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岳西“村为主”纠纷化解成常态

安徽法制报 2016-06-01 11:45 大字

本报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群众有了问题不是就近找基层组织,而是通过上访或越级访来寻求解决路径,靠上级将问题‘下压\’解决,造成群众不相信基层组织,以致矛盾越积越多,群众心理不平衡,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现在好了,群众一有难题就到村委会,真正做到解决纠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岳西县白帽乡土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晓群脸上充满自信。位于皖鄂边境,两省4市交界的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岳西县,如今“村为主”的调解机制已在该县成为常态机制。

“在工作实际中充分认识到,纠纷发生在群众之间,而解决问题越往上,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资源就越少。在基层就不一样,越往下,解决问题的资源就越丰富,方法就越多,更管用。 ”来榜镇花墩村党支部书记王晔光说,自2012年底始,县里在基层平安建设中,把“村为主”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工作机制,利用基层干部和调解人员的“面子账”、“人情账”化解矛盾,用行政手段和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的影响力来开导、劝解双方当事人,突出抓“早”抓“小”,实现案结事了。事实证明,只要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困难,设身处地做好心理疏导,老百姓就会配合基层干部解决好问题,把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

河图镇小铺村村民余某因儿子在外乡镇与他人发生纠纷一案,不服公安机关处理结果,坚持上访十几年没有结果,心里积下难以平复的心结。该镇党政领导认为,解决“老访”户要疏而不能堵,死看硬守不是办法,关键是要解除其心结。遂启动村为主机制,镇村两级干部登门做疏导工作,与其促膝谈心,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终于感动了余某,近三年来,余某再未上访。

岳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彰平告诉记者,“村为主”调解机制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还囊括了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治安防控和邻里互助等内容,实行“村为主、乡兜底、县支持”运行模式,把维护基层稳定,解决基层问题的责任压实到村一级,让村干部到老百姓中间去解决问题,突出村干部为主体,县、乡镇做后盾,相关部门配合的格局,把平安建设延伸到基层前沿,积小平安为大平安。 (陈度和杜龙霞记者王原)

新闻推荐

岳西有机黑猪肉直供世博会

本报讯 日前,在省政府组织召开的全省供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岳西县名山有机黑猪养殖场签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其生产的有机黑猪肉直供上海世博会。在饲养有机黑猪过程中,当...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