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女戒所“十三连安”驱毒魔

安徽法制报 2014-01-08 21:37 大字

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学楼、整洁的宿舍,深冬季节,记者来到省女戒毒所,恍然间,仿佛走进一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女子校园。是时,正逢一群剪着齐耳短发的学员为元旦晚会彩排,她们穿着女警借来的高跟鞋,在形体指导老师的教导下踱着猫步。如若不是具有辨识度的服装暴露了她们的身份,很难想象她们曾经与毒品相伴。

身瘾易戒,心瘾难除。在毒品的控制下,学员出现自伤自残、疾病等突发事件并不让人意外。但在采访中,令记者颇感意外的是,在这样的高墙里,截至2013年底,省女戒所连续13年谱写平安篇章。该所教育科科长史思云自豪地告诉记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准确把握戒毒人员认知特殊性,从执法管理、教育矫治、生活关怀、后续照管等方面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实现‘十三连安\’的佳绩。 ”

从一套被戒毒系统称之为“教育流水线”的做法,或可解密“十三连安”的由来。作为全省“戒毒教育示范点”,省女戒所自编《入所适应性教育》、《康复期教育》、《巩固期教育》、《出所适应性教育》等系列读本,打造出“四期四心”经验,即入所适应期30天,缓解对立情绪“除戒心”;康复期11个月,强化正向引导“树信心”;防复吸巩固期9个月,注重道德导航“养身心”;回归训练期3个月,反复强化模拟训练“强决心”。每一期都精心探索多元化矫治路径,促进学员把戒毒矫治变成快乐的事,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戒毒。“塑造人文矫治环境,培养学员们的高雅情操,是我们所提倡的。 ”据史思云介绍,省女戒所每年举办法律常识、艺术课、音乐鉴赏,还有励志类的讲座,今年还投入17万余元建成了129平米的“休闲吧”,兼具喝茶、亲属会见、举办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帮助戒毒人员实现情志趣味转移和身心康复。

职业技能、创业意识的培训,是为了让戒毒人员们回归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省女戒所长年与中华职教社合作,每年开设两期创业和技能培训,戒毒人员通过考核,回归社会后,在户籍所在地就业机构登记,可以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贷款优惠,今年共有37名戒毒人员获《创办企业培训合格证》,400人获《创业意识培训合格证》,另有90人获得理货员、面点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生平第一次当老师,被认可的感觉真好,以后就业有出路了。 ”提起那段短暂的当老师经历,戒毒学员小莫(化名)神采飞扬。 2013下半年,针对解戒人员中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难题,省女戒所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县中关镇建立戒毒训练基地,以合作办厂的形式,打造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中途岛”,首批挑选了3名处于回归社会适应期、技术熟练的戒毒人员,赴基地做羊毛衫套口业务指导,小莫正是其中之一。·本报记者周莹莹钟政林通讯员魏亚东·

新闻推荐

立足红土地 高奏平安曲——革命老区岳西县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革命老区岳西县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岳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