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孔雀张开“致富屏”本报记者常艳本报通讯员周梦颖
在望江县太慈镇,80后的徐良回乡创业,从给别人打工的瓦工,变成养殖孔雀的特色养殖户,建造的“孔雀谷”最高峰时达400只孔雀,成为十里八村一大景点。只只孔雀张开彩屏的同时,也张开了一张张“致富屏”。
“过去我是一个瓦工,但创业的想法一直在我脑海里。”初春时节,望江县太慈镇白莲洲村村民徐良正在孔雀基地里忙碌着,说起创业的初衷,他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徐良今年34岁,曾经是个瓦工,靠着在工地打工过日子,虽然收入还不错,但创业的想法和激情一直在胸口燃烧,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项目。2014年,他在网上偶然看到孔雀养殖的项目介绍后,立马产生了浓厚兴趣。
别说瓦工与养殖两个行业之间的差距,就算是孔雀养殖也是少之又少,徐良把想法一说,便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看准了孔雀养殖的前景,徐良还是决定要走养殖孔雀的道路。经过反复劝说,家人终于同意让徐良试一试。当年就投入40多万,这是他的全部积蓄。
然而现实却给了徐良当头一棒。由于前期经验不足,在孵化孔雀蛋的过程中没能准确掌握孵化温度,孔雀蛋孵化成功率只有25%。
“孔雀养殖的关键就是孵化率,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然养殖就失败了。”徐良说。
通过多方面的咨询,加上上网查询,徐良更换了孵化器,通过对温度的精确控制,解决了孵化率的问题,孔雀蛋孵化率大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徐良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孔雀数量也由2014年的8只孔雀不断上升,最高峰时曾达到400只,基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孔雀谷”。孔雀也销往浙江、江苏等地。
徐良告诉记者,孔雀有很多品种,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买卖,更不能捕杀食用。而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是养殖最多的孔雀种类,人工养殖的蓝孔雀可供食用、观赏。
说到养孔雀的效益,徐良觉得它们浑身是宝,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
“每年的商品孔雀大概按600块钱一只计算,基本耗料在200块钱。还有孔雀的羽毛、孔雀的无精蛋、种孔雀的标本都可以销售。基本上每年的利润大概在30多万。”徐良说。
徐良的“孔雀谷”越来越有名,一些本地和外地的酒店主动与他对接,商谈订单,孔雀养殖走上正轨。谈到今后的发展规划,徐良信心十足。他说,如今,市场上对孔雀的需求量不小,前景可观。2017年会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带动周边的乡里乡亲养殖脱贫,让孔雀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致富风景线。
新闻推荐
雷池名片
望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