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对六百丈

铜陵日报 2020-11-26 10:13 大字

□章宝贵

在郊区老洲镇沙池村,有个叫六百丈的地方,是普济圩农场二分场沿江沙洲。历史上曾因是江岸界点,载入地方史志。如《明史·地理志·桐城县》载:又东有六百丈巡检司。《清一统志·安庆府二》载:六百丈巡司,在桐城县东一百六十里。又,清曾国藩曾在江南大通设盐务局,在江北六百丈驻军设卡点,以方便管理及收取江面过往盐船税务,称“北卡”。清道光版《桐城县续修县志卷一》中记录,六百丈属桐城东乡清净乡最南边,老洲头往下数里抵江而止。

因不是行政区域名,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六百丈这地名,但坊间一句“大通对六百丈”的俗语,仍常被人们随口道出。这句具有调侃意味的口头禅,所引用的“大通”,在枞阳方言里,多指衣袜鞋帽等有“破洞”“窟窿”之意,形容衣着破损的寒酸样子。其源出江北六百丈、江南大通镇两地隔江相对,又因这一带江面是相对最窄的地方,彼此相望,近在咫尺。

大通,古名澜溪,因青通河在此入江成为江南重要的水运通道,唐代设“大通水驿”而得名。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名蜚中外。可这六百丈地名是从何而来呢?

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版《铜陵县志》载:铜陵县南三十里,有江曰六百丈。南唐时,池州人樊若水量江于此,广六百丈,遂名。如此说来,这六百丈来历久矣。

樊若水(943-994),五代时南唐池州人。字叔清,自幼好学,善计算,通地理,恃才而自负。其本想通过科考入仕,一举成名,孰知竟屡试不中。这年在樊若水又一次落榜后,从京城金陵返途,路过大通,夜宿客栈,想到自己如此失败,进取无望,不堪面对父母双亲。一夜无眠坐等天明后的樊若水,心情沮丧,出门散心,站在江岸矶头,望着浩荡而来的江水,在眼前波涛翻滚,奔涌而去。良久,竟茅塞顿开:何不弃唐投宋!

话说大通古镇有羊山矶,乃龙山之尾,突兀江畔,雄伟险峻,峭拔于江面,中流砥柱。被悬崖峭壁堵住的江水,回旋激荡,使从西往东的长江水至此便改为由南向北了。由于水流作用,羊山矶的对岸,大量流沙,沉积成沙洲陆地,当樊若水看到长江对岸,到处芦苇丛生,似乎近在眼前,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南唐小朝廷偏于江南一隅,已是风雨飘摇,民生凋敝,岌岌可危,而宋太祖赵匡胤励精图治,兵肥马壮,先后灭掉荆楚、后蜀和南汉,已在北方立国,要不是长江天堑之阻,恐早有平南唐之心,何不献上渡江之策,择主而伺,以图自己功成名就。于是,樊若水趁月黑风高夜,从大通上船,牵绳过江,来往数次,丈量了两岸江面宽度有六百丈。再历时一年,终于绘制《横江图说》,并献“建浮梁以济师”之良策,于北宋开宝三年(970)上书赵匡胤。

赵匡胤得此妙计,喜出望外。决定采纳樊若水的建浮桥渡江之策,并特令送樊若水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豫州军事推官,协助宋军在荆江一带,演习制筏铺桥过江。等宋军一切准备就绪,在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挥师南下,于江岸六百丈的地方开始搭建浮桥,直通羊山矶。宋将曹彬率大军过江,拉枯摧朽,势如破竹,一鼓作气,很快就平定了江南。天下大定的宋太祖赵匡胤,大赞樊若水功德,赐名樊知古,委任池州知州。

樊若水的拉绳量江之计,丈量了世故人心,改变了自己失意落魄的命运,同时也篡改了历史的进程。也许樊若水自己也没想到,他的量江之计,在明代有大通人著名戏剧家佘翘,创作成戏剧《量江记》,一直传颂至今。并在大通的对岸,留下了一个叫六百丈的地名,还有一句“大通对六百丈”的地方俗语。

新闻推荐

桐城市建立 交通违法行为 抄告制度

桐城市建立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制度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姚笃留报道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出行意识,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