。去年暑假,常青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请专业机构在半亩方塘开设机器人编程系列课程,吸引20多位小朋友参加。“课程生动有趣,受到家长和同学们欢迎。今后我们会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把读者活动办得更好。”王正林说。

如何扩大活动影响力,让更多群体参与进来?怀磊建议,社区阅读空间可以长期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居民将闲置图书交给阅读空间,实现互通有无。岳西新村社区还打算成立居民书友会,增进爱书人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活动需要契合目标人群兴趣特点,这样才能提升吸引力。”怀磊说。

城市阅读空间也可以成为文创产品的集聚地。清风书苑的书籍、文创产品销售收入,占到营业额的一半。《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实施方案》提出,“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有专家建议,社区阅读空间运营商应在政府引导下找准定位,探索形成有效盈利模式,优化基本服务功能,强化特色服务功能,扩大受众面,更好的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

新闻推荐

“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讲述:岳西县河图镇南河村村民张全送整理:本报记者洪放本报通讯员徐进群殷瑛这两年,我在家里开农家乐,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我...

岳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