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越雷池》,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

安徽日报 2016-06-26 14:18 大字

■ 本报记者 张岳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来时清风两袖,回时两袖清风……”6月20日,新创黄梅戏《不越雷池》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反腐题材剧在望江县演出,随后召开了《不越雷池》座谈研讨会,邀请了省内外黄梅戏评论专家学者,多角度全方位挖掘《不越雷池》的时代内涵和艺术风格。

“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不越雷池》是继《大清名相》之后,反映廉政文化精神的又一新作,令人耳目一新的反腐倡廉题材和充满戏剧张力的精彩表演,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雷池”作为“规矩”的代名词,源于“不越雷池一步”的历史典故。望江是成语“不越雷池一步”的发生地,也是剧中主人公沈镐的家乡。沈镐(1649—1726年),今望江县沈冲乡嘉滨老屋人,48岁时出任四川省屏山县知县。借助沈镐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不越雷池》通过对沈镐与夫人丽娘人生命运的描述,刻画了这对夫妻20年清廉自律,不论身处何地,不论顺境逆境,从不越雷池一步,恪守着“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的人生信条。

“我是从小就听沈镐故事的,《不越雷池》说的是我们望江人,讲的是望江故事,让我非常自豪。看了这部戏,就像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一样,深受教育。 ”望江县鸦滩镇党委书记汪洁冰说。他告诉记者,沈镐的故事发人深省,沈镐清正廉洁的操守值得学习。

在座谈研讨会上,省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不越雷池》的艺术风格和时代内涵。 “这部戏可以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戏中人物很好地把握了分寸感,传递出一种理念,反腐倡廉不仅仅要与腐败分子作斗争,更要强调廉洁自律的内心把握,强调每个人心中的廉洁内修。 ”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长黄在敏说。

《不越雷池》以古喻今的艺术表现手法,立足传统文化,展现公正、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得到专家学者的全面认可。 “在人性、孝顺、道德等交织在一起的冲突中,在逆境的压抑克制中,表现讲规矩、守底线,‘不越雷池一步\’的力量和气概。 ”中国剧协原组联部主任、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副团长赵承燕说。

寓教于戏、以情育人是《不越雷池》的又一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廉政文化的教育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省内廉政文化的文艺作品水平也越来越高,《不越雷池》接地气、寓教于戏,观照现实,讲述了好故事,唱响了好声音,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省纪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红星说。

据了解,自首演以来,为了更好地弘扬廉政文化精神,该剧一直在不断地打磨、加工和提高之中,已经在全省各地演出18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望江县原政协主席刘亦峰一审获刑六年

本报讯(黄锋 乔剑)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工程建设单位钱财,为其提供支持和关照,7月15日,安庆市中院对望江县原政协主席刘亦峰受贿案进行公开宣判,一审判处刘亦峰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56...

望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望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