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合肥-芜湖-杭州“第二高速” 合肥都市圈未来规划曝光,八市签订10大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12月28日,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九次会商会议上,都市圈8个兄弟城市集中签署了10个方面的合作框架协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卫生健康、环境保护、商贸、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一大波好消息接踵而来。
交通
G312(合肥、滁州)合肥段明年争取开工
在打通省定“断头路”方面,明年G329、G312、G206、G102等一批重点项目将加快推进。其中,G312(合肥、滁州)项目,明年合肥段完成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马鞍山段配合滁州段完成前期工作,并争取开工;六安段六安西至大顾店段建成通车,叶集段争取建成通车,城区段快速路改造段开工。G206(蚌埠、淮南、合肥、六安、桐城)项目,全长超291公里,明年蚌埠段荆涂大桥至蚌埠宿州交界47公里要开工建设;合肥段吴山至南岗23公里路段开工建设; 六安段全线建成通车;桐城段全线建成通车。G329(合肥、滁州、马鞍山、蚌埠)项目,明年合肥段继续推进店埠至定远界段、庙岗段、柘皋段、柘皋至夏阁段等4段建设,完成夏阁至含山段前期工作;滁州段力争完成前期工作;马鞍山段继续推进前期工作;蚌埠段续建长淮卫淮河大桥至怀远段29.2公里。
在打通市际“断头路”方面,也有一批项目将加快推进。明年,S218(合肥、芜湖)合肥段完成前期工作,芜湖开工建设35.9公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329(合肥、六安)合肥段明年开工,六安段与合肥交界段31公里建成通车,其余77公里开工。G346(六安、合肥、马鞍山)明年六安段完成舒茶至东汤池段约6公里前期工作,年底前开工建设,舒城县五显至金安区毛坦厂约15.5公里段年内完工;合肥段建成通车。G237(六安、淮南)、S330(六安、合肥、芜湖)、S231(合肥、桐城)、S325(六安、淮南)、S240(六安、淮南)、S230(淮南、蚌埠)、G345(淮南、蚌埠)等继续推进。
谋划合肥-芜湖-杭州高速第二通道
在省重点高速公路方面,合肥、滁州、 蚌埠、六安、芜湖将共同推进明巢、宁洛、S14合滁、合六叶、合芜等高速公路新(扩)建,完成宣商高速合肥至六安段前期工作,谋划研究合肥至芜湖至杭州高速第二通道、兆西河一级航道。启动京台西绕线(合肥至淮南段)、蚌埠至武汉高速(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段)前期工作。
谋划研究蚌埠-淮南-六安-武汉高速公路,先行启动蚌埠-淮南段前期工作,谋划推进规划内的凤阳至定远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另外,细化S316柯坦河特大桥、S330杭埠河大桥、S103丰乐河大桥、S324淠河大桥等跨界桥建设方案。
商贸
合作共建都市圈网上销售平台
商贸方面,接下来,将相互支持都市圈内商贸企业到本市开设零售、餐饮、便利店、专卖店,并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市场准入方便、市场准入指导和政策支持。对连锁企业来本市投资发展的,在选址建设、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政策支持。
同时,引导鼓励合肥都市圈城市和皖北城市群集装箱、杂散货到都市圈各口岸集散或中转;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积极研究制定促进口岸建设扶持政策,引导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此外,还将整合圈内的特色产品,合作共建网上销售平台;充分发挥合肥都市圈电商平台资源聚集的优势,为都市圈内知名农特产品、特产品牌及本地农村电商、专业户提供整合资源服务。
科技创新
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市场
在科技创新方面,接下来将有不少大动作。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以合肥滨湖科学城、芜湖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为重要载体,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形成多点支撑、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
同时,还将鼓励圈内大院大所与有实力的领军企业携手建立创新联合体,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省级产业创新平台。发挥安徽创新馆、皖江技术大市场等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联合举办各类成果交易会、科技金融对接会、科技研讨会等活动开展交流与合作,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市场。
环保
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信息共享
在推进环保机制创新方面,都市圈将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提高长江流域、巢湖流域内主要支流环境控制要求; 完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同时,推动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共享企业诚信档案,对环境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建立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机制,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跨行政区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联合会商制度、跨行政区域信访协商处理制度。
推进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协作、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污染防治工作,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共同推进区域环境整体改善,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各兄弟城市还将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大数据共享。
教育
探索都市圈内高中中职合作办学
