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60吨不愁卖,“智慧” 番茄成爆款

大众日报 2020-12-14 09:56 大字

□记者 贺莹莹 报道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的玻璃温室内,生机盎然,“科技感”十足。□记者 张海峰 报道智慧大棚的产业工人露出了笑容。□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马志勇 报道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全景图。●玻璃温室透光率高达91.5%以上,智能系统可根据温度、湿度随时调节。运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和滴箭灌溉让“营养液”直接作用到番茄根部,节水节肥。

●用于栽培番茄的椰糠保水透气性好,同样利于防病虫菌;利用熊蜂自然授粉,实现产品零激素,提高了坐果率,果实口感更加纯正,且保质期货架期都大大延长。

●中高端产品均价达到每公斤20-30元,基本上零库存。

□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薛 林

用辛勤和智慧浇灌出的果实有多甜美?假如你到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看一看,想必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

1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德州运河新区的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经过一番消毒灭菌,“全副武装”进入高标准的玻璃温室。

大棚里面,全然没有普通大棚的潮湿闷热感,异常明亮清新。番茄枝蔓从椰糠基质中长出,吸收着营养液,努力向上攀爬,一串串或红或绿的果实沉甸甸的,煞是喜人。工作人员站在自动升降机上打理,更高处有黄色的粘虫板,在一些区域有熊蜂在飞舞,忙于授粉。

“看,没有一点空心,满满的沙瓤。”陪同采访的德州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瑞华,随手摘下一个西红柿,轻轻掰开,果瓤上蒙着一层白沙,浓郁的鲜红汁液中饱满的籽粒,眼看就要溢出来。记者一连尝了两个,非常鲜美可口,颇有记忆中小时候西红柿的味道。

于瑞华介绍,今年为第二季种植,经过去年的经验和数据积累,在8个品种里优中选优,定植了桃太郎、心里红和樱桃红等三个品质与市场反映较好的品种,刚才品尝的就是心里红。这些番茄因为是在椰糠基质而非土壤中生长,其生产标准遵循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普通大棚高温高湿通风性差,容易滋生病害,而这个玻璃温室透光率高达91.5%以上,智能系统可根据温度、湿度随时调节,所有番茄均在适宜环境下生长。用于栽培番茄的椰糠保水透气性好,同样利于防病虫菌,利用熊蜂自然授粉,实现产品零激素,提高了坐果率,果实口感更加纯正,且保质期货架期都大大延长。此外,运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和滴箭灌溉让“营养液”直接作用到番茄根部,节水节肥。

“今年我们创新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较之此前的天然气地轨加热,热量可以更加均匀地传送到每个角落,还大量节省了能源成本。”于瑞华介绍,计划今后在夏季也进行温度调节,大大缩减因高温而休棚的时间。此外,番茄从播种到大苗需要成长55天左右,他们计划专门建设育苗室进行移栽,又可节约20余天,空当期减少,将进一步提高效益。今年人工减少25%,但仍有300多名产业工人在大棚里辛勤劳作。番茄产量较去年提升了10%,目前进入盛果期,整个大棚日最高产量可达60吨,换算成全年亩产高达4万至5万公斤!

这么高的产量,销售怎么样?记者看到,工人们将枝头的番茄摘下之后放到运输车上,随后运到自动筛选线,通红的番茄排着队进入光谱检测系统,系统将根据果色、果重等进行自动配重和筛选,确保产品品质、重量等均一,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外包装。于瑞华介绍,别看产量大增,目前还是供不应求。他们与下游新零售客户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深度合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还与高端商超合作,中高端产品均价达到每公斤20-30元,基本上零库存,线上线下都已成为“爆款”产品。

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由德州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国建材工程集团承建,凯盛浩丰(德州)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服务,是德州东部城区现代农业的核心项目,是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项目和省重点项目,一期总投资4.73亿元、占地505亩,建成的单体面积460亩的智慧农业大棚,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文洛式”智能玻璃温室,2019年9月实现定植。据介绍,德州财金在运河新区建设的智慧农业项目,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整体国产化率达到了40%,较之此前基本依靠进口技术设备建设的项目,建设成本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数年探索,产业园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凯盛浩丰公司目前除了在德州,青岛、安徽桐城和江西进贤等基地也已投产,而这几个地方的总经理,都是经过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历练后派驻的。这里逐渐成熟的运营模式和人才资源,正在不断向外推广输出。

新闻推荐

太平街道: 开展危房改造“回头看”

河东讯日前,太平街道纪检监察组成员走村串户,开展危房改造“回头看”活动。为贯彻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会议...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