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方言文学
□海南徐秀君
曾看到一评论:中国有四大方言区容易出作家,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有四大方言可作为文学底色。这四大方言区中,以老舍为作家代表的北京方言首当其冲,接下来就是以路遥、贾平凹、陈忠实为代表的陕北方言,以巴金、郭沫若为代表的四川方言,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湘西方言。细数这些文坛巨匠的名字,便知方言文学的魅力可见一斑。
安徽自古也是钟灵毓秀、文人辈出的地方,不论曹魏的建安风骨、还是清时的桐城文学,都纵论天下、名噪一世。绵延到近现代,也是陈独秀、张恨水、海子等大咖云集,只是安徽方言依然没有登堂而入文学之室。
近日,北京老同学转发一文《父亲的酒》,一看作者正是望江人。此文于父亲节应景不说,重要的是文字与浅近疏淡中娓娓道来浓浓的父子深情。更让我有惊喜的是,文章是用我熟悉又熟悉、亲切又亲切的太慈方言写就的。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方言变成文字,特别是具有浓郁特色的口语如细捞捞的、顿神等贯穿其中,你竟然不觉得生涩别扭,反倒觉得别具生活气息,画面感也遁入脑帘,读这样的文字,欣喜油然而生。随后合肥老同学推荐一公众号给我,作者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望江人。同样的,他也是通过文字极力开掘方言的表达魅力。我一口气读了他数篇文章,如《姑娘》《一斟八酌》等,一看题目就知道这分明就是我们的生活啊,乡人、乡音、乡情弥漫其间,那么真切,又那么灵动;那么质朴,又那么深沉。读来生共鸣,内心竟有莫名的感动了。文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错!但从这些浓郁的“土味”文章里边,我感受到贴近生活的文字也自有一种力量。
从上大学起,就开始了国语走天下的经历。如今,普通话是越说越好了,可不管到哪儿只有方言才让我内心有归属感。只是遗憾的是,由于长时间地与方言疏离,很多特别土气的语言,已从记忆系统里日益模糊,以致最后彻底忘却、消失(现在想用方言发条短信都觉得好难);而我们的孩子——新迁徙二代,能听懂方言已是大幸,即便去说也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有数据统计,每天都有方言从世界上消失。这真是令人悲哀的消息。当世间千人一言时,我想单调的不止语言,枯燥的不止文学,还有那日益苍白的人生。至少再也找不到一张嘴就能寻觅到的热络了,再也不能追寻因为相同语系链接的根的本源。失去方言的人们犹如大海上的飘萍,随波恣肆,他们的灵魂无处安顿,内心的归宿也将无处安放。
期待更多的方言纳入文学的体系,为传承,为丰富语言,为记录民情民俗,更重要的为今后漂泊于世界各地的子孙后代留下文化之“根”。
新闻推荐
自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福建文人林纾借助通晓外语的口译者,以古文家的擅场笔述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广受瞩目。其译...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