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岳西发展茭白产业助农脱贫大别山腹地长出“金元宝”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08-22 11:37 大字

■ 本报记者王逸群

通讯员徐进群

“我今年种了10亩茭白,一亩地能卖4000多元,脱贫肯定是没问题啦! ”日前,记者在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采访,正在田里采摘茭白的贫困户王传平拍着胸脯说。

事实上,在岳西靠种植茭白脱贫已是司空见惯。据了解,2016年当地1.65万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茭白,户均增收5800元。茭白成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促进贫困户增收的“金元宝”。

选定茭白脱贫路

8月10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茭白专家正在主簿镇参观。镇党委书记产银杰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岳西县耕地面积22.9万亩,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耕地占60%以上。高山区夏季温凉的气候,不适宜水稻生长,易发生“青封灾”,种粮往往是“种一坡、收一锅”。“时值九月冷异常,红薯野菜当细粮。这就是过去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

穷则思变。 “2001年,余畈村村民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利用茭白在高温条件下不孕茭的特性,开始在水稻田里试种茭白。 ”产银杰说,当年该村的亩产值即达到1500多元,效益比种粮强好几倍,种茭白的农户一下子富起来。短短几年功夫,全村的水稻田都被改种成茭白,并不断向全县发展。到2016年,该县24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88个行政村发展茭白产业,种植面积达5.7万亩,产值2.3亿元。

产业扶贫有保障

为把茭白产业做大做强,该县先后将其列入扶贫攻坚六大工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组织、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和扶持,并将茭白产业发展列入乡镇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引导乡镇加快发展。

“县财政每年安排25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对茭白产业的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 ”该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特困户、贫困户、一般户新发展茭白种植的,县里还每亩分别补助400元、200元、100元。“十二五”以来,该县安排各类扶持资金达25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茭白产业的稳定发展。

合作社发挥作用

“茭白产业的快速发展,合作社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县农委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制定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引导茭农以乡、村或打破村域界限建立蔬菜专业协会、合作社。同时,对茭白经营主体,在项目、信贷、资金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目前,全县已有各类茭白新型经营主体65家,其中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22家。 2016年,各类主体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帮助贫困户销售产品1.1亿元。

这些经营主体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力军。在主簿镇余畈村发家的原生态果菜专业合作社,已经是国家级示范社。“我们采取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茭白产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艳华表示,该合作社现已有社员212户,其中贫困户42户。“5年来,我们还向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150万株,支付贫困户工资126万元,返还盈利75万元,发放贫困户入股红利24万元。 ”此外,合作社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每人还结对帮扶1—2户,每年给贫困户解决一定数量的肥料。

“下一步我们将以茭白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生态养殖和高山花卉等特色产业。 ”该县农委负责人表示,全县将继续推进茭白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

新闻推荐

岳西城乡环卫一体化 PPP项目投入运行

近日,岳西县冶溪镇59名环卫工人统一着装,走村串巷清扫、搬运垃圾,炎热的天气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这些环卫工人大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负责各个区域的垃圾清扫、收集、转运、终端处理,并...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