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吹面不寒杨柳风

黄山晨刊 2016-10-28 00:00 大字

□ 王新宽

某日在食堂就餐,一位来看孙女的高二学生家长说认识我,交谈之后方知他其实是认识我爷爷,说我爷爷是个好人,好帮助人,说我家家教好、家风好,子孙有礼貌。我一惊,爷爷去世快三十年了,一个距我家三十里开外的外乡镇人还记得他,真不敢相信。

优良的家风得益于良好的家训家教,我家虽没有如曾文正公等大家族的成文家训,但口口相传的家训确实存在,并教育和影响了我们家族几代人,逐渐形成家风。曾祖父时,因为一家一户住在偏远的高山上,对子孙的要求主要是勤劳节俭,孝敬老人。祖父时迁居到现在的大村堂,对子孙的要求便多了许多,诸如睦邻友好,不占便宜之类。仔细想来,从祖父始,对家中人影响较大并延续至今的不成文家训可以概括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勤劳节俭,家规严厉,孝敬老人,做人正派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经常有外地人拿些旱烟之类的东西来卖。因为交通落后,又贫穷舍不得花钱住旅馆,这些人往往会到当地人家借宿。我家住村头,爷爷又热情好客,便经常有一些外地人在我家留宿,有时爷爷还会吩咐奶奶为这些人做饭。有一年,有个炉匠在我家门口给人补盆,手头的活忙完天已完全黑透,爷爷喊他们师徒几个吃饭。或许是炉匠知道像我们这一大家子也不易,执意不肯,坚持自己做饭。爷爷看见他将要下菜的锅中并无一滴油,忙让奶奶将自己家都不舍得吃的、存了大半年的一小瓶油倒了半瓶给他。像这样扶危济困的事,爷爷一生不知做了多少。受了爷爷的影响,父亲也经常留宿那些江湖艺人、打猎的、贩卖小鸡小鸭的。村人好黄梅戏,每到正月会请东至县、望江县等地的草台戏班来村里演出,由各家各户派饭,安排住宿,我家总是被分配演员最多的,管吃管住,不收一分钱。

爷爷是个勤劳的人,直到晚年都闲不住。门前屋后,爷爷见不了一寸空地。家边、高山上,爷爷总是让土地发挥它的最大效益。爷爷会根据土壤、气温、降雨、霜降等条件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种菜种瓜果。也因此我家一年的菜蔬瓜果不断,即使是粮食最紧张的年月,也没人饿着,爷爷还时常让奶奶送些给邻居尝鲜。爷爷自己勤劳,便看不得晚辈偷懒。在我家,会说话走路的,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分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爷爷十分节俭,碗里从不会有一粒剩饭,掉到饭桌上的饭粒也会捡到嘴里吃掉。父母和我们兄弟几个现在都还有这个习惯。前不久,父亲因病住院,白天由母亲陪护。一天,我去给他们送饭,父亲因为没胃口吃得少,母亲吃不完,我说:“实在吃不下,就倒了吧,下餐也不好热。”母亲说:“这是粮食哎,倒掉可惜了,没事,我晚上再吃。”母亲总是教导我们“一粒米,十担水”,我也深知稼穑之艰难,见母亲这样说,我也没再坚持。

孝敬老人也是我家的一个良好家风。这方面,母亲堪称楷模。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奶奶并不是爸爸的亲生母亲,但母亲没有因此而怠慢,爷爷在世时,不用说。爷爷去世后,母亲对奶奶的照顾更加勤谨,还要求我们在外工作的几个兄弟回去时多带些好吃的给奶奶,有空陪奶奶说说话。奶奶度过了一个幸福的晚年,直到84岁去世,逢人便说自己有个好儿媳。如今,我们兄弟几个都成了家,但在照顾父母方面都能达到默契,不会为做多做少而计较,不会为赡养费、医疗费出多出少而闹别扭。

优良的家风像“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让人有感觉而不难受,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像和煦的阳光,像清新的空气,像清香的甘泉,自然普通又不能缺少。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凝练与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它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培育和传承。爷爷去世近三十年,还活在家人和他人心中,不正是优良家风结出的硕果吗?愿每个家庭都能得到好的家风家训的熏陶和浸染,愿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金秋宜城黄梅再飘香

广场文艺天天演,社会团体备演忙

望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望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吹面不寒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