发挥合肥都市圈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外溢效应,加强各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的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提出,拟在合肥都市圈开展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的探索;另外,加强都市圈内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按照今后,寿县、霍邱、定远三县将选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10名到合肥市,怀远县选派10名到芜湖市,桐城市选派10名到马鞍山市挂职锻炼或跟岗研修。此外,合肥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到寿县、定远县,马鞍山市组织优秀教师到霍邱县,芜湖市组织优秀教师到怀远县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卫生健康
推进区域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
在卫生健康方面,都市圈各兄弟城市将加强医疗卫生单位间重大科研技术项目攻关协作;加强学科交流和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推进区域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智慧医疗协作,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推进区域内医联体建设,推进区域内医疗专科联盟建设,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此外,还将实施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检查结果互认;逐步实现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质量控制、数据归集、疗效分析“五个统一”。
今后,各兄弟城市还将推动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健康综合监督等机构建立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相互合作等工作机制;促进区域内健康产业、健康养老和医养结合交流合作。
文化旅游
推出合肥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
在旅游方面,圈内各兄弟城市将以展现合肥都市圈区域总体形象为重点,联合参加境内外重大旅游展会。同时,共同设计合肥都市圈统一旅游形象、旅游标识与旅游口号,扩大都市圈区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迎接大众旅时代的到来,八市将发挥在旅游资源、客源等方面互补性强的优势,共同开发区域内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康体养生、研学旅行、自驾露营、生态观光、红色教育和文化娱乐等主题旅游产品,推出合肥都市圈精品旅游线路、自驾游线路。
推动重点景区对圈内市民优惠门票
接下来,圈内兄弟城市还将坚持区域联动,打造合肥-大别山等国家级旅游风景道。推动重点旅游景区对圈内市民门票优惠活动,开展合肥都市圈市民互游。强化整合和捆绑发挥旅游市场奖励政策的叠加效应,设计跨区域的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招徕旅游包机和旅游专列。
在资源共享方面, 推动建立合肥都市圈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等机构联盟,共建合肥都市圈文化资源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平台,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联展一卡通、公共文化培训和人才培养交流一体化。
工业
都市圈将推动产业集聚合作发展
除了推动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四大产业之外,在工业合作方面,都市圈将推动产业集聚合作发展。其中,将以合肥为核心,淮南、 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蚌埠、桐城协调发展,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另外,加快推进蜀山与寿县、包河与舒城和桐城、肥东与定远、肥西与明光、合肥高新区与霍邱、安巢经开区与含山等共建园区,开展重点产业项目合作,做好产业承接转移,支撑产业融合发展、错位发展。
农业
合作共建生猪产能保障基地
围绕各自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八市将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为目标,加快推进区域农业的高效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加速都市圈农业一、二、三产融合。
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和生猪产能保障基地。区域内共建蔬菜生产基地,保障城市供应,逐步扩大共建区域和共建项目。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都市圈内生猪主销市与主产市之间合作,共建生猪养殖基地,稳定生猪产能,保障都市圈内主销市猪肉供应。
联合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服务联盟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合作。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联合打造精品休闲农业点和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做到互利互惠,资源共享,开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经验研讨和互学互促活动。
人社
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全程电子化办理
共同建立合肥都市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平台;支持各地特色产业与都市圈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对接交流,为各地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形成人力资源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还将利用各城市信息网络平台,适时异地同步发布八城市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实现招聘岗位与求职信息的匹配。鼓励有条件的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在合肥都市圈城市间提供高层次人才评价等服务。
值得期待的是,都市圈各城市养老保险待遇基本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推进区域内各市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无缝衔接,实现合肥都市圈内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全程通过人社部网上平台电子化方式办理。
晨报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笔者刚刚走进桐城市龙腾街道大王社区,一阵婉转悦耳的黄梅戏在耳畔唱响,寻声而去,原来是大王艺苑剧...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