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伟哉!淠河之水(上)

合肥晚报 2014-06-13 16:49 大字

○承载历史记忆的茶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

许多人对淠字不熟悉,其实淠河是淮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而且有新老两条淠河,一条是天然的,一条是人工挖掘的。老淠河发源于岳西和金寨县境内的大别山北麓,流经霍山县、岳西县、六安市,于正阳关入淮河;新淠河即淠河总干渠,源自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由东、西淠河汇合后从渠首横排头进水闸行经三里岗进入六安,再经罗管节制闸过青龙堰入合肥境。

古沘水岸边的茶馆

淠水在六安城的西边绕了一个大弯,岸边是过去卖柴草的草市街。街的尽头,一爿老式茶馆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木质的门板、简单的陈设,透着历史的沧桑。

假如时光可以倒退一个世纪,古老的淠河岸边恰恰是城墙的西边,城区里茶馆酒肆一家挨着一家, 大多是两层小木楼,也有一些支着布顶棚的小商小贩,而在地上随便铺一块垫子的大多是卖假药的。除此之外还有耍把式卖艺的、卖唱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家住东大街的李三爷以前也算是个殷实之户了,不但在城外有十几亩的水田,在南边的东石笋还买了几亩茶园。每年的清明前,父亲都要他的管家将茶叶送到自己家的茶铺里。

昔日正对着云露桥的地方,一溜排开了几家店面,有间两层楼房就是李三爷家的,下面是茶叶铺,上面是茶馆。那时,周边有茶馆十几家,著名的有“四海升平楼”、“鸿盛源”等。李三爷的茶叶铺主要经营本地产的“六安瓜片”,也有远道而来的“太平猴魁”、“黄山毛峰”。楼上的茶馆不仅喝茶,也卖菜肴名点,叫得上名的有“大救驾”、“蜈蚣鱼”、“风羊火锅”、“蜜汁包笋”、“四季抓饼”、“金桔米粉丝”、“四喜豆腐”、“将军盔”等,都是六安老少爷们喜欢的重油、重色、重火功的风味。

那时的茶馆也十分有趣,说是茶馆,可没有一家的字号里带“馆”字,基本上都冠之以“园”或“楼”。茶馆的经营模式也和别地不一样,早期的茶楼比较简单,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几张桌子、几条凳子就行,一杯茶、一碟瓜子、几块点心,客人可以自带茶叶,收费低廉。

六安茶馆的收费方式也和别地不一样,是先吃后付钱。顾客喝茶,按每人每次收水费。所谓每次,是不论顾客喝多少壶水,都以进来喝茶到离开茶馆为一次。各种点心,每一瓷碟内配放五件,由跑堂端到顾客面前,最后以顾客吃掉的实际数量来收钱。

李三爷家的茶馆是那一片比较特殊的,就是以茶为主,既卖茶叶,也招待喝茶,一楼的柜台上一字排开几个白铁皮焊的大茶叶桶,前面放着一个小瓷碟,里面盛的是桶里的茶叶样品。许多老顾客在铺子里一次买上几两,就放在那里,来的时候直接上二楼,伙计们把茶泡好送上去。

我很纳闷为什么淠河岸边集中了那么多的茶馆?李三爷说,水好!过去的淠河水清冽甘甜,掬一捧可以直接饮用。

涌进了许多外地人

“淠”算是个生僻字了,要不是家乡的这条古老的河流,相信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可能真的不认识这个字。老六安人过去习惯称之为沛河,除了方言发音相同,可能还有好认的因素。只是后来才知道,这是两条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河流。

淠水古称沘水,亦名白鹭河,一源在河南潢川县东,北流入固始合春河注入淮河;二源自霍山县南,流经六安至正阳关入淮。汇入淠河的各类山泉、大小瀑布、长短溪渠众多,郦道元《水经注》曰:“以霍山所出为正源。”清朝《同治·六安州志》记载:“出州西南二百四十里金家寨之南山下。”有的历史资料干脆称霍山的漫流河就是淠河的源头,众说不一。

安徽省民俗学会六安分会副会长、著名作家流冰先生带我来到淠河的东岸,指着岸边那一大片房屋说,当年,李宗仁就是在这里宣誓就任安徽省主席的。那是1938年1月13日,安徽省政府由安庆迁至六安。一个月后,李宗仁以第五战区长官的身份兼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小小的六安城一下子涌进了许多外地人。

国民党的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大都是广西人,他们喜欢吃早茶,于是喝茶已不是茶馆的主业,主要经营项目是上午早市的各种油炸早点、馄饨、面条,下午的各种荤素蒸包和应时饭菜,承办各种宴席。

安徽省政府的工作人员待在六安的日子并不久,闲暇时光,总是喜欢漫步在淠河岸边。那里原先是古六安州遗留下来的城墙,据说是宋代修建的,明朝洪武十三年改建为砖石材质,有一丈多高。城墙根下是被淠水冲刷的坚硬磐石,堤岸上修竹成林,花卉纷呈。那些人想到日寇正在蹂躏我们的家乡,不禁泪湿沾襟。

诗曰:“咫尺桃源近淠津,渔舟问渡越风尘。”

可惜短暂的宁静很快被日本人的铁蹄踏破,1938年8月28日,六安沦陷,安徽省政府搬迁到大别山深处的立煌县。那道古老的城墙也被日军毁坏,今天我们看到的那段百米城墙是后来复建的。

淠水连接合六两地

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河流文化,历史上的城市毫无例外地都把城址选择在河流的沿岸,或离河流不远。大别山区丰沛的水源孕育了江淮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淠河的影响力甚至达到了周边的庐、舒等地。

合肥与六安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合肥首次置县时大致是在秦汉之交,当时属于九江郡,而之前的九江郡属英布九江国,都城在今天的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白沙城。后来九江郡的治所迁到扬州,这是可以找到的合肥和六安比较早的渊源关系。

我们特意来到距离淠河东岸不远处的九江国都城遗址,那里尚存南北长471米、东西宽229米、厚约2至5米的土城墙,据说在那里出土了许多春秋至汉代的文物,少数还是新石器时代遗物,现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冰先生介绍说,讲到合肥和六安的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隋朝时,淠河岸边有个淠水县,当时和六安、霍山、舒县、开化五县同属庐江郡,而庐江郡的郡治就在合肥。1291年,元始置六安州,至明朝时开始属于庐州府管辖,也就是说,淠水也是庐州府境内的河流之一。直到1724年,六安州才脱离庐州府成为直隶州。

在陆路交通不便的时代,正是淠河便捷的水路成就了沿岸的重要商埠,比如麻埠、苏家埠、正阳关这样的历史名镇。伫立在淠河入淮处,远眺水面,天连水,水连天,云蒸霞蔚,烟波浩淼。

上面讲述的是老淠河的故事,其实淠河有新老两条,还有一条是1958年后挖掘的淠河总干渠,那是淠史杭工程的一部分,合肥人使用的水就是通过这条河流进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的,滋润着几百万庐州儿女。

□李云胜 文/摄

新闻推荐

两棵傲立于田园之上的苦楮树高大挺拔不仅因粗壮的树干

两棵傲立于田园之上的苦楮树高大挺拔,不仅因粗壮的树干让几人难以合围,更因两棵树凄美的爱情传说,而惹人洒泪叹息。冶溪的树与众不同,是因为冶...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