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中读书

新安晚报 2021-09-02 09:49 大字

□桐城彭旵生

1987年9月,我到桐城中学就读高中。

桐中的学习氛围一直非常浓厚。只要走进校园,到处都是琅琅的读书声,教室、实验大楼、学校图书馆、后乐亭、后山操场,都是莘莘学子刻苦攻读的身影。我记得,因为课程紧张,学生一个月、两个月不回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那时和其他同学一样,经常从家里带一个装有各种菜的塑料瓶和玻璃瓶到学校,以适当补充一点营养。不仅仅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也是如此。每天晚上十点钟以后,校长们轮流准时去各个教室检查,督促学生及时回到宿舍休息。但是,不少学生仍然点起蜡烛和煤油灯,在教室和宿舍里继续苦读。可以说,勤奋是桐中学子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旗开得胜的法宝,这也诠释了那句“天道酬勤”的朴素真理。

桐中的老师都很敬业。我们的高三英语老师张恩怀给我的印象很深。张老师上英语课经常拖堂,课间十分钟最多休息5分钟。那时候,从来没有什么家教行为,但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桐中的高考成绩总是在全省名列前茅。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仅吸引了本县的优秀学生,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优秀学子前来深造。我刚刚上高一时,由于宿舍紧张,我被安排在高二年级文科班宿舍住宿。一位名叫吴晓桥的宿松籍学生,与我睡上下铺。他很朴实,学习异常刻苦。吴晓桥一般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到后山操场跑步半小时左右,然后回到宿舍快速洗漱;洗漱结束,立即拿起语文和英语课本去教室朗读,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学习生活。正因为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吴晓桥在1989年的高考中,以全省文科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俄语系。吴晓桥对我的影响很大,耳濡目染的我,后来在学习的征程中一刻不敢松懈,这不能不说桐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桐中因为百年名校的优质品牌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988年5月,我亲眼目睹了原中顾委常委、桐中校友、参加过长征的德高望重的黄镇将军视察母校。老将军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兴致勃勃地看望了学校师生员工,视察了新教学楼,向正在刻苦攻读的学子们挥手致意问候,祝愿桐中越办越好,并当场慷慨解囊捐助4万元,资助母校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视察之余,他还和蔼可亲地与一位高一学生交流起学习和锻炼的体会,黄镇老将军建议那位高一同学每天抽出1小时用于锻炼身体,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个人成长。那位同学终于不负所望,1990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化学系,成为栋梁之才……

桐中不仅仅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同样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升。记得我刚刚上高一,每周一下午的劳动课,当时的班主任吴杰老师,就带领我们去桐城师范的实验田参加体力劳动,通过上劳动课体验体力劳动的艰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尽管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有时在劳动中大汗淋漓,但是累并快乐着,从劳动中也悟出了生活中的许多哲理。高一下学期,我们班级集体组织去枞阳县浮山风景区旅游,但是因为当时思想还是很守旧,班主任批评我们这些没有去旅游的同学,应该走出去看一看,开阔视野。现在想起来,老师说得正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固步自封,实际上无异于画地为牢。

桐中读书的经历对我个人影响很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拓宽,更重要的是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桐中求学的历程虽然很艰难,但是美丽的校园、紧张和谐的学习氛围,磨练了意志,锤炼了品格,陶冶了情操,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然而,无论时空怎样改变,我总是难忘美丽的桐中校园。这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一片孕育英杰奇才的沃土,人世间最美的花园,不仅仅给了我丰富的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还让我放飞心中的梦想,走向更加无比宽阔的新天地。

新闻推荐

太平街道 培训新一届村“两委”干部

近日,河东区太平街道举行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任职培训班动员会议,邀请沂蒙干部学院、党校等教授为村“两委”成员授课。会...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