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梅戏之乡:一座有戏的城市

安庆晚报 2015-09-22 12:16 大字

[摘要]“黄梅调里话黄梅”之一

 

开篇语:

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8日开幕。

从1992年第一届黄梅戏艺术节至今,一种戏曲与一座城市共庆的年岁已走过了23年。

值此开幕之际,记者沿着黄梅戏的起兴脉络、跟随城市的发展脉搏,走过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过舞台的台前幕后,特推出4个专版报道,管窥蠡测、挂一漏万。

 

江露露

很少有一座城市像安庆这样,和戏曲如此密切,从地标到巷陌,从殿堂到江湖都是戏韵,连高呼欢歌的都是戏的旋律。

也没有一种戏曲像黄梅戏这样,和城市如此密切,在此生根发芽、成长收获,跌宕数百年依然热情蓬勃,既写就城市的历史,也成就今日的名片。

 

 

 

———题记

市井中唱起来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黄梅。

9月13日的宜城和往日无二,这座城市里人人皆歌者,处处皆舞台,街头巷尾、社区广场、茶楼会馆、剧场排练场中处处都是黄梅戏的声音。

在这个城市中,有空地处,皆为舞台,一两个歌者,或彩妆或便装,几把古色古香的二胡,黄梅戏的声音便从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中丝丝缕缕地透出,携裹着这座城市数百年,终成城市自带的芬芳。

这些露天的演出大部分来自民间班社,也有来自民营剧团的,据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吴继胜介绍,截至到目前,安庆市有行政许可登记的民营院团便有91个,从业者数千人,这个数字之外还有大量未在册的民间班社,他们都依靠黄梅戏演出谋生。

而谋生人群之外,几乎每个安庆人都是信口拈来个“谁料皇榜中状元”。

9月13日下午3点多,在科技广场的露天舞台上,由戏迷自办的“宜城处处唱黄梅”专场演出正在进行,《小辞店》选段唱毕,主持人用透着黄梅腔的“安普”向喝彩的观众介绍着:“他自家是开饭店的小老板,以后大家伙到他家吃饭,叫他一边炒菜一边唱。”这样的市井烟火成为黄梅戏最广阔的土壤、最坚定的基础,黄梅戏在市井中以最原始、最粗犷的面貌生生不息着。

省文化厅今年公布的全省民营院团“百佳院团”中安庆市便有12家;今年5月份省文化厅历时三年评选出的全省民营剧院十大名剧、名角、名团中,安庆市望江县长江黄梅戏剧团以及该剧团黄梅戏《胡久根卸任》和演员王良结跻身名团、名剧、名角行列,赢得大满贯。

从市井中,草根们就这样唱起来。

殿堂中唱下去

在安庆的茶楼会馆中,品茗看戏逐渐成为引领时尚的休闲方式。2006年8月,安庆黄梅戏会馆依托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成立,观众既可观戏也可上台表演;2014年12月,再芬黄梅公馆依托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重装对外开放,成为名家名流汇聚的名所。

一方面,市场化之后的常态化演出能够让市民随时都有专业的高质量演出看;另一方面,一年300多天的常态化演出也造就了安庆市两大国有院团一大批黄梅戏青年演员,成为相得益彰的舞台。黄梅戏艺术剧院负责人表示,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奖赛中的20个获奖演员里,有8个都是从这个舞台上走出去的。

在剧团的排练场内,演员们都在为“台上一分钟”练着十年功,“出场亮相只有几秒的时间,我在黄新德老师的指导下练了整整一上午,为的就是在出场的一瞬间就能展现出人物的身份、情绪和状态,把戏更好地唱给大家。”8月22日,在新创黄梅大戏《大清贤相》首演的后台,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青年演员虞文兵说。

9月19日,省黄梅戏剧团的董成、孙娟、何云三位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携《小乔初嫁》登上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的舞台,开启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的首场大幕,十块钱一张的门票就可以大饱耳福,看艺术家们炉火纯青的演出,家住孝肃路的安庆市戏迷卢丽云说:“平常也经常来看戏,但是打折之后的票价也没这么便宜,真正的把黄梅戏演给咱老百姓看。”

9月20日,在科技广场的文化舞台上,广场文艺天天演正在进行,11岁的小戏迷陆硕果和弟弟看得津津有味,这座有戏的城市始终黄梅芬芳。

新闻推荐

开展首例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去年12月10日,海军安庆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例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了首例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现年59岁的男性患者付某是望...

望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望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