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巧借“六尺巷”典故化解邻里纠纷

广西日报 2019-11-22 07:51 大字

普法一线

本报三江讯“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书信出自“六尺巷”的典故,体现了礼让、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后人传为佳话。近日,柳州三江老堡乡调解委员会巧用“六尺巷”的典故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让双方解开了缠绕在心中的“心结”,握手言和。

日前,家住三江老堡乡漾口村长田屯的曾某找到司法所的调解员称,因旧房子年久失修,无法居住,他将房屋拆除新建砖房,但是在建房期间,被邻居郑某谩骂,并阻止其建设。矛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于是曾某向老堡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员在接到申请后立即向村委了解案情,并联合乡国土所,组织双方进行实地丈量、勘查,听取双方陈述,弄清了发生纠纷的原委。原来,在2016年漾口村调委会曾去实地勘察过纠纷地,但是因为郑某不服当时的处理结果,所以这成为了两家人心里的一个“结”。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境内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各撂狠话,谁都没有让步的意思,甚至还在相互谩骂。调解员见状,分别对曾某和郑某做思想工作,并顺势将话题往“六尺巷”的典故带,说了一出关于邻里建房中由争执到谦让,各让三尺形成“六尺巷”的故事;并深刻分析了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以古喻今,让两家人明白邻里和睦、互助的重要性,并规劝曾某和郑某从邻里友好相处的原则出发做些让步。同时,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在调解人员的耐心讲解及开导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各退一步,爽快地拟定了调解协议,并签字确认。

(傅永新梁欣欣)

新闻推荐

给困难群众送水

日前,桐城市吕亭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又来到鲁洪山村大摆村民组,给83岁倪春华老人送来了饮用水,老人给志愿者挨个递烟,人家不接...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